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作者:蟹老板   责编:黎卡斯

众人笑脱口秀不赚钱,笑果笑众人看不穿。

当脱口秀演员 House 用那串股票代码为表演结尾时,热搜为他敞开了大门。

一时间首个 “脱口秀概念股” 诞生了。凭一己之力为 ST 洲际带来了久旱逢甘霖的涨停板。随后,ST 洲际的股价又跌回了此前的样子。这就是 “流量就是金钱” 的完美体现。

House 口中 “散户膜拜我,机构针对我,证监会调查我” 的段子和互联网的狂欢构成了这场表演最优秀的包袱。

Image

脱口秀演员House腾讯视频

当然,《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怎会甘心只撬动股民的心。周迅忘记拍灯 #、小鹿 淘汰 #、那英 帮别人拍灯 #等等热搜都在明示着笑果文化牢牢掌握了一档综艺节目该怎么做才能撬动热度。

有人骂,就会带来流量,有流量就代表有金钱流入公司账户。

靠着 2017 年的《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一战成名,笑果文化正式开启了商业变现的道路。

2021 年,笑果文化全国举办 1500 + 场演出及开放麦,覆盖 40 万 + 观众,演出城市 30+,全年演出票房 8000 万 +。另外,整合营销中心合作伙伴 300 + 品牌合作,合作品牌数量是去年的两倍,成单数是去年的 2.5 倍,签单收入是去年的 3 倍。

笑果文化赚钱了,可脱口秀还在 “贫穷” 着。说好的先富带后富,笑果文化摆摆手说 “带不动”。

据《脱口秀营销白皮书》中指出,2021 年全国脱口秀线下演出票房收入共 2.24 亿,全国线下演出观众达 220 万。甚至不如电影《独行月球》上映 48 天后达到的 30 亿 + 票房。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国内的脱口秀行业真的起来了吗?李诞在《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写道:“我们这个行业说它不存在都是可以的,虽然它存在,但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有不少业内人士也表明,只能称脱口秀这个行业在国内成立了,还远没到高速发展期。

演员与 “产能”,不足以驱动脱口秀市场驶入快车道

“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应该有 10 个呼兰和 100 个 Rock,甚至 1000 个厉害的线下演员。” 单立人喜剧 CEO 石介甫曾在采访中表示。

事实上,老演员和新演员加起来才凑够了 1000。《脱口秀营销白皮书》数据显示,截止 2022 年 5 月,全国脱口秀俱乐部演员共 1585 位。曾经负责笑果文化线下演出及培训的史炎预测,如果有 1000 位专业水准达线的脱口秀演员,那么市场上应该有 1 万甚至几万有潜力发展到专业线上的中层脱口秀演员。

在笑果文化创始人叶烽看来,中国脱口秀的问题在于供不应求。2020 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播出后,笑果文化在国庆节排上的脱口秀演出,刚在小程序上线,70 多万人在 6 分钟内把 5000 张票抢空。即便到了 2021 年,笑果全年也只能覆盖了 40 万 + 的观众。笑果不缺受众,缺的是“产能”。这部分无法被满足的受众便靠着全国 179 家脱口秀俱乐部和其余脱口秀厂牌支撑。

培养一个脱口秀演员也并不容易,时间成本是最大的问题。在美国,当一名脱口秀演员足够优秀到不仅仅靠线下演出来盈利时,其中至少需要经过十年左右的打磨。在国内,线下脱口秀演出经历超过 4 年及以上的演员都在少数。另外,脱口秀作为一种极度依赖演员本人经历和思想的表演,也就决定了脱口秀演员无法速成,即便参加大量脱口秀训练营,也只能教会一些演出技巧。

1585 名脱口秀演员和 10000 名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在人数上。

国人认知里的脱口秀更偏向于单口喜剧即 “Stand-up Comedy”。单口喜剧的起源其实发源于英国,但却兴盛于美国。美国自由开放的文化土壤天生适合单口喜剧生长。冒犯的艺术在美国的脱口秀俱乐部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冯超是一名在美国讲脱口秀的中国人,在他接受人间 theLivings 采访时候回忆起了自己做脱口秀演员的契机。正处在人生低谷的他,在偶然间喝醉了跑进美国酒吧,站在开放麦的台子上开始破口大骂,骂世道的不公,骂美国人活得真轻松。没想到,台下却哄然大笑,还说冯超讲得真好。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中国脱口秀俱乐部会是哪般光景。

脱口秀本就是一场冒犯的艺术,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达出的理念是 “以和为贵”、“温良恭俭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冒犯等于错误。这也是为什么脱口秀受众大多来自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因为这群受众更开放,更能接受新事物,愿意在下班时间花钱去看一场脱口秀表演。

但是,如果把脱口秀无法下沉的原因仅归结于中老年人对脱口秀的无法接受太过简单。把脱口秀比喻成智能手机,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并不在少数,只不过他们不在互联网上。脱口秀一开始的出发点也是如此,从演员到观众,一直待在年轻人圈层中。没有一套专门为中老年人设计的体系。就像《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周迅那英被骂听不懂脱口秀,文化隔阂势必会带来沟通隔阂,如果话语体系转换成适合这部分人听的内容,想必那英周迅不会不知道该在哪个包袱拍灯。

Image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最早一批脱口秀演员之一的 Tony Chou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脱口秀的发展与城市无关,关键在于中国的观众需要时间去适应这种表演形式。比如,周立波曾经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大多数观众便是那群中老年人,周立波抓住了老上海人的回忆,在脱口秀本土化这块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脱口秀还需要多少年才能进入快车道,谁都无法预料,唯一可以知道的是,笑果文化实现了脱口秀行业的商业闭环。

笑果文化的野心远不止于脱口秀

在胖鲸看来,笑果文化 = 喜剧公司 + 经纪公司 + 广告公司,三种不同的角色定位是笑果商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

笑果能够跑通脱口秀的商业闭环,《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起到了决定作用。说来有趣,笑果打算举办《吐槽大会》和程璐思文的婚礼息息相关。

2012 年,叶烽作为总导演在电视节目《今夜 80 后脱口秀》背后操刀,李诞、程璐还是这档节目的写手。2013 年,思文和程璐模仿美国电视节目《吐槽大会》,在他们的婚礼上举办了一场民间 “吐槽大会”,主持人梁海源还给现场录了视频配上字幕传到了网上。叶烽曾经的同事贺晓曦看到后觉得还真有了《吐槽大会》那味儿,连王思聪也关注到了这部片子。2014 年,叶烽拉着李诞和贺晓曦成立了笑果文化。

可以说,举办《吐槽大会》早就在叶烽和贺晓曦心中扎根。2017 年以前,笑果文化专注做线下脱口秀和脱口秀培训,每年都会在这上面亏几百万。拥有节目制作经验的笑果创始团队明白,长视频节目可以为笑果乃至脱口秀带来质变。于是,叶烽带着《吐槽大会》的样片卖了半年,才收获了资本的关注。2016 年,笑果拉来了游族网络和王思聪旗下投资公司普思资本的投资。这笔投资直接推动了《吐槽大会》第一季的诞生。《吐槽大会》第一季上线后不久,2017 年 4 月,笑果又获得了 A 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了 1.2 亿。1.2 亿的催生下,《脱口秀大会》紧跟着来了。

Image

融资轮次企查查

随后这几年,《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是笑果线上长视频节目最重要的收入。除开广告费、版权费外,还有一个关键部分,为笑果旗下艺人带来流量,实现流量变现。

脱口秀演员不赚钱的问题,笑果提供了一条变现最快的道路。利用线上长视频节目 “造星”,扮演起经纪公司的角色。通过《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筛选出最具流量的演员,将其塞入综艺、品牌活动和代言活动中赚取费用。据胖鲸不完全统计,2021 年,笑果文化旗下艺人庞博、杨笠、王勉、呼兰四人加起来共参加了 27 档综艺,四人参加的品牌活动及代言活动 46 次及以上。

脱口秀演员何广智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说过这么一番话,“我是一名全职的脱口秀演员,一个月能挣 1500。这个段子是去年写的,今年的话一毛钱没有挣到。” 这个段子揭露了一名全职脱口秀演员的生存困境。但是,表现出色的他在第三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接到的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线上曝光给何广智带来了经济改善,第四季一上台,何广智笑着说,“去年我讲了许多关于贫穷的段子,很遗憾今年讲不了了,因为我挣到钱了。”

Image

何广智图源网络

每一位能在《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获得热搜的演员,商务活动接到手软,经济上都获得了极大改善。“造星运动” 也为笑果品牌溢价做出保障,线上表演出色的演员反哺线下,吸引大批观众冲着演员购买门票。

在供给端,笑果持续不断地做公益训练营来筛选人才,为每年的《脱口秀大会》寻找新鲜血液。线下挖掘新人和资深演员,输送到线上长视频节目 “造星” 从而推动经纪业务和整合营销业务运转,线下依旧持续做巡演及脱口秀。实现完美的商业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笑果文化除了担当经纪公司的角色,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了广告公司的活。从 2021 年开始,笑果文化引入专业团队成立整合营销中心,负责全案营销、广告制作等。据胖鲸不完全统计,2021 年,笑果承接了京东、QQ 浏览器、苏宁易购、和府捞面等超 300 + 品牌的内容需求。演员、内容、营销等打包为品牌专门定制全案营销,也被业内称之为 “喜剧营销”。传播度广,年轻化,性价比高,对于每年需要花大量资金投放营销的品牌主来说,笑果提供的全案营销方案看上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Image

笑果X和府捞面和府捞面官微

CEO 贺晓曦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喜剧营销是笑果未来增量。在他心中,笑果要变成包括内容制作公司、艺人、线上演出公司、广告公司、MCN 公司在内的企业生态群。

除了运营每年的日常业务外,笑果在线上线下都有了新的尝试。为了突破线下脱口秀票房上限的问题,笑果开始尝试从小剧场走向大剧院的线下脱口秀新生态。从前,一场脱口秀只能容纳 20~30 名观众,现在容纳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剧院是笑果拓宽线下营收的重要场地资源。提高票价与观众人数之间达到平衡,还要保证脱口秀演员们能 hold 住场,确保演出质量。另外,笑果还推出了实验性情景喜剧《八客咖啡》,举办线上综艺《新喜剧大会》,引入除脱口秀外多种喜剧形式,比如漫才、sketch、默剧、音乐剧等,拓宽喜剧受众面。并且还涉足音频,联合 QQ 音乐、小宇宙等推出多档节目。另外,在 2021 年 9 月份,笑果推出 “有笑果” 零售快闪店在上海亮相,测试笑果文化能否开设周边商店在零售增长上发力。

Image

有笑果笑果工厂官微

从商业角度看,笑果依靠这套商业模式获得了行业垄断地位,但是外界的争议却也时刻提醒着笑果,危机近在眼前。

四重危机,笑果有招吗?

笑果很清楚,这套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稳稳拿捏在手中,可是,流量与内容并不能兼得。

问题之一,流量与内容,谁去谁留?

“有时候节目嘉宾的选择上并不是我想要的,一些话题设置也并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但处在没办法的状态中,就会变成一个妥协的结果。” 这番话语透露出了李诞的无奈。

华人单口喜剧演员 Storm Xu 在个人播客中说到,“《脱口秀大会》不能四年办一次吗?”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笑果当前遇到的麻烦。资本市场需要看到笑果每年上升的营收曲线,没有了一年一度的《脱口秀大会》,对整个公司的盈利状况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可是一年一度的大会对脱口秀演员来说的挑战非常之巨大。要想保证流量,就得每年参加大会争取露脸机会,与此同时,演员的段子加速消耗。“离婚梗”、“内部梗”、“谐音梗”,这些在李诞看来用来偷懒的 “脏东西”,出现在演员的稿子里却越来越频繁。

问题之二,演员们正在被流量反噬。

商务活动接到手软的杨笠,曾坦言由于参加了太多综艺,出于安全问题,已经很少参加线下脱口秀。今年被淘汰的元老级脱口秀演员梁海源宣布不再参与节目,而是继续专注于线下,他在微博中表明,“脱口秀不是只有脱口秀大会,前面还有星辰大海。”

《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并不是笑果商业闭环中的起点,真正的起点是训练营和线下脱口秀。如果演员们远离了线下舞台,上游供应链缺乏“产能”,下游必受其害。脱口秀演员只有通过成名带来商务合作才能扭转脱口秀演员不挣钱的局面,虽然简单快捷,却不是最优解。过度商业化会让演员们远离舞台,远离创作。

问题之三,笑果还没抓到脱口秀之外的可能性。

脱口秀在国内的局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脱口秀之外的喜剧是笑果积极探索的领域。据了解,今年笑果文化将联手腾讯视频打造一款喜剧综艺名叫《新喜剧大会》,里面涉及了漫才、情景喜剧、默剧等多种喜剧形式。在此之前,知名脱口秀厂牌单立人早与米未文化打造了一档《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综艺,豆瓣评分第一季高达 8.5 分,宣扬了一波 “喜剧不止脱口秀” 的理念,打开受众对喜剧的消费需求。事实上,德云社、开心麻花也开始发力线上综艺,比如开心麻花首档团综《麻花特开心》,《德云斗笑社 3》。

可想而知,笑果在喜剧之外的探索便少了许多胜算,旗下艺人绝大部分都是脱口秀演员,如若探索脱口秀之外的可能性,消化的成本一点不比制作《脱口秀大会》少。脱口秀是蓝海,但喜剧或许没那么简单。笑果慢了一步,又该如何弯道超车?

Image

2022年喜剧类节目CMNC公众号

问题之四,笑果的内部问题并不少。

由于创始团队都出自电视台背景,制作节目的能力很强,但是在管理这块,公司内部暴露的问题一点也不少。团队出走、艺人舆论风波不停、内部管理松散等,迫使笑果上道。

不置可否,笑果文化给中国喜剧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史炎开过一个玩笑,“脱口秀圈不能搞峰会,要是把从业者都放在一辆大巴上,一旦出事中国脱口秀得倒退 30 年。” 那么,如果笑果文化消失了,中国喜剧行业会倒退多少年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