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圈又有重大消息了!自10月17日起,多家基金公司与券商资管机构宣布开始基金自购,这也是继今年一季度后,公募资管机构再次掀起的一轮“自购潮”,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18日,陆续有17家机构宣布自购,自购累计金额近17亿元,后续数据或还将增加。此次新一轮的公募基金“自购潮”,释放出什么信号?

基金自购一般发生在市场筑底时,一定程度上有稳定市场预期的效果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市场发生剧烈回调,上证指数下跌-7.75%,部分投资者表示对市场失去信心,在这种背景下,前后共有22家公募资管机构陆续参与自购,累计金额达5.4亿元。在市场表现较为低迷时,公募资管机构拿出真金白银参与申购,坚定地与投资者站在一起,无疑给基民打了一剂强心针,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预期。

自购重点转向权益类产品,凸显出长期布局的机会
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代表公募基金已经认可了当前市场的投资价值,所以开始逐步增加自有资金的资产配置。区别于今年前三季度的基金自购,10月17日的这轮自购较为侧重于权益类基金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对公募基金的投资信心,以及对市场磨底阶段的确认。

彰显出对自身投研实力和自家产品的自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96家公募机构参与自购,自购规模达58.98亿元,而今年以来共有125家公募机构自购基金682只,净申购金额63.72亿元。由此可见,公募机构的自购总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按照监管要求,公募机构自购基金至少需要锁定1年,近些年机构更是提出锁定3年甚至更长时间,可见,公募机构越来越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捆绑在一起,共进退;也彰显出对自身投研实力、自家产品的自信,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总而言之,各大机构参与公募基金“自购潮”,一方面表达了对后市的看好,另一方面则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与投资者同进退的决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购潮”的掀起并不代表着市场会马上反弹,投资者仍需理性看待,做出与自身投资偏好相匹配的投资决策。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鹏华中证传媒指数(LOF)A(160629)
  • 鹏华医药科技(001230)
  • 鹏华资源A(160620)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