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经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或预告中看,部分区域性银行利润高增,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堪称亮眼。什么样的银行算好银行?从近两年市场投票结果看,标准好像变了。

吸收存款(负债),发放贷款(资产),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长期看,未来也大概率依然如此。所以盈利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端获取高风险收益率的能力,二是负债端吸收低成本存款的能力,长期绩效则体现为长期平均更高的净息差,或者说扣除掉信用成本之后的真实的净息差。

近两年表现较好的银行多是资产端表现优异的。受益于区域内良好的经济发展节奏和银行放贷中的信用下沉,获得了更高的贷款利率,同时享受了更低的信用成本,表现为更低的不良率。这背后有两个逻辑:一是有些区域(主要是经济增长更快的区域)的信用风险先天就低,比如苏南、浙江以及天府之国;二是银行在信用下沉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只享受高利率,不承担高风险,即信用下沉了,风险没下沉。

如果这两个逻辑成立,我们就可以说银行的核心优势是区位,因为区位决定了盈利能力。逻辑本身严丝合缝,但逻辑前提是否必然成立呢?

从周期性的角度看,在景气上行阶段信用风险低,景气下行阶段信用风险高,这点很好理解。但从长期穿越周期的视角看,似乎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帮我们直接推导出长期增长率跟信用风险的强相关性。从财务角度看,信用风险的高低应该直接取决于微观实体的财务健康程度,财务健康程度的表征指标应该是资产负债率以及现金流的稳定性,而这两个指标又看似都与增长率没啥关系。在我的印象中近十几年来银行遭遇大的信用暴雷不多,最印象深刻的一次发生在最有经济活力的浙江。

或者设想另外一个场景,如果信用风险跟增速相关,能否顺理成章地得出一个推论,即成长股比价值股的财务安全度高?

总之,除了明确看到的利润增速差异外,我觉得不良率差异的可持续性还有待时间检验,至少还不能当作默认前提。

再来看负债端。有的银行凭借零售业务的优势,沉淀了更多的低成本活期存款,享受了极低的负债成本,使它有底气不用去做信用下沉,即可获得高净息差,这种优势反倒更像是长期结构性而非短期周期性的。

银行的业务有些复杂,好在当下大家的估值都不贵,也不必纠结于谁是最好的。但这些关于的疑问点,值得我们长期跟踪并不断修正判断。

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相关证券:
  •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C(012940)
  • 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C(016090)
  • 中泰兴为价值精选混合C(01377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