本周周报摘要
市场:
2022年9月13日到16日,A股市场整体迎来较大调整,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3.94%/-2.88%/-7.1%。在主要股指中,代表大盘价值的上证50表现最抗跌,而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下跌幅度最大。市场风格中消费表现最好下跌2.82%,周期表现最差,跌幅为6.31%。港股市场跌跌不休,恒生指数下跌3.1%,连续三周收阴。从行业来看,上周行业全部收跌,银行、食品饮料、国防军工、社会服务相对具有韧性,跌幅较少分别是-0.85%/-0.91%/-1.16%/-1.28%。跌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分别下跌9.3%/7.92%/7.31%/7.23%。
从估值角度看,由于开年以来股价调整较为充分,当前各指数估值仍处在相对合理区间。当前沪深300市盈率分位在33.6%左右;深证100最高,在71.3%分位;科创50最低,在10.5%分位。从市净率方面看,沪深300的PB为1.36,位于16%分位水平。从股息率方面看,上证50股息率最高,为3.6%。
宏观:
8月经济数据超预期,但后续经济增长隐忧仍在。本周公布的国内8月经济数据超市场预期,(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7月的3.8%上升至4.2%,部分受低基数提振、高于Wind一致预期(3.9%)。整体看中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亮点在于受新能源车需求旺盛拉动、下业中汽车制造增长仍然保持强劲,而煤炭、石油等行业增速明显放缓。(2)消费增速好于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7月的2.7%回升至5.4%,高于Wind一致预期(4.2%)。但消费分化明显,餐饮、出行等消费需求有所上升,但地产相关消费仍有一定压力。(3)8月单月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上月的3.6%上升至6.4%,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但是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双双加速。8月数据显示经济活动虽有所恢复,但仍面临诸多考验,包括消费回暖仍面临制约、地产周期仍待筑底、且外需走弱导致出口承压等等。(数据来源:华泰证券)
财政收入边际企稳,期待增量政策工具发力效果。8月单月财政收入情况同比增长5.6%,是今年4月以来的首次转正,明显好转。财政收入增速好转一则源于基数较低;二则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的背景下,非税收入继续发挥缓冲垫作用;三则8月经济也初现企稳迹象。当前财政端的三大特征是财政收入边际企稳、土地财政依旧拖累、增量政策工具活跃。年内财政空间的追加应该主要是8月24日的国常会所推出的一篮子增量工具,其中包括了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的盘活、第二批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这将对未来数月的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支撑作用,8月基建投资增速已在专项债和第一批金融工具的作用下触及15.4%的高点;另一方面,积极财政增量政策的投放也有望对9-10月的社融数据形成一定支撑。(数据来源:广发证券)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强化美联储鹰派立场。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8.3%,剔除能源食品的核心CPI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6.3%,均高于预期。尽管近期油价下跌对通胀起到一定降温作用,但房租、新车等价格继续高歌猛进,使得核心通胀表现强劲。我们认为,通胀超出预期或使美联储于9月加息75个基点,继续大幅加息也是“难而正确的事”。对于后续通胀的判断,我们重申此前观点:本轮美国通胀受到两个“螺旋”支撑,较为顽固,核心CPI同比增速在2024年底前可能都难以回到2%。为对抗通胀,美联储或加息至4~4.5%,在这之后不再大幅加息,但也不会很快降息,美国货币政策将维持从紧态势。对于资本市场,美国“股债双杀”或未结束,美元或维持强势,我们离“市场底”可能还有很长距离。(数据来源:中金公司)
表:大类资产配置主要观点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时间截止:2022/8/31
行业比较:
近一个月景气度变化最优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石油石化、煤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分别提高20.8、14.47、10.23、8.78、6.62个百分点。近一个月景气度变化最差的行业是房地产,下降了73.39个百分点。
目前市盈率(TTM)分位数最高的前五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汽车、社会服务、公用事业、商贸零售,分别位于97.49%、92.88%、83.36%、73.6%、73.23%分位数水平。目前估值水平最低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有色金属、通信分别位于0%、0%、0.15%分位数水平。
将景气度变化和估值水平结合2022年预期景气度来看,煤炭、电力设备和石油石化行业值得关注。
市场展望:
本周在事件冲击下市场出现明显情绪化反馈,担忧已经加速释放。一方面,催化剂事件左右近期行业板块的异动。如近日成长热门赛道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主要受海外大幅度加息和欧美对新能源产业链限制政策的事件冲击。如今日券商板块大调,主要是市场对降费文件解读偏负面所致等。另一方面,近期市场结构轮动加快、变化剧烈、博弈放大,也体现出市场近期风险偏好较弱、情绪波动剧烈。
我们认为A股目前大概率难以快速启动新一轮趋势性行情,但是市场不具备系统性的风险。7月以来的震荡调整主要受流动性和企业盈利边际下行的影响,8月初的企稳是中报预期带来的短暂修复,而9月初以来的反弹更多来自地产政策预期的改善,本周指数回调并创出本轮调整新低,表明市场在内外负面因素下承压明显。但我们强调近期市场不具备系统性的风险,市场因为情绪化反应波动大但不能持久。一是当前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恢复较此前出现了更好的向上弹性,8、9月经济情况有望好于7月。此外尽管当前市场普遍出现全年经济预期下调的现象,但并不会失速;二是货币政策积极宽松、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环境不会因为汇率短期破7而改变;三是“保交楼”政策实质性推进、“稳增长”接续性政策要求应出尽出、能用尽用,国内市场风险偏好仍有支撑,并且我们预计外部风险不会持续演绎,因此并不存在系统持续性的风险制约。
重点产品信息
中证1000 ETF(159845):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成分股市值的权重分布以小市值、高增长标的为主。在政策持续定向发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背景下,中小盘股票或迎灵活上攻。小市值公司估值相对更低,业绩弹性更大,更有利于估值修复。
中小盘风格近期明显调整,中长期视角下仍受益于产业升级逻辑。近期受8月美国通胀超预期(美联储鹰派,美股回调)以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负面因素压制,A股市场出现一定回调,北向资金呈现流出状态,成长风格承压,中小市值领域跌幅较深,大盘价值相对占优,成交量呈现收缩状态。从相对估值水平来看,中小盘公司估值溢价率目前处于历史底部,指数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从中长期视角来看,中小盘风格顺应A股市场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其中的医药、新能源、化工、电子等细分行业公司,均是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数据来源:安信证券)
产品信息:
市场整体表现,本周沪深300周内震荡下行,收跌3.94%,收于3932.68点。指数下跌5.37%,跑输沪深300指数1.43个百分点。
图表:中证1000指数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09/16
图表:行业相关基本面指标跟踪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09/16
图表:中证1000指数估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09/16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