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八批集采结果出炉,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降幅符合市场预期,今天看医药板块反应也比较平淡,午后医药板块甚至拉升翻红。
事实上,从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政策对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冲击最猛的阶段已经过去,甚至可以说很多细分行业已经集采出清。医保控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多还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如果占医保资金比较多的话,才会做一些原有产品的价格砍价或者是集采。
未来,随着集采经验的持续累积,集采规则将更加完善、科学,尽管后续品类依然会降价,集采规则已逐步清晰、降价进入稳定预期。在此大环境下,投资医药将不必“谈集采色变”,投资关注重心可以从关注降价幅度过渡到集采之后的市场空间、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放长周期预期国产企业的未来空间,国产厂商不仅有望走出盈利困境,同时有望借助“集采东风”做大规模。
此外,政策之前也多次明确表示,创新药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难以实施带量采购,北京医保局也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可以不按DRG方式支付,单独据实支付。控费大背景下,政策接连为创新药械亮起“绿灯”,行业创新空间有望不断打开。
从行业发展周期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也逐步迎来创新“收获期”。以创新药为例,不管是创新药的出海还是进入医保之后的放量,还是把新研发的产品、管线授权给海外的药企去做商业化,这些动作的背后就是很多创新药的产业链已经进入到了创新收获的阶段。同时,包括医疗器械,在医疗新基建、产业高端化的进程中也是在快速的去实现国产替代的进程,这些都是有助于相应的公司未来几年迎来新的业绩的上行周期。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16)$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OTCFUND|013416)$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市场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