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高途发布 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带来多个利好消息。


首先,本季度收入 6.06 亿元(人民币,下同),环比增速 12.7% ,净亏损 6135 万元,同比收窄 94.1%。2022 年以来,季度平均收入在 6 亿元以上,保持稳定。


其次,2020 年开始,高途破天荒地遭到十几轮做空,此后美国证监会开始对公司调查。财报披露,高途 2022 年 10 月 19 日收到美国证监会的调查终止信函,表示美国证监会对公司的相关调查已经结束,且基于已经获取的信息,不会对公司进行指控。


第三,高途董事会于 11 月 22 日通过了新的回购计划,公司可在三年内回购至多 3000 万美元的股票,另外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陈向东计划增持至多 2000 万美元。高途股价长期徘徊在 1 美元上下,并已收到 30 个交易日内平均股价低于1 美元的通知,面临退市风险。宣布回购表明,管理层在释放信心。


不过,从业务基本面来说,高途仍在探索新的业务形态和业务边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高途向外界展示了两个意外。


首先,高途的营收规模出乎意外。「双减」之前,高途年营收最高达 71.1 亿元,但 K12 学科类培训贡献高达约 90% 。「双减」后,这块主营业务被完全剥离。高途内部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高途内部曾预测,转型后初期的年收入只有约 13 亿元。」而目前实际看来,2022 年收入有望超过 25.4 亿元。


其次,高途的业务结构出乎意外。高途的 K12 非学科类培训收入贡献远超大学生和成人教育业务。高途很早就经营大学生和成人教育业务,「双减」后,这块业务顺理成章成为第一主业,高途也公告称将转型为在线职业教育平台。上述高途内部人士说,「曾经预计大学生和成人教育业务占比超过 70% 。」但目前实际看来,新开展的K12非学科类培训成为第一主业,本季度贡献约 60% 。

据财报,2022 年第三季度,高途实现收入 6.06 亿元,环比增速 12.7% ,其中可比业务(学习服务、智能学习内容和产品)收入实现连续4个季度环比增长;现金收入为 6.07 亿元,同比增速 101.3% 。

暑假是拉新的旺季,受这个季节性影响,我们在本季度抓住市场机会,进行了适度的规模增长,因此本季度出现了小幅亏损。」高途创始人兼 CEO 陈向东在 11 月 22 日财报会上说。

本季度,高途净亏损 6135 万元,同比减亏 94.1% ,环比增加 23.2%。

季节性是培训行业的经营特点。高途连续两个季度现金收入稳定在 6 亿元左右,是因为业务的互补抹平了季节波动性。

对于 K12 业务来说,寒、暑假所在的第一、三季度是拉新的季度,机构会推出低价课引流,现金收入低,但到了第二、四季度进行续班收费,现金收入会增长。

对于大学生和成人教育业务来说,暑假通常为考研、出国留学培训和申请等高峰期,现金收入高。「假期与备考时间重合,也助力我们的相关业务实现了两位数的环比收入大幅增长。」高途 CFO 沈楠在 11 月 22 日财报会上说。

「我们本季度的现金收入与第二季度的续班高峰期收款基本持平,说明了我们的新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我们的增长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并可以撬动第四季度现金收款的更大杠杆。我们预期第四季度会实现规模化的正向现金流。」沈楠说。

本季度,高途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347 万元,而上季度净流入 9379 万元。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高途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总计 33.429 亿元。

在 11 月 22 日财报会上,高途管理层介绍,学习服务包括大学生和成人教育、出国留学培训和出国留学申请、非学科类培训等业务。前两种主要面向大学生和成人。

沈楠介绍,学习服务整体贡献了大约 90% 的收入。其中,大学生和成人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30% 。

随着报考人数的持续增长,参培意愿也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深造及就业相关的培训市场需求和规模持续上升。」沈楠说。

陈向东介绍,本季度,考研业务收入取得了约 76% 的环比增长,收款取得了约 46% 的环比增长。

考研群体内存在对于其他就业和提升职场竞争力的课程的交叉复购,例如公职、财经等业务。本季度,高途财经课程等已实现了连续两季度持续盈利。

本季度,高途营销费用 3.37 亿元,环比增长 25.3% 。

「暑假是大部分学习服务业务的招生旺季。我们根据旺盛的需求,匹配了相对应规模的市场投入。」沈楠说。

 K12 学科类培训时期,高途大把「烧钱」用于广告营销。如今,通过信息流广告投放等获客成本高企,效率较低。

高途新的获客渠道是自有引流工具,比如考途大学搜题 APP 、高途雅思单词 APP 、土豆雅思 APP 等,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为付费业务引流。在上个季度,高途升级了高途 APP ,添加了重点品类的独立小程序、今日直播、报考指南等工具,以及模考题库、师生互动、考试提醒等功能,进而提高获客后的留存。

「从获客路径上,我们也在持续尝试更多、更有效、更低成本的新型获客方式,比如直播课程讲解、研发题库以及练习类工具聚引目标用户人群等,上述方式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吸引到真正有需求的学生。」沈楠说。

作为高途真正的第一主业,K12 非学科类培训业务本季度继续增长。

沈楠介绍,在本季度 6.06 亿元收入中,非学科类培训业务以及其他业务贡献 60% ,这主要指针对至高中群体的收入。还有 10% 来自智能学习内容和产品,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智能教材、学习机等数字产品。

在上季度 5.38 亿元收入中,非学科类培训业务和智能学习内容和产品合计贡献约 60% 的收入。在第一季度,高途没有拆分各业务收入占比,仅介绍素质教育业务实现大幅增长。

高途的非学科类培训业务包括编程、国际围棋、象棋、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等。

「我们的非学科类辅导业务是在转型后才开始大力发展的,目前还处于不断打磨和优化产品,并逐步获得学生和家长认可的初步发展阶段。」沈楠说。

值得注意的是,好未来、新东方、网易有道等公司在「双减」后推出的素质教育业务,均快速增长。这说明,只要留住了 K12 用户,即使用户的学科类培训需求减少,其也有强烈的非学科类培训需求。

一些教育公司推出了「打包」政策,面向原有的学科类培训学员,低价销售非学科类培训课程,从而实现了用户的转化。

「非学科类培训第四季度的续班在11月刚刚结束,续班率超出预期,高达 78% 。」沈楠说。

当然,当以前的学科类培训用户整体完成向非学科类培训的转移后,高途等教育公司将面临如何开拓新用户的挑战。

对于高途来说,开展非学科类培训有几项优势。

首先,高途拥有大量 K12 学科类培训名师,由于学科类培训与人文素养、科学等非学科类培训的区隔不大,这些名师可以转为非学科类培训主讲教师,相应的教研人员也可以转型。

其次,高途采取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这种在线教育模式并不适合音乐、舞蹈、体育等传统非学科类培训,但却适合人文素养、STEM 课程,而后者目前还是蓝海市场。

当然,高途或将在直播大班课之外探索直播小班课、在线一对一等授课模式,从而满足非学科类培训更高的互动性要求。

第三,高中培训是高途的传统优势业务,用户占比高,从而为高途开发相应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目前,高途推出了教辅图书、成长规划等高中产品。

陈向东曾在 6 月 6 日第一季度财报会上说,「我们将延续在高中领域的优势,为存量用户持续提供升级改造后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课程,满足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目前看来,成长规划就是这个产品。

教辅图书已成教育公司标配,并迅速打开市场。好未来财报会介绍,单个季度卖出了几十万套智能教辅。高途利用自身资源推出教辅产品亦是顺理成章。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学习产品,高途已经推出了伴学机、翻译笔等硬件,这并非高途的强项,为何还要杀入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市场?

高途需要配置智能学习内容和产品,来满足存量小、初、高用户的学科类自学需求,否则的话,这些用户可能会慢慢流失。」上述高途内部人士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

沈楠也在财报会上说,「这部分产品作为课程的辅助工具,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增加学习黏性,以及优化在高途平台下的用户留存。」

22年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教育专场将在11月30日14:00——16:00线上直播,欢迎报名了解。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