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下手上的基金,赚钱的基本上都是前两年买的,去年以来买的基本上“绿多红少”,还有不少浮亏超过20%的。

处于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可能都差不多,甚至有小伙伴还没有尝过“赚钱的滋味”,就先经受了“浮亏”的考验。

所以想和大家分享3个基金赚钱的真实故事,希望能够一起坚定基金投资的信心。

故事1:买过就忘了,收获大惊喜

2020年9月,受邀到某地市给银行客户经理讲课,他们给我分享了这样的故事:有个客户邓先生在2016年的时候买了100万某消费主题基金,目前已变成了300多万,4年多的时间,本利和达到了原来的3倍,客户非常的惊喜!

原来,邓先生是当地的一个小房地产公司老板,2016年时来银行办业务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购买了某消费主题基金(后来很知名的一只基金,太有眼光了),客户年事已高,最主要的是“不差钱”,所以买过就给忘记了,真的是忘记了。

若干年过去了,时光到了2020年,银行网点的员工都换了好几茬,当初推荐他购买的大堂经理也早在2017年的时候调到其他网点了,这事也被淹没在了银行繁忙的日常中了。

故事貌似要往着“大家都忘了”的方向发展了,至到有一天,这个网点来了一个新入行的大学生,对银行的工作是充满了好奇。网点负责人就给她分配了个“很繁琐”的工作:梳理客户的产品情况,提出优化建议。

这笔投资就像被隐世了多年的宝藏一样被重新发现,她随即告知了网点负责人。邓先生在接到网点负责人的电话后,先是吃惊,后是震惊,他确实把这笔投资忘得一干而净了,更没想到的是竟然还赚了这么多。

由于客户已经处于“退休”状态,资产也交由子女打理,这笔基金被赎回后,又在其子女的账户上进行了重新的基金配置。

我去复了下盘,这只基金的净值后来最高超过了5,我并不知道这笔投资买入和卖出的具体时间,但他应该没买在最低点,也没卖在最高点,但4年超过200%的回报,已经是非常高的回报了。

如果他能够预知有这么高的回报,相信他会把所有的资金都“押”上,但谁也无法提前预知,而且“过往不代表未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过去收益高,再去投还能够有这么高的收益。所以,投资得多一份“平常心”,无论收益是高还是低。

数据来源:wind,2016-1-1至2020-12-31。

不少人觉得:财富更青睐“有钱人”。对于基金投资来说,财富似乎更偏爱“健忘的人”。

也有人曾对股票投资者的情况作了统计,发现赚了大钱的往往是这三类人:

一类是自己太健忘,买完就忘记了;

一类是密码忘记了,种种原因没去“重置”;

还有一类是惹上了官司,账户被冻结了。

或许,对于投资来说,“健忘”并不是件坏事,不要过于纠结一时半会的涨与跌。

故事2:得而复失,更美风景在后头

得而复失,总是让人更痛苦。但对于投资,这样的事情却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常态”。

在2017年,消费和新能源汽车是少有的两个“热点”,当时有一只主投新能源汽车的基金新发,基金经理采取的是“1+1”的方式,或者说是“老带新”,一名知名基金经理和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冲着基金经理的“名声”,就给不少的客户配置了。

非常争气的是,1个月后,这只基金封闭期结束可以赎回时,净值已经在1.1左右了,也就是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给大家赚了差不多有10%,这在有两年都没怎么赚钱的环境中,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有一部分人就选择了“落袋为安”,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放着吧”,张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已经退休的她,这些钱本来就是拿来做长线投资的,她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很“笃定”,就在产品新发的时候购买了50万并坚持一直持有。

但很快,这只基金就把赚这10%又“吐”回去了,到2017年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处于“不赚不亏”的境地。

进入到了2018年,情况开始“急转直下”,几乎是“一路下跌”:最低时净值不足0.7元。换句话说:不仅把原来赚的10%又“亏”完了,又倒“亏”了30%多。

回头来看:如果此时卖出,相信会是一笔“惨败”的投资;

而如果在收益10%止盈的人,这时再买回来,将会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现实是,实际情况也往往是:赚了10%的人没有再买回来,浮亏30%的人也没有止损。

时间到了2019年,市场开始启动,新能源又成了最热点的方向之一。

截至到2021年底,这只基金的净值超过了3.11元,也就是说:5年时间,张女士在这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200%,是她近几年基金投资中收益最高的。

“未来总是不同,而历史总是在重演”。进入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再次大幅波动,而该基金今年亦有20%左右的回调。

你可以说:她今年在这只基金上亏了20%;
你也可以说:她在这只基金上赚了140%。

数据来源:wind,2017-7-1至2022-9-20。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14年,获得了超过33倍的回报,而其中的11年都是在“坐过山车”,投资中的“沉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尊重市场的规律,“适应”市场的节奏,“涨勿喜,跌勿悲”,或许会更好。

对于大多数基金来说,时间都是收益的挚友,坚持持有,总能等到“春暖花开”的一天。

故事3:亲身验证,用定投穿越牛熊

最后,也给大家讲个我自己的故事。

相信不少的朋友对2015年的股灾和2016年的熔断是“记忆犹新”,而我,则用“真金白银”去验证了一把基金的“穿越牛熊”和“长期投资”。

在2015年6月,看着股市那么火爆,我就动了把孩子的压岁钱买成基金定投的想法。于是就选择了一只中小盘风格的基金,在我看来:从长期维度,成长类的投资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

为了“专款专用”,我还专门用户口本为孩子开了个银行账户,把他的“压岁钱”存到了卡上,然后开通了网银,通过网银设置了定投基金。

当然,后来不允许未成年人购买基金了,现在要把孩子的压岁钱做基金定投的话,只能用父母的账户来操作了。这是后话。

不过,人算不如天数。我开始定投的时间,几乎是市场的最高点,更不幸的是,市场下跌时,被“杀”得最惨的便是前期涨幅较大的中小盘风格的个股,虽然一路“定投”下来,最惨的时候也亏损超过40%,简直可以跟现在的中概、医药“相媲美”。

看着越买越亏,自己都不想看了,索性也就不看了,但由于是设定了“定投”,每个月还是很准时地扣款。

回头来看,这就是“定投”的厉害之处:当市场跌得大家都没有信心投的时候,定投仍然“非常理性”的在帮你投,也免去了看亏损账户而受到的心理折磨。

历时5年多的时间,这只基金才“收复”2015年的“失地”,净值再创新高。此时,之前任何时间的投资都会是赚钱的。即便是在2015年时“即买即亏”的资金,也已开始赚钱了:从当时来看可能是“错误”的,从长期来看,可能“都是对的”。

到2021的时候,到银行柜台去查了下这笔基金,收益率已达到了130%左右。

虽然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没有赚钱,但目前来看,仍然比去买个年化5%的理财产品取得了更好收益。也避免了买P2P而“血本无归”的风险。

数据来源:wind,2015-6-1至2022-9-20。

后记

上面的三个案例中的基金,也并没有过多的特殊之处,也就是说,这样的经历并不是“运气”,而是能够在基金投资中“赚钱”的三个缩影。

投资基金的过程,难免会有“浮亏”,难免会有“别人家的涨我家的不涨”,也难免会有“得而复失”。

如果你也正经历着基金还没赚钱的过程,不妨这样做:

第一:坚持持有,多些耐心。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只要给足够长的时间,大多是能够给大家赚钱的。

有人等了1年、有人等了3年,而我曾经一等就是5年。

“80%的时间在等待,20%的时间来收获”,但沉甸甸的收获往往可以抚平长时间等待的付出。第二:低位加仓,定投亦可。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在低位加仓是提升投资效率的很好的方式,尤其是满屏基金都在亏、周边的人都在亏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加仓的良机。

通过低位加仓的方法,可以持续地降低整体的持仓成本,即便会遇到“补的也在亏”的情况,等到涨回来那天,就“买的都对”了。

人性的弱点,会使不少的朋友在市场下跌时“不敢下手”去买,这时候,定投的优势就出来了。

所以,如果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不妨直接设置成定投来自动定期扣款就好了。

第三:在东边跌倒,从西边爬起来。

虽然上面都是给大家举的“成功”的例子,但行业中,确实有基金长达5年以上都不赚钱的,甚至有基金跌去70%以上的。

前几天,就有小伙伴在问:某客户买了个私募基金,现在净值只有2毛了(亏损了80%),怎么办?

这样的基金一般都是“追高”了,在基金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问题”,而且要涨400%才能回本。单纯地等待或加仓很可能不够有效。

对于目前持有的基金“有问题”,或者投资方向过于单一而造成大幅亏损的情况。大家往往又是不忍心去“割肉”的。这时候,不妨采取“在东边跌倒,从西边爬起来”的策略。

也就是,选择跟现在基金投资方向相“互补”的优质基金补仓。这样既可以解决基金的“管理能力”问题,又能解决基金投资中的“风向”问题,尽可能快地从“坑”里“爬”出来。

基金投资,不只有盈亏,更是一种“过程”:

既有“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迷茫,
亦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
更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喜悦。

个中的“酸甜苦辣”,我们一起去体会。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亦与相关产品的代销机构、管理机构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具体投资请咨询相关的专业机构,产品内容请以产品合同为准。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2022-09-26 09:17:1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2022-09-26 09:17:43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