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富达国际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称“富达基金”)正式获批公募牌照,标志着富达国际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全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公募巨头之一。

估计大多数投资者跟望京博格一样,都是先知道彼得林奇,再听说富达。而彼得林奇那本《战胜华尔街》已经成为价值投资者必读的“投资圣经”。

书中关于彼得林奇的简介是这样的:“彼得林奇是全球基金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由他执掌的麦哲伦基金13年间资产增长27倍,创造了共同基金历史上的财富神话。” 这里提到的麦哲伦基金就是富达[1]旗下的公募基金,时至今日,彼得林奇依然在富达担任投资导师。

随着对于富达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欧洲股神”安东尼波顿也来自富达,近些年火爆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则出自富达的郑任远及其团队。

可能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知道,富达在养老金领域也具有强大的实力和背景。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富达投资是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的第一大管理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其资产管理规模约27.19[2]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国内公募基金的总规模。

在投资界业内,富达是主动公募基金的“扛把子”。在国内公募基金发展初期,很多基金公司FLAG就是成为“中国的富达”,没想到富达真的自己下场,来国内开展公募基金业务。根据富达基金官网披露,富达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富达传承6个月持有期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正式获批,并将在4月3日起正式发行。

近期,望京博格有幸与该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周文群进行了交流,对富达基金的公司特点、投研文化以及其本人的投资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富达能够诞生如此多明星基金经理背后的原因。

(一)全球巨头的特色与优势

富达是一家家族企业,目前是由创始人家族、管理层和高级员工共同持股的独立公司,一直都没有上市。家族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公司对短期规模不大及短期不盈利的容忍度更高,能将业务重心放在更加长期的事情上来,能更好的践行长期主义,通俗来说,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1.坚守长期主义

对富达来说,长期主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在1946年创立之初,富达的承诺为:每天更加勤奋、更加有效的工作,帮助投资者达到他们的目标。

富达国际在多个地区主题拥有存续期较长,并且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基金,这或可从侧面反映其投资管理能力受到投资者长期认可。

通过公开信息显示,富达特别情景基金成立于1979年12月,至今运行超过43年,规模稳定在250.3亿元,是富达国际旗下成立最早且存续至今的产品之一。富达也布局了多只主投中国资产的产品,例如中国主题-富达焦点基金,成立于2003年,2022年底的规模超过200亿元,运作至今也有20年。

同时,富达在新发产品方面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以主投中国标的的基金为例,对同一投资策略通常仅会布局一只产品,单纯通过新发同一策略的产品来提升管理规模不属于富达的商业逻辑。在富达看来,他们更多的是期望通过长期的业绩,将产品规模一只一只培养长大。这也正是富达坚持长期主义的另一面。

2.全球投研布局

富达在全球18个市场均设有研究中心,拥有超500名的专业投研人士,实现了全球的研究覆盖。比如说位于伦敦的富达分析师撰写了一份关于新能源车消费市场的研究报告,在中国的投研团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内部Insight(洞察)系统获取,并结合国内新能源车上下游的研究,形成对全产业链的深刻洞察。依托于自身强大的研究团队,富达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一手研究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外部研究资源,据统计,富达基金经理运用的研究报告超90%为内部研究。这相较于本土基金公司而言,具有巨大的信息优势。

对于整个富达投研团队而言,对研究的思考始终是站在全球的角度来通盘考虑,这相对于从本土单一市场出发,更具有广阔的视角。

(二)独特的“基金经理学院”人才培养

富达对基金经理的严格培养在业界一直有口皆碑。据了解,在富达,从一位校招的研究员开始培养,直到成长为一位能够独立进行组合管理的基金经理,这个过程耗时大致需要8-10年。公司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设置了层层考核。富达对基金经理培养之严格,放眼全球也是数一数二。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能留下来的基金经理们,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富达人才培养流程:

(1)校园招聘:从顶级大学招聘最优秀的人才,从分析师做起。

(2)分析师轮岗:分析师通常需经历三个不同类型行业的研究轮岗,每一个行业需沉浸2-3年。

(3)基金经理学院培训:分析师中的佼佼者晋升为预备基金经理,进入“基金经理学院”深造。在学院里,每位预备基金经理都会有一个导师进行指导。导师的身份是至少有二十年以上管理经验的资深基金经理。培训的课程包罗万象,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进行上市公司调研、如何跟投资者进行交流、如何高效处理邮件和记录笔记等方面。

(4)管理种子基金:经过基金经理学院培养,考核通过者则能够管理种子基金,种子基金由公司出资。

(5)正式管理客户资金:完成管理种子基金的实操后,导师会进行评估,主要是看学员此刻“是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风格”。通过考核后才能真正开始管理客户的资金。

富达坚持基金经理的培养模式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扎实、系统的投研文化通过严格的培养模式在一代代富达基金经理中得到传承。培养的过程是严格,甚至是严苛的。但同时富达充分尊重个体的不同,对基金经理并没有模式化的投资风格限制,从这个角度出发,富达的基金经理是“自由的”,这或许也是富达能够盛产如此多明星基金经理的原因。

在严格的人才培养和筛选机制下,富达对自己培养的投研人员充满信心。根据资料显示,富达超过95%的基金经理均是自己培养的,很少直接外部招聘。

(三)富达的投研文化是否适合中国市场?

周文群说,“中国和海外发展阶段不同,在有这样的一个清晰认知后,再去找应对之策,比如哪些东西是可复制的,哪些是需要微调的,从而结合起来逐步发展,最终适不适合需要用结果验证。”

1.从公司角度:1981年开始布局中国 早已不是新手玩家

在1981年,富达就在香港成立了投研中心,在1990年推出了投资大中华区主题的产品,并于2003年发行以中国为主题的主动权益产品。

聚焦国内,富达从2011年开始在上海成立投研团队,继续扩充本土投研力量,加大主投中国策略产品研发布局。如果从1980年在香港设立投研中心开始算起,富达对中国的投资研究已经超过了40年,早已不是新手玩家。这是富达不同于其他外资公募的独特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培育,截至2022年12月2日,富达的主动管理产品持有的中国股票约 3125.01 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内地公募基金公司对比来看,超过近99%的中国内地公募基金公司[3]。

2. 从个人角度:投资流程可复制

周文群强调了投资流程的“纪律性”,她认为:“富达的规范化流程是可以从海外复制到中国的。纪律固化才能有更强的信心,而不是,每次的投资都问自己,这次赌对赛道了吗?”

周文群认为的“有纪律的投资”四部曲:

(1)筛选:案头工作、实地调研、竞争对手调研;

(2)研究:数据整合、得出企业估值、最终落到“买不买”;

(3)组合:股票纳入组合构建,最终落到“什么时候买”;

(4)风控:定期审查组合,监测投资标的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组合波动率。

对于未来在中国“以A股为主”的投资上,周文群说:“会在投资策略上有一些调整,主要是基于中国和海外的投资者类型的不同。”

(四)富达投研文化对基金经理投资框架有什么影响?

富达的文化DNA里很讲究“传承”,这个词听起来很大,但对于一个走过77年的基金巨头来说,没有一个好的的组织文化、传承模式,是很难在这样一个波谲云诡的金融市场里既能始终保持投研特色,又能持续突破自我。

一方面来看, “好的基金经理,首先是一个好人!”周文群说道。富达的英文Fidelity,翻译过来就是忠诚 正直,这些都是从事投资的人需要具备的很重要的素质。而且从富达的历史沿革来看,富达就是以养老金投资起家的,管的都是长钱,很重要的钱,是投资者人生最后一笔财富,更要具备“居中守正,行以致远”的格局。

另一方面,所谓传承都是沁在细节里的,周文群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道:“在基金经理学院培训的时候,通过观察导师的日常,你就能感受到什么样的方法是更有效的,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她举了个很细节的例子:“比如如何高效地记笔记,因为基金经理可能一天见8个上市公司CEO,在开会的过程不仅需要复盘上个季度、上年度的内容、还要交叉验证最新会议的讨论。因此,一个非常规范的笔记方法对基金经理十分重要,这些细节都是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

(五)新产品有什么特色?

富达的首只产品取名为富达传承6个月持有期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突出“传承“就是想把富达在海外的投研文化和经验带到中国。从投资特点来看,这只产品会主打“长期稳健”,标的方面,主要选择高质量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资产回报率(ROE)、较好的现金流和企业文化;在组合构建方面,追求均衡,在行业及个股上较为分散;投资流程上,会按照富达的传统进行组合的构建。

(完)

$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A(OTCFUND|017931)$

$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C(OTCFUND|01793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