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不少基金公司直播调研过程,有进养猪场的,也有下矿井的。专业和业余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面纱,对工作流程进行直播,是一种了解专业投资人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好方法,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
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了调研直播,基民们能学到啥?
有人说可以帮助持有人了解基金公司。我觉得了解到的不是具体的某家基金公司,而是整个基金行业,因为实地调研是行业的标准动作。所以,通过观看直播来识别特定公司的特定优势,不靠谱。
有人说可以学习调研流程,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可能也想多了,因为个人投资者很少有机会去实地调研,很难学以致用。
有人说可以识别一个研究员或基金经理的专业度,评价他(或她)的投资水平。我还要泼一盆冷水,如果持有人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研究案例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那很可能他(或她)就具备了接近甚至超越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也就不需要基金经理了。就好比基金经理如果有能力通过实地调研来评价企业家的能力,那他们自己就能当企业家而不必做基金经理了。对评价人的能力的最有效指标,不是他们所表达的观点,而是他们交出来的答卷。企业的长期绩效和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可靠性远高于调研中的主观评价。
那调研直播是否纯粹是噱头?当然不是,因为祛魅本身就有价值。基金经理的工作并不神秘,一场场实地调研,一张张财务报表,一次次深度讨论,一篇篇研究报告,一轮轮电话会议……这些几乎构成了基金经理工作的全部。基金管理,说白了就是一群素质还不错的人,用着很普通的方法,通过勤奋的工作,试图给客户多赚一点钱。
这也意味着投资并不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但它降低了智力门槛的同时,也抬高了态度的门槛。在我看来多数做不好投资的人,欠缺的往往不是智力,而是勤奋,执着,和重复性劳动中积累的通识。
调研直播并不邪乎,却很辛苦;调研直播的价值是揭开了基金经理脸上的神秘面纱。
调研直播不会告诉你哪个基金经理更厉害,在这方面你更可以仰仗的是长期业绩。有长期业绩记录的基金经理很少怎么办?看他们的投资框架是否完整和自洽。完整的框架包括投资理念、市场观和方法论,这些正是我在为数不多的直播中努力传递给大家的。有完整框架的基金经理未必很强,但也大概率不会特别弱。
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C(012940)
- 中泰红利价值一年持有混合发起(014772)
- 中泰兴为价值精选混合C(013777)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