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年内第二次降准即将落地的信息,此次全面降准0.25%。对此,富安达首席经济学家郑良海分析指出,本次降准有助于稳经济大盘、稳年末流动性、稳中小企业和地产融资,至于内在逻辑和对市场的影响则还需要辩证看待。

11月23日发布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会议指出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具体措施涉及设备更新改造、稳定和扩大消费、保交楼、物流保通保畅、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民生等多个方面。

金融政策方面,本次国常会再提降准,会议强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也是时隔7月之后,国常会再提降准,也是年内第二次降准。符合近几年降准的落地路径,即一般事先在国常会或其他场合明确“预告”;在国常会提出降准后,央行通常会较快给出正面响应。

11月25日,国常会召开两天后,降准旋即落地。央行当日晚间宣布,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此次降准主要有三大目的: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自去年7月以来,央行共计降准四次。今年两次降准幅度都是0.25%,略低于市场预期,符合央行的小步慢走的政策逻辑,去年的两次降准均提及置换MLF,但今年的两次降准均未提及置换。而且2021年,人民银行分别于7月与12月两次全面降准各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从降准剩余空间看,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空间继续变小。

本次降准提及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有利于落实对房地产业的融资投入。11月中旬以来,地产政策频出,不断累积。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共十六条措施,明确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

同日,中债增进公司表示,对龙湖集团等3家民营房企出具信用增进函,是“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政策实施后首批信用增进业务,标志着政策框架下增信项目的快速扎实落地。除了“第二支箭”,房企近期也通过配售股份的方式进行融资。为落实信贷工作座谈会,近日,六家大型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陆续对外发布信息,深化银企合作,为房企开出大额授信,六大行为房地产企业新开出的授信额度已超万亿元。股权融资方面,证监会易会满主席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11月28日,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从9月底以来,房地产政策层出不穷,政策导向性明显。从政策到房地产市场回暖,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企业主体逐步走出债务冲击,销售端还需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基本面的回暖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具体效果尚待观察。

复盘近五年的降准看,虽然降准后,股市的表现具有上涨为主,但二者之间并无可定量的因果关系。降准的同期往往会伴随其他因素,对市场带来影响,单纯看,降准对股市整体影响也较为有限。从股市绝对价值和资产相对价值看,当前点位不高,整体估值不算贵,尤其是股债性价比看,当前股市进入配置的价值区域,磨底时间较长。从影响股市估值的因素看,经济较弱、企业盈利持续走弱,无风险利率上行,疫情的不确定和理财赎回压制市场情绪,均对股市形成一定的抑制。

展望后市,在宏观政策继续发力下,明年基本面较今年确定性的改善,幅度依然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恢复情况,在外部发达经济体走弱后,外需较难维持高增长,内循环是否能够畅通无阻,以及居民端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情况则直接关乎消费的增速,也是影响企业盈利和股票估值的分子端最重要变量。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公司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文仅为投资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文相关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