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基金的研究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既要研究过去,还要研究将来,相对是比较复杂的。


对于过去的研究,比如说历史业绩、持仓、换手之类的,一是为了做筛选,就是把本身业绩不怎么稳定基金经理剔除,然后留下过去业绩优秀的。


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掩藏假设的,就是强者恒强,过去优秀的人依旧会一如既往的优秀,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资本市场和现实世界还是不同,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运气成分占比相对较高。对此,这几年大家因该是深有体会的。


对于基金经理的过去研究,二是为了能够给基金经理做一定的标签,比如大家常听到的各种名词,如均衡型的、成长型的、低估值的、质量型的、轮动型,这其实都是为了更好的辨识,并据此做好相应的基金池。


因为,基金经理和基金的数量众多,只有人为的打上标签,增加图谱,才能够一眼识别,否则是很难记住的,也很难从众人中拎出来。当然,这背后也有一个假设,就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不会飘逸,会一直坚守原来的能力圈。


但实际上,这条假设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人是会不断变化的,投资的能力圈也会不断的突破和进化。同时,由于业绩排名、公司压力、薪资诱惑等原因,很多基金经理会突破原来的界限和风格,做行业上面的轮动或者抱团,去获取更好的收益。


当然,这也并非不可以,只是突然的变化和大规模的飘逸,可能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踩对了节奏,那么业绩就会很好,但是一旦踩错节奏,那么业绩就会比较的差。这两种结果的概率,可能都是五五开,毕竟未来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以上是关于对过去研究的利弊,实际上还有关于对未来的研究,个人认为这个是更为关键的,过去已经成为历史,不能代表未来,而未来的业绩是由未来决定的。


那么,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就是看基金经理的持仓,以及他对未来市场的观点和看法,就是做好密切的跟踪。其实,这一步的研究是不容易的,因为需要基民对相关的个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和行业研究的,否则会看不懂基金经理调仓的逻辑。


而只有完全看懂了基金经理的持仓,同时和自己的想法相契合,也就自然能够知道“净值为啥会涨,又为啥会跌”,“拿的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另外,对持仓的研究,也能够判断出基金经理是否坚持过往的风格,或者有没有出现突变的情况。如果说,出现了大规模的风格飘逸,那么就需要做好更深入的研究,探究背后的原因,是基金经理进化了,还是仅仅只是随大流,投资者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并据此做出留还是走的判断。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OTCFUND|005827)$$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OTCFUND|003095)$#港美股“兔”然大涨,A股稳了##“大信创”浪潮将至##3000点左右是坚实的底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