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转债市场较为低迷,年内出现了首只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转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7日,490只已上市的可转债中,已有10只可转债跌破100元面值。2022年以来已下跌9.5%,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4.95%。特别是12月份以来,中证转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最多回撤近5%,几乎与上证指数持平,不少投资者担心自2019年以来的可转债牛市是否就此终结。

不过,正所谓,跌出来的也可能是机会。可转债市场的大幅调整,也意味着可转债估值进一步下行,这会不会成为可转债投资的新契机?

三重因素共振,可转债遇冷

正所谓,知其然也得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我们先来谈论一下可转债市场调整的原因:

第一,权益市场调整

12月7日以来,全球股市面临一定程度的调整,A股也不例外。可转债具有股债双重属性,股票市场的调整势必对可转债估值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短期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也会对可转债市场带来不利影响。12月份以来,虽然十年期国债等长端利率上升较为有限,但短期利率上升较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7日,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1年期)月内上升近18BP。

第三,风险偏好下降

10月份以来,因利率预期上升,国内债市出现较大调整,而匹配部分可转债的基金短线出现较大调整,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赎回增加。被债基重点配置的可转债也迎来了需求端的转弱。如下图所示,11月份以来,债基规模增加2454亿元,规模占比上升0.54个百分点,而投资可转债的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规模几乎没有上升,占比甚至出现下降

可转债2023:中性观点

展望2023年,我们对可转债持有中性观点。

当前,债市正处在为期2年的牛市尾声,2023年经济复苏带来市场利率上升,资金可能会逐步流出债市,对整个债市并不有利。但同时,由于纯债、短期的预期收益率可能下降,市场可能对转债这类预期资产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更加青睐。

除此之外,2019-2022年,可转债规模快速增长,供需缺口得到释放。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7日,可转债余额为8252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1815亿元,增幅为28.21%。同时,经过2022年的持续调整,A股估值水平处在相对低位,转债估值也处在相对低位。

从盈利角度来看,虽然2023年海外需求预期走弱,但扩内需的政策明确,国内经济处在向上爬坡的过程中,海内外对冲后,总体情况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精选转债仍是重中之重

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固收团队认为,转债与股市的关联性较大,而2023年股市整体中性偏乐观,转债仍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展望2023年,在内外基本面反向的大背景下,国内或仍保持震荡走势,方向上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有机会也有风险,这时候精选可转债就成为了2023年转债投资的关键

明年上半年偏价值板块,从复苏预期走向验证,主要集中在以消费为主,包括地产链相关的一些行业板块,建材家居或偏上游资源品的品种。一方面有估值修复的空间,另外在政策不断推进下,有修复业绩或整体营业能力出现大幅同比向上的概率。下半年到目前为止,成长板块短期内与价值相比的比价效应不是很强,可能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寻找到一些关注点。

$光大岁末红利纯债A(OTCFUND000489)$

$光大岁末红利纯债C(OTCFUND000490)$

$光大岁末红利纯债D(OTCFUND016095)$

#2022跨年妖股会花落谁家?#

【风险提示】

本材料中的评论仅供参考,不可视作投资建议。本材料以公开信息、内部开发的数据和来自其它具有可信度的第三方的信息为基础。但是,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完全可靠。所有的观点和看法基于资料撰写当日的判断,并随时有可能在不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本材料中的预测不保证将成为现实,基金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未经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散布本资料的任何部分。所有出现的公司。证券、行业与/或市场均为说明经济走势、条件或投资过程而列举,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属分支机构可能持有或不持有相关账户。本资料讨论的策略和资产配置并不代表光大保德信的服务或产品。所有的这些不能视为建议或推荐,不作为公开宣传推介材料,以及购买或销售任何证券的要约或邀请,也不能视为采纳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