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的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冀楠与国泰君安研究所的所长助理兼任消费组长、首席分析师訾猛分享了对二十大报告内容中消费领域的研究和投资机遇。

冀楠:消费是全球各国经济体中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力量,在全球几大重要体当中,消费承担的角色和份量如何?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应如何认识当前消费在我国现发展阶段中扮演的角色?

訾猛:全球各大发达经济体显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对经济的作用日益突显,经济增长模型逐渐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表现非常突出。比如像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的发达国家经济体,消费对GDP的贡献一般都达到70、80%。

消费稳则经济稳,消费兴则经济兴。对我国而言消费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18年我们首次看到了消费对于稳定整个经济的作用。消费已连续7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目前中国消费占GDP比重只有55%,所以对标发达国家来讲,未来可提升的空间相对巨大。

一二线城市消费水平很高,但目前总量的消费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弱,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社零总额占到美国、日本约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水平。

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来讲,2020年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要充分激发我国超级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和内驱的潜力。各个地方包括中央陆续出台促消费的政策,包括像对两轮疫情中受影响比较大的偏服务业的行业,也实行了减收政策,包括发放优惠券等等,鼓励整体消费的企稳。

相信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逐渐进入到消费驱动阶段,未来国内消费对经济的作用会逐步加大,经济的稳定性也会逐步增强。

冀楠:消费领域投资和研究息息相关的概念是收入,报告指出近10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过去的165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5100元,这是非常大的阶跃。

在收入结构上,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中国社会是结构纵深度很深的社会形态,有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不同区域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请您谈谈结构层面的差异,对于在日常消费研究和投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指导意义?

訾猛:中国市场非常大,但目前来讲各区域之间非常不均衡。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不同的城市、地区在收入水平、人口年龄、教育结构、基础资源分布等方面差异显著,导致不同阶层在消费升级的能力、速度以及内容方面不同,出现消费分层现象。我曾就中国人口结构、收入结构及消费水平差异做过一系列详细研究,总体来讲把国内消费分为几个大的层次:

第一,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从人均GDP来讲是一万美元以上,但部分发达区域看到像北京人均GDP基本上在2.8万美元以上,上海基本上在2.7万美元,是全国人均1.26万美元约2倍以上。头部几个一线城市消费能力和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发达国家正常来讲人均GDP差不多在4万美元左右,超级发达国家可能在5万美元以上。

二线城市差不多在1万到2万美元之间的水平,过去几年经历了非常快的消费升级,居民对于消费品的认知度出现明显提升,能够穿越品牌来认知产品品质。这些人群往往是品质敏感型,进入到产品主义阶段。

海外发达国家随着经济进入到后期,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所以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人群逐渐从产品消费进入到服务消费,更多逐步转向对医疗、保健、教育、文明、娱乐、休闲等等精神层面的服务需求。

三四线城市基本上差不多人均GDP在0.5到1万美元之间,人口占比也是最大的群体。三四线城市差不多总人口规模在5.7亿左右,城市人口差不多在4.4亿。如果从规模角度来讲,三四线城市是目前中国消费的主力,是过去几年看到消费升级最快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巨大特征是品牌敏感型的消费者,体现出从基础类消费向情感类消费或高端消费逐步升级中,也逐渐从家庭式消费走向个人式消费,这是过去几年消费市场主要驱动力也是最大增量的地方。三四线城市表现为从温饱型消费进入到享受型消费阶段,消费升级特征比较明显,品牌是影响购买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大量的乡镇市场、五六线城市人均GDP基本上在0.5万美元以下,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消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仍处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偏大众消费的阶段,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价格相对来讲比较敏感,未来会逐步改善。

总结,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处于相对比较高的消费阶段,三四线城市正处于消费升级快速推进阶段,五六线及以下城市处于基础消费品逐步得到满足阶段。中国消费总量很大,纵深非常长,这也是对中国消费品企业非常有利的一面。

冀楠: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消费升级是分层的,比如大量五六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体现为廉价、无品牌的产品开始逐步向有品牌的消费品升级过程中,包括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步调不尽相同,国内大众品和高端消费品共同繁荣发展等。


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到2035年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要有明显的提高。同样在完善分配制度的章节当中,强调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部分内容如何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

訾猛: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提升,尤其是过去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万美元迅速增加到3.5万美元,实现了巨大飞跃。但经济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碰到社会不均衡、相对差距在扩大的问题。

高端消费表现非常好,低端消费也不错,消费分层现象背后是居民的收入或资产差距拉大。中央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的富裕。共同富裕要逐步改善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现象,逐步消灭低收入人群,使收入水平逐步提升,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多劳多得,通过更公平的机会来获得更公平的收入,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共同富裕逐步的推进,人群结构会逐步向橄榄型人群结构,有利于边际消费倾向提升。高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低收入群体或者中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因为很多消费没有得到满足。

中国存在着大量中低收入人群,决定了中国消费的活力相对比较强。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提升之后,会带来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实现消费总量持续扩充,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共同富裕是实现消费增量最大化很直接的手段,国内消费市场呈现两极化特征,未来消费社会要从哑铃型消费逐渐走向橄榄型消费,必须要扩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中产阶级是目前消费升级速度最快、消费容量也是最大的群体,如果收入水平能够提升,对经济总量带来的贡献巨大。未来这部分人群收入水平的提升,是驱动整体的消费总量增长的核心。虽然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很强,但总量相对较低,也是消费升级最快的群体。低收入人群有很大的量,但消费力不足,所以要通过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升,来提升收入水平、扩大消费能力。

冀楠:当下在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消费,短期遇到了两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难题。

第一,从2020年以来到长达3年的疫情带来消费场景的直接冲击,加上人员流动受限,是消费面临的第一个短期而直接的压力;

第二,部分居民资产负债表是在疫情中受到一定损伤,从而整体需求动能阶段性不足。

在此宏观背景和时间窗口下,如何看待在二级市场上消费投资的机会呢?

訾猛:过去几年疫情无论是对经济还是消费,都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消费能力,过去几年由于经济和消费场景受到一定影响,居民总体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消费能力有一定程度削弱;

第二是消费意愿,购买力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拉长角度看,2020年刚开始出现疫情时消费意愿还是比较强,虽然消费能力短期有一定程度损伤,但是从长期来讲,消费意愿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2020年5月份之后消费恢复速度比较快。

但这两年消费能力受到影响后,消费意愿也有一定下降,消费能力下降体现为居民的就业受到明显影响。年轻人群的失业率也提升的非常明显,从之前差不多12%左右的水平,目前到了18%-20%的区间。16到24岁的这部分人群要么在学校里面读书,要么在社会上面就业,主要是偏服务业的岗位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居民收入水平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9年之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基本上在8%左右,但在今年增速前三季度回落到了5.3%,消费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消费意愿变得更加保守,储蓄力出现阶段性上升。

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消费的潜力都非常巨大。最近也欣喜看到,国家发布的优化防控的20条措施进一步出台,进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为消费场景进一步复苏提供很大帮助。

只要疫情减弱或者防控逐步优化后,消费场景出现恢复,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意愿经过短期波动后续还会出现逐步提升趋势。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政府出台了更大力度促消费的政策,包括鼓励家电、汽车偏耐用消费品的政策等。汽车今年出现了一些积变化。

展望未来,相信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疫情对市场冲击也会逐步减弱,消费场景也会逐步恢复。目前经济和消费虽然处于相对低迷期,但改善契机已逐步出现,现阶段必选消费表现相对不错,消费升级有很大空间。

随着共同富裕政策的推出,我们认为基础消费品的升级可能是未来更大趋势。因为基础消费品涉及人群更广,消费容量更大,一旦步入到消费升级期,对消费行业影响也会更大。

冀楠:随着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科学,积累的防控经验越来越丰富,相信逐步优化的空间存在,对消费场景的冲击应该会逐步减弱。结合二十大会议精神,在消费领域有哪些投资线索和投资机会值得从中期视角来重视?

訾猛:消费通常分为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受到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受到经济的影响更大,经济恢复后可选消费的弹性会更大。但展望目前情况,我们认为必选消费成为投资的重点,分为几个大的投资方向。

第一,必选消费正在经历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阶段,产品不断升级,还有较大空间,比如像啤酒从4到6块钱的价格段逐渐向6到10块钱的价格段快速升级。

第二,虽然目前总量消费已放缓,但仍存在一些子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在快速提升,能够抵御经济和疫情的短期波动,比如像餐饮供应链的公司。

第三,疫情防控也在逐步优化,复苏逐步可期,尤其是服务业之前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后续会逐步修复。餐饮和品牌连锁等如果说未来经济明显复苏,可能会逐步进入到可选的投资阶段。

冀楠:消费类资产作为非常典型的长坡厚雪的投资领域,吸引力仍然存在。短期虽然受到疫情的扰动,但作为长久期的资产,消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依然非常突出。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天天精华君 @问答君

$博时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A(OTCFUND011938)$

$博时丝路主题股票A(OTCFUND001236)$

$博时上证自然资源ETF联接(OTCFUND05002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