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市场先扬后抑,指数冲高回落,整体呈震荡整固态势。月初,“强预期+弱复苏”情绪影响下市场惯性冲高,但在月中遇阻,并随后展开震荡回调,临近月末指数下探后缩量回升。最终,上证指数以3089点报收,月K线下跌1.97%;同期深成指月K线下跌0.83%、创业板指上涨0.06%、科创50下跌4.03%、沪深300指数上涨0.48%、上证50指数上涨1.10%。指数间表现分化较大。12月份A股市场小幅涨跌,震荡整固态势明显,与我们展望基本相符。

板块方面,12月跌多涨少,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传媒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房地产、建筑装饰、汽车和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较大。个股方面,月涨跌个股家数比仅约1:4,大部分个股下跌。

场内两融维持低位,外资继续回流,风险溢价小幅上行。截止12月29日,场内融资融券余额为15485亿元,较11月末(15643)回落158亿元;北向资金方面,12月份延续大额净流入态势,当月累计净流入金额350亿元。12月份

北向资金流入的行业板块主要为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家用电器、银行及非银金融等。截至12月30日,A股风险溢价为3.13%,风险偏好略有下降;截至12月29日为1.00,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区间。

美联储收紧预期达到顶点,短期对A股影响下降。12月,美联储会议如期放缓加息50bp,将基准利率提升至4.25%-4.50%;散点图上调2023年政策利率50bp至5.1%。市场反映偏鹰派,美股三大股指随后均出现显著调整。不过,实质上,本次加息50bp相对于上次加息75bp已经边际缓和,同时12月散点图提示明年2月与3月可能各加息25bp, 加息速度将进一步放缓,政策边际转向宽松实际上已经开始。美联储紧缩预期顶点或以到达,未来将持续边际改善,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将降低,直至加息周期结束。同时,考虑到美联储下一次议息会议将在2023年2月举行,1月为美联储加息空窗期,市场有望获得短期喘息时机。综合而言,1月份海外因素对A股的影响预计将较前期下降。

展望1月份,市场运行环境如下:(1)经济基本面:在疫情冲击下近期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不过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并已充分反映(Price-in),重在未来:在政策发力和疫情过峰后回归常态的推动下,经济将步入复苏进程,而步入复苏进程的时点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发展,即何时达峰、达峰后社会经济何时可回归常态;(2)流动性方面,当前国内通胀温和,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而在“稳字当头“和稳增长的要求下,预期将保持宽松充裕的格局;(3)市场心理方面,受国内疫情和海外等因素的抑制,投资者心态较为谨慎(两融规模维持低位、月底交易量持续萎缩),但进入新年后,投资情绪有望逐步回升。

我们认为,三大因素将成为推动市场情绪回升的重要力量。一是监管层的积极鼓励态度;二是中央密集出台消费和地产支持政策,加码稳增长,提振信心;三是国内疫情达峰时间或超预期提前,经济有望更快回归常态,或成为情绪催化剂。疫情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将影响情绪回升节奏和市场运行。同时,从金融行为和股票供给角度,上证综指3150-3300点区域为去年密集成交区,存在大量套牢筹码,股票供给压力大,需要较长时间消化。

整体看,预期1月份市场有望小幅回升,但幅度也不宜过度乐观。从更长时间维度,疫情达峰后国内经济步入复苏阶段,有望推动市场一季度出现阶段性向上行情。而1月份有望成为A股本轮阶段性行情的起点。

策略上,疫情达峰前可维持中性配置,等待达峰前后的加仓时机;对中长期配置资金而言,1月份将是布局中期行情的重要时机点,可根据疫情达峰情况逐步加码。长期配置,重点关注核心优质资产——主流消费、生物医药和核心科技成长(军工、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阶段性配置,可适当关注受益于稳经济政策、具有估值修复空间的银行/非银、地产及地产/基建产业链。$中航军民融合精选C(OTCFUND|004927)$$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5538)$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