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dizhe(gzh:beiyixiaohai)


今年的春晚,我看了一半,这已经是连续3年没看春晚之后,看的第一次了。。。。。。


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穷,物质贫瘠,人们也都差不多,一家人吃顿好的,然后相聚在14寸黑白电视机前,感受着团聚的温存。。。。。。放爆竹,打麻将,包饺子,逛庙会,一样都不少,那时候生活很慢,有一种勃然的悠哉。


时间过的很快,薪酬长的很多,但房价涨的更快;物质极大丰富,但焦虑也更上眉梢;明明已经温饱,但更渴望财富自由。。。。。正如王尔德所言:人生有两种不幸,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求而得之。。。。所以在欲望的旋涡中,人生蹉跎而成长着,就像每个进入资本市场的人,那种惴惴不安又翘首以盼的心情。。。。。。


我是一个小散,在这个市场中苟活多年。。。。。。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日后自己会进入这个市场,那个时候大概上大学吧,但是一直没有本金,所以只能看着。后来工作了,攒了点钱,我进来了,去的是那时候北京三元桥的联合证券开户(后来和华泰合并了),还是那种纸壳本的,交了200元手续费,佣金费千三。。。。。


从一开始,我就对技术分析没任何兴趣,所以进了市场快10年了,才开始补上这块。对于财报分析,那也是很有门槛,而且那时候的软件也没现在方便,学习财务基础的目的,其实一开始是为了成立自己公司时候,省一个会计费用。。。到后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见到了很多中国顶级会计,比如CPA考试的全国状元之类,或者是CMA的中国区评测主管,但其实他们自身的投资做的也是非常一般,有买公募私募赔的,做个股也是一样的喜欢追涨杀跌。。。。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明白好会计不一定做的好投资。


至于价值投资,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刚进这个市场的时候,它不是主流,书籍也不多。。。。那时候小盘股和ST股收益明显更好。。。。但是随着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以及北向资金的出现,其实A股的市场生态出现明显变化,而且和香港及美股的联动性也在增强。。。所以市场总成交量整体不断上扬,市场逻辑更加注意“高ROE延续下的业绩长期主义”,这导致大盘龙头股收益明显好于10年前,所以价值投资也被讨论的多了起来。故而,没必要执迷于所谓的套路,任何不挣钱的理论都会被唾弃,不管它多正确,同样任何能盈利的理论,都会被追捧,不论它多荒诞。。。。。。你细细品,其实就如《三体》里面那个比喻,每一轮牛市来了之后都会造出一批股神,他们就像那种所谓的“火鸡投资家”,反正追涨杀跌就能短期盈利,眼见为实啊,于是他们占领舆论的高点,享受着娱乐至死时代的流量恩宠。。。但其实“感恩节”不久将至,农场主早晚会进来结束火鸡们的狂欢,而这个过程,被市场称为“牛熊转换”。。。



所以我在市场如履薄冰,深知任何一种“理论”,都可能是所谓的“火鸡投资家”的那种“短视的哲学”,无论是技术的,还是价投的,或者量化的。。。。


也就是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类似于《三体》中“科学边界”这种概念,在投资中是有“认知边界”的,这是一种敬畏心态,也是安全边际的奥义之一。


比如不要因为深度研究了一家公司,就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其实投资老手都明白,能写入财报研报的,往往研究价值也不大了。不要觉得读了10年财报或者100分研报,就一定会积累什么“认知优势”,也就是要一眼看穿所谓“深度研究的风险”


往往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不深度研究,他也不敢重仓,而所有的巨亏,其实都必然是重仓参与的,故而从一开始就要警惕深度的研究。因为它会让你不自觉地增加自信,认为自己下了那么多功夫了,研究的够细致了,比别人都懂,所以重仓更有把握。如果你了解很多深度亏损的投资者,其实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基本上是2种情况,要么是根本不懂,上来就是要赌的,直接“重仓押注”;另外一种就是,天天研究,然后自我感动,自认为是找到正途,所以“重仓投资”的。


第一种,就不提了,因为那是纯赌徒心态,股票对于其就是一个筹码。而第二种,其实蛮让人深思,他们是相当勤奋的,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卷”,对于投资标的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付出了心血和时间,但最后却出现巨亏,似乎真是“功夫尽负有心人”啊。。。。。。


在投资市场上,不是研究的越深,越有用的。。。。。。因为首先要明白“挣钱”这件事,不是科研探索,也不是备卷考试,它的本质是深度博弈。投资者往往需要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做出重要决策”,所以要学会”看的远、想的独、悟的透”。对于重仓标的的深度研究是一定的,但不能随便自我感动。


你以为天天卷着,就能比别人“功高一等”,在这个市场里面勤奋的太多了,没几个拿着重金过来,是来打水漂的,即便看着平时吊了郎当的,其实都会翻阅很多资料。。。。所以千万别以为别人都闲着呢。。。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实现阶级跃迁,所以大过年的,别以为就自己偷着多看几本书,别人都过节呢。。。大家都不是小孩,都在努力学习中,为的就是希望通过提高认知,来提升挣钱的概率。。。。。所以在成人之间,不要夸耀自己的勤奋,一来这个没用,二来容易招烦,因为这么会增加“对方的嫉妒心和恐慌感”,成人之间的沟通都是“云淡风轻”的,比如节后你问一个同事,过节干嘛了,他一般都会回复:串串亲戚逛逛庙会,其实人家在家“卷”了好几天,看书提升呢,只不过不好意思刺激你罢了。。。。。。


成人的真诚其实体现在面对利益的贪婪,因为随着“养家糊口”压力的提升,家庭责任感油然而生,努力挣钱成为成人世界的信仰。而投资市场,门槛这么低,必然成为很多人的“向往之地”。大多数人都会研究研究再下手的,技术图形分析下,财务报表分析下,商业模式也分析下。。。。。在一次次的点灯熬油中,人会不自觉地爱着自己研究标的,因为那代表着自己辛勤的付出。。。。但是你想想,研究的目的是啥呢?主要是发现公司业绩趋势,或者估算出那个“公允估值”,这些东西能增加你的胜率么?


其实它们会减少你赔钱的概率,主要是用来“扫雷排除”的,但是至于增加挣钱的概率,其实差的远呢。因为你研究的那些,别人基本也注意到了,不能产生“溢价收益”,即便挣了,可能也是个平庸收益率。。。。。。所以每当我看到很多研报对一只股票充满赞美之词,就会多加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券商机构希望我高位接盘,所以利用其权威影响力,企图左右我的认知判断。。。。同理当一个大v天天说一只股票不错的时候,很可能他已经完成布局,希望继续拉涨一些才说的。。。。在这个市场里,不要相信任何权威,他们不仅是你的老师,也是你对弈的对手。。。。


要对“勤奋”这种品种有一种本能的怀疑,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仅是“低阶竞争中获取超额优势的一种手段”,在高端博弈中,大家都很努力的,它的会出现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就是越高端的博弈“勤奋”越会不好用,最后如果你还感动于此的话,其实会更加危险,因为你以为它有用,但它其实没那么大用,会导致策略失当,比如重仓下的过于草率。


那么高阶博弈应该注意啥呢?高端的博弈,肯定是道方面的,而不是术方面的,所以那些技术分析,以及价投逻辑,基本都是云泥。思考的核心,是3点:观察对方,了解自己,心态优势。一个一个说吧。。。。


观察对方


比如投资这种事情,好公司其实不难找,一共也没几家,还都是行业龙头,随便弄个免费的炒股软件看看营收、归母净利、还有加权ROE,也就是可以知道个大概其了。但是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啊,比如茅台牛掰对吧,估值直接看基酒数,然后预付款超级强,所以好公司无疑,这些东西都已经成为很多经典教材了,甚至唐朝那本《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已经很细致的把它列为案例分析了,掰开揉碎的讲过了。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共识”,所以茅台已经成为价投标杆,市值2.34万亿,这个时候,还看它干什么呢?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它的价值了,钱早就追过去了,不仅没有溢价,泡沫的概率更大些吧,直接忽视就是了。


所以要洞悉这个市场别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闷着头研究。需要找到那些冷门,比如银行股被看不起,你以为那些人有几个看的懂银行财报的,都是觉得房地产市场比较危险,同时银行股长期不涨,所以人们会本能的厌恶,因为一个“不涨的东西,本身就是招人嫌弃,再加上还有点宏观风险,这就更加夯实了这种嫌弃”。


被市场歧视的标的,往往确实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需要注意,情绪有时候会扩大这种恐慌,也就是有可能被低估。所以要习惯于反向于这个市场。当消费升级走热的时候,其实就是大盘价值走强,此时需要关注“小盘成长”。而当宁德时代勾画新能源蓝图时候,让它自己喊吧,关注高股息标的。。。。。。好的商人从不随大流,而是躲着嘈杂。


了解自己


你别以为一个谦虚的人就真认错了,他很有可能是装的。。。。。真的认错很难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哲学,这会影响到它对于投资标的的整体判断,也会决定他个人的投资风格。还记得苏格拉底的名言么?没错就是“了解你自己”这几个字!


每个人都有缺陷,所以在了解自己之后,你一般都多少会有点不悦,所以别以为人们都感直视自己。做了蠢事,一把都说一时糊涂;投资赔钱,一般都说时运不济;失恋了,都会说“一朵鲜花插在牛上”。。。。。所以人性其实都蛮偏执的,别被那些温存的外表迷惑。。。


比如对于我而言,就是整个心态应对及情绪反馈,都比较适合左侧交易。所以要顺应天意,按照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不要信什么“补足短板”,在这个社会上谋生,老板只会为您的长板付你薪酬。在投资市场也一样,要最大化发挥自己的长板优势,因为这里往往市场会给你“溢价收益”。


心态优势


资本市场是高度博弈的市场,勤奋努力是二流策略。而一流策略是心态优势。因为很多时候,勤奋半天的意义就是“选出好股”,但市场很有效率的,都被认为好的东西也会溢价,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市场会自发调节“认知价值”。大众都认为好的标的,就会都抢着买的,这个时候价格也会涨,而涨的东西,就会被视为“经典”,会被万众膜拜,然后再总结出一套上涨逻辑,然后出书,再然后一堆大v撰文推崇。。。。。。


所以你以为人们真的相信茅台“价值标的”的地位么,他们更看重的是它市值上涨的结果。只要是涨了的,都会被人们总结出“道理”的。而所有没涨的,都会被市场鄙视,所以人都是很现实的,他们格外相信“眼见为实落袋为安”,对于那些没有兑现的价值,根本没人关心,对于那些兑现了的价值,又习惯编纂出一套“理论”证明。


就像那些成功商人,在成名之后,总喜欢在自传中归纳出那些成功的路径,似乎跟着他写的做,就能复制他的成功一样。要一眼看穿这些荒诞的谎言,其实很多时候,上涨就是上涨的理由,而成功就是成功之母。。。。。


所以要利用人们的短视,在资本市场里面不会利用人们短视的话,就像一个不会反越位的前锋。。。。。。由于人生苦短,所以你纵观人类历史,基本是都是短线逻辑决定的。表面上仁义道德,其实都是利益盘算。当市场恐慌情绪袭来的时候,还哪讲什么道理,一旦连续浮亏,投资者就会有心理和生理压力。。。那种下跌有时候排山倒海啊,让一个人本能的认识到自己渺小。。。重仓浮亏的压力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其可怕,即便是很多老鸟,也扛不住,平时还能教导别人呢,其实真到那个时候,可能自己跑的更快。。。。。。


所以你不要高估任何一位投资大师的段位,都是人,也都是博弈的对手。这里本来也没那么多要请教的,也不需要客气,当对手扛不住,交出带血的筹码的时候,要沉住气,迎着巨大的浮亏压力,重仓买入。所谓的财富自由机会,你以为真是所谓的“按部就班”么,坦言之,基本上没有什么“慢慢变富”,人生注定需要几场“一战成名”的


当概率对自己明显有利时候,必须要狠要利用博弈对手“精神崩溃的瞬间”完成一剑封喉。完成这一切,当然不是靠所谓的“分析”,交易神经的强健,怎么可能是研究出来呢?下单的瞬间,已经做好重仓迎接浮亏的准备,那是明显的“心态碾压”。


需要积累那种极致的耐心,这种东西早已超越投资范畴。其实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心态。太精明的人,不会拥有太好的心态,因为一切都想算到,那得嵌套多少个“因果逻辑”啊,但人生中,往往充满关键的偶然,所以目的性过强,其实会“过度关注短期反馈”,而且还会根据“眼见为实”不断修正。


暴跌中,眼见的都是浮亏啊。。。。所以他会“趋利避害”的选择卖出,这种聪明的傻蛋这个市场从来不缺。。。。。需要傻一点,其实是“淡”一些,也就是看好了之后,不管不顾,偏执的相信自己。。。。别以为“思来想去”是什么稳妥,在紧要关头,那不过是“怯懦者最唐璜的一种借口”。傻是一种钝感的能力,当浮亏出现时候,人的神经会过度敏感,傻一点,钝一些,其实很难的,懂吧。。。。那需要一种心境,有点恣意,有些抽离,还有丝淡然,并不好用言语形容,但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我很清楚那就是所谓的心态优势。


$贵州茅台(SH600519)$$中国平安(SH601318)$$特斯拉(NASDAQ|TSLA)$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