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已经为更多家庭所接受。自10月10日以来,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000点附近震荡,要做好基金投资,尽可能避免被“割韭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一、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追涨杀跌与频繁交易

股市谚语:买在人声鼎沸时,卖在无人问津处。当市场进入上涨阶段,多数人争先恐后的买入,以黄金价买白菜;当市场进入下跌阶段,最后是争先恐后的卖出,以白菜价卖黄金。频繁的追涨杀跌是投资损失的原因之一。克服追涨杀跌的习惯性操作,需要战胜人性的弱点,人生的乐趣在于折腾,而投资的精髓在于等待。

蚂蚁财富在今年初曾做过统计:自1998年到2022年初,偏股基金指数累计收益11倍,年化收益接近15%。但如果剔除涨幅前1%的交易日,年化收益率只有3.56%,如果剔除前2%的交易日,则变成了亏损。

从过去数据来看,绝大部分收益来源于不足2%的时间,剩余98%的时间都在等待花开之中。频繁的交易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投资成本,加大了投资的风险,同时往往又会错失前1%的投资机会。

二、不了解的产品不建议参与

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参与基金投资前,需要清楚的了解基金产品与风险等级。即使对同一只基金产品,也可能存在风险收益不同的细分,如FOF基金、分级基金等。

分级基金的不同类别份额的风险收益各有不同,A类份额的投资者每年有望获得固定的约定收益;B类份额的投资者在支付A类份额的约定收益后,享受剩余收益与承担剩余风险。

因为加杠杆投资,B类份额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与收益。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两不原则”:不了解的产品的不碰、超出自身风险等级的产品不买。

三、长期投资或是获取理想收益的必要条件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影响着股价与基金净值的波动,小到上市公司的订单,大到全球金融危机等,价格波动是永恒的旋律

沪深300指数自2005年创建到2021年底的15个完整年度中,9个年度的最大回撤超过20%,其中2008年的最大振幅超过72%。即便这么大的波动也丝毫没有影响沪深300指数长期向上的趋势,2005年4月沪深300指数为1000点,到2021年底为4940点,16年间的年化收益率10.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对美国市场的宽基指数基金做过回测,验证了基金的收益只有拉长时间才明显,并不断的告诫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中,千万不要觉得20年“太久”。从马尔基尔的回测数据可以看出:投资时间越短,影响收益的因素越多,收益率的波动就越大,一年期的收益率波动区间在-26.47%到52.62%,五年期的收益率波动区间则收缩为-2.36%到23.92%,十年期及以上的收益率基本为正,且波动区间进一步缩小(数据来源:《漫步华尔街》)。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长期投资基金更有概率赚到收益,但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是少数。因为无法忍受基金净值的较大回撤,选择追涨杀跌;忍受不了较长投资周期的考验,选择追求短平快的频繁交易,希望资金发挥出极致效率。那长期投资究竟有多长呢?对权益基金而言,股市七年周期中的七年可以看做长期投资。立足长期投资,就不会过度关注短期的得失,可以忽略杂音的干扰,能够提高盈利的确定性。

四、严格控制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收益水平。如果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较高,那么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会相对较大,收益水平会相对减少;反之,如果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较低,那么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会相对较小,收益水平会相对增加。

美国金融学家Odean研究发现,造成投资者收益率较低的重要原因来自于交易成本。

投资者往往会忽视交易成本的影响,认为预期的高收益完全可以覆盖掉交易成本对投资业绩的影响。数据表明:如果忽视交易佣金和费用对长期投资收益的影响,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利润被蚕食,时间越长,蚕食的效果越明显。频繁交易的直接结果是大幅增加了交易成本。正如高瓴资本的张磊所说:“回报会随着时间日益增多,而成本会随着时间变本加厉。”

五、正确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是指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即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作为影响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风险承受能力取决于投资者的资产状况、年龄、投资经历等因素,随着生活压力和年龄的不断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逐渐下降的。

当市场调整到底部时,会充斥着很多的利空消息与大量的看空观点,蔓延着恐慌的市场,极大考验着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当下跌幅度超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后,投资者在绝望中卖出,从而错失长期投资的机会。伯顿.马尔基尔提醒我们:注意区分对风险所持有的态度和实际承担风险的能力,每个人对风险的偏好是不同的,但一定不要把自己对风险的态度和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的能力混淆。所以投资者做好风险承受力测评是投资基金的第一步。

六、对指数基金可以考虑有适当的配置

巴菲特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投资者要保留对指数基金的配置,他在1993年的《致股东的信》中提到: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者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的专业基金经理。2008年,巴菲特用十年赌约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主动投资完败给被动投资。

不仅是巴菲特身体力行的宣扬指数基金,伯顿.马尔基尔、约翰伯格等投资大师也都推荐指数基金。指数投资的优势集中在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成本低廉、投资组合透明化和追求长期收益。由于指数基金的周转率与交易费用较低,管理费也较低,所以指数基金的总成本是较主动管理产品要低很多。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指数化投资得到了较大发展,Wind统计显示,截至到2022年9月16日,股票型ETF的资产净值合计10801.27亿元,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跟踪的标的指数涵盖了宽基指数、行业与主题指数、国际指数(含港股指数)及策略指数。指数基金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基金组合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证券:
  • 华泰柏瑞富利混合C(014597)
  • 华泰柏瑞科创板50ETF联接A(011610)
  • 华泰柏瑞研究精选A(007968)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