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根据10月1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3.2%。因此,今年GDP增速大概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次低(2020年GDP增速为2.2%)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18.10.01-2022.12.14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中,迅速稳定国内经济必将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出口”、“投资”和“消费”并称为经济“三驾马车”,也是推动国内GDP增长的最重要手段。那在2023年中,谁才会是拉动GDP最主要的马车?那些行业未来会有机会呢?

一、 出口不确定性较强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进出口贸易曾一度陷入大幅停滞的状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显著增加,我国出口脚步也因此放缓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调整防疫政策,加之世界经济加速复苏,2021年我国进出口额迎来了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05-2021

但2022年初至今,世界政治局势出现动荡,乌俄冲突持续发酵、欧洲能源危机问题凸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快收紧宏观政策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使世界进出口贸易走向更加扑朔迷离。所以在此前提下,出口恐无法成为经济复苏主力。

二、 地产、基建恐难挑大梁

再说到投资,长久以来我国投资很大比重指的就是房地产和基建这两块。但房产作为以前拉动GDP的强有力手段,在近段时间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Wind数据显示,从2021年Q1季度开始,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不断下降已一年有余。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0Q1-2022Q4

虽然这两个月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扶持房企复苏,包括地产“三支箭”以及一系列的货币宽松政策。但疫情过后国内人民买房积极性显然没有那么高,加上房住不炒的基本国策,所以2023年地产有望进一步回暖,但要挑起经济大梁,仍有难度。

再看到基建方面,牛津大学有研究表明,在中国抽样的95个基建项目里有75%是超支的,而且超支比例高达30.6%,156个道路样本中,有超过三分之二通车量低于预期,当然,还有大量闲置的产业园,效率低下。(数据来源: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讲师阿迪夫安塞尔发表论文,发表于《牛津经济政策评论》(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数据时间2016.10.03)而在疫情之下各地政府财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空,如今要让政府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建,怕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 消费或将是明年主旋律

前面我们提到的“三驾马车”折了两架,那就要把宝全都压在最后一驾马车“消费”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扩大内需。但我们光从今年数据上来看,消费的表现其实并不算好。Wind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了年初和第三季度有所回暖之外,其余均为负数,这不禁让人为消费捏了把汗。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区间:2022.01-2022.11

但我们知道消费水平其实和疫情是息息相关的,2022年疫情肆虐消费自然上不去。但在疫情放开之后,消费的反弹大家有目共睹。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代表消费的食品饮料、消费50等指数走势要明显好于代表大盘的万得全A以及沪深300。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区间:2022.11.01-2022.12.2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家将提振消费的决心。参考海外的疫情恢复节奏,基本在放松管控后半年至一年内大多已实现在餐饮酒店、国内航空出行、免税、运动服饰等消费领域的大幅修复度。届时消费也有望迎来高光时刻。$工银消费服务混合C(OTCFUND011475)$

四、 总结

目前为止包括摩根史丹利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对2023年我国的GDP增长量有较为乐观的预测。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3年3月底,社会层面的流动能力将恢复到上海实施静态管理之前的水平,比该机构之前的预期提前了约2个月,并将在夏季进一步改善,达到疫情前的水平。加上全面放松政策,该机构预计GDP增长将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更强劲的反弹。

经过三年的疫情防控,我国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重新开放,相信经济的增速也不会令大家失望。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刚刚开放的状态,整个社会面将面临新冠肺炎短暂集中爆发。消费短时间有可能出现震荡和下行,且目前国人刚经历疫情的洗礼,消费意识有所转变,所以国内消费的增速可能并没有那么快。投资者需长期持有,静待时间的玫瑰悄然绽放。$工银消费股票A(OTCFUND008166)$

#基金投资指南#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仅供参考。本材料(活动)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发起),为客户服务资料(活动),并非基金宣传推介资料(活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以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