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行情已收官,2022年基金年报相继出炉。市场行业不断轮动,股市债市震荡前行,未来投资该选择哪个方向?

我们整理了国新国证基金经理在年报中披露的最新观点及近期对市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增强对产品和市场的了解。


2022 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面对贯穿全年的俄乌冲突与新冠疫情反复,国内资本市场遭遇了较大冲击。海外而言,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能源商品价格暴涨,海外发达国家面临罕见的通胀考验,大规模加息进程陆续开启,全球市场流动性受到重创。国内而言,疫情的不断反复以及不得已而为之的隔离封控政策对国内经济复苏造成了较大阻碍,大部分企业盈利出现明显下滑。反应到A股市场上,便是历史三连阳遭到终结,全年受事件带动呈现出一波三折、不断走低的状态。至去年末,经过中央对国内疫情的充分考量,疫情管制全面放开,同时各项内需刺激政策开始陆续出台,经济回升预期不断走强。海外发达国家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加息步伐不断放缓,全球流动性持续改善。

总体而言,在宏观经济上,我们认为弱复苏与宽流动性是全年大背景经济复苏上,一方面海外衰退预期压制国内出口,另一方面政策刺激与市场预期改善下,内需延续修复态势。流动性上,海外加息步伐放缓,同时国内稳增长目标明确,亦需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予以配合。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经济弱复苏下,预计成长股表现将相对较好板块上重点看好科创板块,从 2018 年贸易战始,全球范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快速升温,2022年俄乌冲突更将逆全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强科技自主、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与日俱增。科创版作为定位于 “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产业分布上硬科技属性鲜明,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同时板块前期已经历充分调整,后期上升空间较为充足。行业上重点看好计算机、半导体、军工、医药医疗等行业

$国新国证新利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001797)$


在宏观经济方面,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面临三方面掣肘:第一,新冠疫情反复背景下,消费场景、经济活动受到限制;第二,海外高通胀背景下,全球市场流动性持续萎缩;第三,俄乌冲突背景下,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诸多问题。

2023年,预计上述三方面问题均将出现边际好转,第一,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放开,消费场景已经逐步恢复,消费有所复苏;第二,美联储加息步伐已经有较为明显的放缓趋势;第三,俄乌冲突虽然仍未停息,但市场已经充分预期,当下不构成影响我国经济预期的边际影响因子。除此之外,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陆续推出各项稳增长和稳地产政策,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将扩大内需作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政策面引导下预期持续好转。但不可否认,三年疫情对于消费者收入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大,消费短期内也难有大幅持续的增长。因此预计经济弱复苏的概率较大

对证券市场而言,我们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首先,经济摆脱疫情束缚后,企业盈利预计将明显改善。其次,全球市场流动性逐渐宽松,叠加当前全球相比而言 A股市场向好预期较为浓重,海外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引导估值回升。最后,经历了2022年较为充分的下跌调整,当前A股估值相对便宜,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而从市场风格上看,因经济呈现弱复苏格局且流动性很难收紧,对成长股和中小盘相对更为有利

对行业板块而言,我们较为看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板块和科创版。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当前重要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以及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都明确做出了重要指示,政策扶持力度较强,未来前景较为明朗。而科创版公司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秀代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科创板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业绩增速大幅下滑,板块大幅调整,估值相对较低,当下伴随经济增速回升、产业趋势强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刺激,科创板的盈利增速有望持续回升。

总体而言,2023年的市场机会将明显好于202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坚持以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研究为基础,综合估值和市场表现优选个股,尽全力为持有人创造优秀的投资回报和持有体验。

$国新国证新锐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001068)$


展望后市,虽然 2022 年外围政治风险难以在 2023 年消退,但边际影响趋弱,赤字率设定在 3%保持着一定积极性,国内需求或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产业政策秉承 20 大会议精神,强调安全与发展并举;预期 2023 年货币政策宽松幅度不及 2022 年;债市或保持整体中性,对股市影响不大;供需角度,注册制之下,IPO 供给或加速,但需求亦保持一定水平,整体供需两旺;估值角度,全A估值处于低位,而2023年企业盈利大概率较2022年表现为好,对股市构成托举;情绪角度,市场对 2023 年相对看好,结构性行情或依然是主宰


$国新国证现金增利货币A(OTCFUND|000785)$

2023 年总体宏观环境是稳增长重回中心而基本面逐步复苏的一年。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稳增长的政策“权重”有所上升,扩大内需将成为主要抓手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2023 年初,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明确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意味着经济运行即将恢复正常化,工业生产、投资、消费、房地产等领域都有望回归正常增速水平。货币政策主要以结构性货币工具为主,财政政策预计将更加积极。风险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将有所提升,债市整体面临一定的压力。



基本面上,整体经济增速或将回升至5%附近,CPI依然温和;货币政策面上,依然强调“稳健”,更加突出“精准发力”;资金面上,整体流动性或无虞,但波动较2022年或有所加大,资金利率或小幅抬升;估值面上,债券市场整体估值目前处于近十年低位,但考虑到 GDP 整体下台阶,政府负担较大,且2022年 11~12 月已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因此,2023 年估值或仅窄幅波动,票息收益更重要;供需面上,理财资金配置需求、非标转标依然对债市友好;情绪面上,预期股市较 2022 年为好,对债市构成压制,外围主要经济体加息节奏放缓则缓解汇率压力,因此,2023 年的债市危中有机,把握波段操作机会,辅之以杠杆和久期的灵活调整或是较优选择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一是受地产政策和疫情政策变化的影响,经济基本面相对2022年会整体好转,但对改善幅度的期望不宜过高;二是政策面会保持友好,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围绕补强产业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产业政策有望持续释放;三是资金面有望好转,随着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信用环境有望逐渐好转;四是市场估值整体不贵,绝对点位不高。在此环境下,2023年市场大概率震荡回升,但是疫情放开后对供给的冲击、对需求的影响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百年变局下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多变,股票市场可能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虽然2023年债市面临的宏观环境较为平淡,但是 2022 年底债券市场的剧烈调整使债市的风险得到快速释放,债券市场未来可能维持震荡行情

【风险揭示】

本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有信息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具体的投资策略、投资范围及投资比例请以基金合同为准。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基金管理人与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