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实践过程中,以下常见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可能导致基金投资失败:

(1)不自觉的追涨杀跌

“听说老王最近买基金赚了一大笔”、“2018年股票市场表现太差,10月份都跌到2500点了,我是不是应该把股票基金都卖掉?”……类似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投资者容易在权益产品投资过程中追涨杀跌,看到其他人买基金赚了钱,自己也想投资股票基金,而且往往是追着市场买,市场涨得越多,仓位加得越高;市场跌的时候也一样,越是到市场低位的时候越是争先恐后的恐慌性卖出。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持续在投资过程中追涨杀跌,导致亏损越来越多,本金越来越少。

(2)完全依据过往业绩表现来做决策

诚然,基金的过往历史业绩,特别是主动管理的产品,是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的,也是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参考的重要依据。但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对未来投资能力的承诺,特别是短期业绩,往往可能还会对决策造成误导。这是因为市场和行业通常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过去一段时间很好,未来可能存在调整的风险;过去一段时间不好,未来也存在反转的可能。

(3)缺乏风险意识

从过去20年历史来看,基金作为一种大众化理财工具,只要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中长期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的。相较于直接投资股票而言,基金作为一种组合投资工具,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公募基金,特别是偏股基金,也存在一定风险。市场有波动,基金有风险,大家不能只看到投资的潜在收益,同时也要牢记:收益与风险并存!

(4)缺乏长期持有的意识

投资时点确实很重要,但是比入市时点更重要的是长期持有。用短线交易思维来做基金投资是非常危险的,这不仅是因为短线择时本身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基金本身的申赎成本较高,频繁的交易不仅犯错概率较高,也会产生非常高的交易成本,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产品选择不当

没有一个产品可以满足所有的投资者需求。不同类型的产品具备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需要依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基金类别。就像一个低风险投资者不适合配置过多的高风险股票基金一样,一个风险偏好水平很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同时对预期收益要求也较高的投资者,也不适合将过多的资产配置在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上。即便是同一类产品,不同的基金也会有自身的风格和特点,投资者在具体决策过程中,有必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选择的产品的风险等级、产品类别、投资方向和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等信息。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