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


近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表示,“珠海将于12月正式开始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定制化妆品将迎来实际落地的新局面。


01

“定制化妆品”松绑


近10年来,国内外头部企业始终没有停止对定制化妆品的探索。直到今年,政策上首次为定制化妆品“松绑”。8月1日,《浦东新区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下称《浦东规定》)正式实施,并明确指出,“鼓励化妆品企业探索小批量、多品种、高灵活度的生产模式,精准研发适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化妆品”。


11月1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将在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省(市)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化妆品个性化服务的可行模式和有效监管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中国化妆品品牌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通知》,从2022年11月开始,由国家药监局统一组织,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东省(市)药监局具体负责实施为期1年的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11月11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的公告》,推动试点各项工作的落地。11月15日,北京日化协会举办沙龙活动,聚焦北京市化妆品个性化服务相关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12月19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披露,“珠海将于今年12月正式开始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据了解,届时消费者将体验到个性化皮肤检测服务、个性化产品匹配服务、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个性化销售服务四种“个性化”服务。有媒体报道称,珠海伊斯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斯佳”)有望成为试点单位。对此,青眼号外第一时间联系伊斯佳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伊斯佳逻肌实验室  图源网络


不难看出,伴随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定制化妆品”已然从新概念走向实际落地层面。


02

布局者众多


事实上,“定制化妆品”概念的出现可追溯到19世纪。当时,法国娇兰创始人娇兰,邂逅了拿破仑三世欧也妮皇后,为了表达对欧也妮的敬意,娇兰为她特别研制了Eua DeCologne Imperiale帝王之水,其中混合了橙花、佛手柑、柠檬、薰衣草和迷迭香,这被认为是“美容高级定制”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详情见青眼文章《巨头入局,这条赛道又火了!》)。


然而,由于概念不清晰以及受法规缺失等影响,“定制化妆品”在国内始终未能成风。不过,青眼号外注意到,诸如伊斯佳、EVM、科丝美诗等均有布局“定制化妆品”项目。以有望成为试点单位的伊斯佳为例,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伊斯佳就发布了个性化定制化妆品智能制造项目发展规划,承建的合作项目《基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化妆品智能工厂建设》获国家工信部立项批复。



据了解,目前伊斯佳通过建立皮肤检测方法技术、原料和配方技术的匹配性模型、安全和功效评价体系、智能制造及交付系统,可以定制输出面部和头皮个性化功效解决方案。伊斯佳股份总经理梁雪曾公开表示,“早在5年前,伊斯佳就启动了C2M个人定制化业务,目前已经实现M端(生产端)交付,未来将尝试打通C端市场,并借助上海浦东关于私人定制法规政策利好,实现C2M商业模式的闭环。”由此可见,伊斯佳前瞻布局“定制化妆品”可谓是水到渠成。


此外,知名代工企业科丝美诗今年开展了两次美妆定制活动。今年11月,科丝美诗宣布定期招募定制痘肌精华体验官活动,体验官通过线下肌肤测试后,科丝美诗将根据油痘肌、痘敏肌、混合肌等肤质定制生产出不同的化妆品,并将产品派送给体验官使用。


另在今年8月《浦东规定》正式实施后,国际美妆巨头也第一时间有了动作。例如,圣罗兰的“口红打印机”已进入位于浦东陆家嘴的国金中心化妆品柜台;娇兰已着手筹备在店铺内提供个性化分装服务;欧莱雅旗下修丽可的高端个性化皮肤学配方仪以及一款个性化化香水已经蓄势待发;茵芙莎个性化定制项目“肌肤高定站”也计划2023年落地上海浦东。不难看出,一众美妆企业在政策的加持下,将在“定制化妆品”领域做更多的实践探索。


03

“蛋糕比较小”


那么,“定制化妆品”将会成为新的行业风口吗?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申英杰表示,在法规放开之前,一个配方就要做一次备案,这样是没办法做一人一方的定制化。要等试点之后,给出下一步的政策,才可以知道具体情况。“科丝美诗一直想做的是给每个人不同的配方,但每个配方都要送检和出报告书,目前的成本高到无法实现商业化。”他进一步表示。


显然,在现行法规之下,一个产品一个备案,定制独一性化妆品的成本极高,很难实现市场化。演员杨蓉也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其在国外专柜购买的私人定制面霜价格高达五位数。申英杰也认为,如果备案问题能从政策上得以解决,“定制化妆品”就有可能大众化。


就目前国内的定制化妆品品牌来看,绝大多数品牌做的都是模块化化妆品,所有的产品都是已经完成备案的,不同的产品做排列组合,根据消费者的诉求,提供合适的产品搭配。而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模块化化妆品会面临SKU过多,库存管理等难题(详情见青眼号外文章《定制化妆品松绑了!》)。


模块定制化妆品   截自淘宝


上海兰美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俊认为,“定制化妆品”市场的蛋糕比较小,再加上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做“定制化妆品”的品牌并不多。“应该说是比较小众的市场,或者有些比较有实力的品牌方,用来打造高端品牌的切入点。”


肌活品牌创始人温喜明也表示,定制市场很难做大,对客单价高的专业院线可能利好。此外他还提到,“定制化妆品”还需要解决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的问题,在部分消费者心智中定制化妆品有时会跟小作坊划上等号。


虽然“定制化妆品”利好政策不断,但樊俊认为,“目前定制化妆品的发展难点,还是在于药监局政策和企业实际操作要如何契合的问题,具体要看下一步政策如何引导。”


总结来看,“定制化妆品”作为一种新业态已然受到政策的关注和支持。然而,“定制化妆品”要真正走向大众化,还将面临法规监管、成本控制、市场推广等一系列难题。而破除一系列挑战,则有赖于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