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市场情况

66

2023年1月30日-2月3日,上证综指下跌0.04%,创业板指下跌0.23%,沪深300指数下跌0.95%,科创50指数上涨0.46%,恒生指数下跌4.53%。海外市场,道琼斯指数下跌0.1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31%,标普500上涨1.62%。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9个实现上涨,其中,计算机(5.74%)、汽车(5.58%)、国防军工(4.55%)上涨幅度较大;休闲服务(-5.66%)、银行(-2.40%)、非银金融(-2.01%)下跌幅度较大。

66

流动性

66

2023年1月30日-2月3日,陆股通北向资金净流入341.79亿元。2023年1月30日-2月3日,央行共有5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16080亿元;净回笼(含国库现金)共计16080亿元。2023年1月30日-2月3日,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上涨1.96BP至1.9136%,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上涨6.00BP至1.2620%;期限利差下降2.61BP至0.7439%;信用利差下降0.94BP至0.8145%。1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至2.10%;3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7.69BP至2.5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6.82BP至2.90%。

66

市场点评

66

2023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月PMI数据: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前值4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前值41.6%;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4%,前值54.4%;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前值39.4%。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高于市场预期。五项分类指数较上月均有所改善,其中生产、需求及物流配送回升明显。具体而言,1月PMI指数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产需双双改善。生产端,疫情过峰后对生产的劳动供给约束明显减弱。需求端,受消费场景打开以及春节节日效应影响,相关消费需求明显回暖,拉动订单指数上行;二是企业预期明显转好。1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位于较高景气水平。2月制造商对后续发展预期向好,企业补库意愿有所增强;三是各规模企业景气程度均有回升,大型企业景气度的边际改善及绝对水平均优于中小企业。综合而言,1月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此前疫情造成的人员制约在1月有所缓和,供需所受扰动明显减弱,叠加春节节日效应的拉动,1月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经济修复速度加快。展望后市,伴随节后复工复产的推进,制造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回升,其修复空间则取决于国内需求恢复强度与海外需求的衰退情况。

展望2月流动性,我们认为流动性整体仍会维持稳中偏松的局面,考虑到经济修复原因,2月流动性可能会出现小幅边际收敛。1月以来春节假期后经济数据修复较好,央行总量宽松的必要性有所下降。从历史上看,近几年春节后流动性季节性会有所放松,春节假期和节后的流动性有一定相关性。从资金供需角度进行分析,2月OMO(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量较大,若OMO和MLF到期后全额续作,2月流动性预计将会出现冗余,相反流动性会形成一定的缺口。因此,2月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对OMO和MLF的续作程度。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供给与需求两端改善,节后经济将稳步复苏。经济修复较好将使得央行总量宽松的必要性有所下降,2月流动性可能小幅度边际收敛,OMO、MLF、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息可能性存在但较1月下降。3月央行可能根据1-2月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总体来看,2月货币市场流动性整体将维持宽松,经济复苏和权益市场的复苏的确定性较高。

2023年有很多新的产业趋势崛起。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技术趋势为代表的产业趋势开始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也为A股带来诸多成长性方向的投资机会。由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二十大之后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点,如何在产业政策方面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将会成为两会期间重要的政策关注点,也有望给A股相关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带动2023年科技科创类行业表现。尽管近期全球市场在紧缩预期变化之下波动有所加大,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下行和通胀回落,紧缩缓和大势所趋,这将持续成为市场交易主线。A股做多窗口或延续至2023年一季末和二季度初,一方面全国两会召开引领政策预期,另一方面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或发生在3月下旬或5月初的议息会议。总体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将会保持复苏的态势,全球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A股仍然处在上行趋势过程中。当前春季行情或仍可持续,内资做多意愿在逐渐增强,也预示着后续行情有充足的增量资金。行业关注:信创、券商、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新能源、自主可控和军工装备为代表的成长性方向将会相对占优。

(上述市场情况、流动性中引用的相关数据和内容均来自Wind公开信息) 风险提示:需注意海外疫情与中美关系仍存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金的同时应注意潜在风险。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点评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点评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点评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点评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点评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