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的技术难点之一在于屏幕的可弯曲性目前市面上发布的折叠屏板材料主要有 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柔性玻璃(UTG)两种

CPI从性能上看CPI量产技术成熟性能比较稳定同时更具成本优势据了解CPI成本是15美金以上约100多块而UTG现在的市价在25美元左右150元因此早期发布的折叠机型均采用CPI作为盖板材料但CPI也存在诸如硬度差透光率不足易刮伤且反复折叠易出现折痕等缺点严重影响折叠屏手机的质感

UTGUTG在耐刮性硬度和屏幕呈现效果等方面全面优于CPI,且连续弯折不易出现折痕缺点是UTG产 品良率还有待提升整体成本要远高于CPI未来随着工艺和产业链的成熟将带来成本的下降UTG有望成为下游手机厂商的主流选择据UBI Reserch预测UTG玻璃在未来三年内有望逐渐取代CPI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占据80%以上的份额目前三星用的就是UTG一片是340美金左右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积极布局

据不完整统计宣称布局UTG业务的企业包括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惠晶显示、赛德半导体、国奥科技、沃格光电、和美光学、拓米科技、苏钏科技、东旭光电、巨智科技、汉柔光电等。其中除了上市公司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沃格光电东旭光电外大多是一些近三年内成立的初创公司其管理层的言论可信度较差有过分吹嘘的嫌疑比如苏钏科技今年6月开始建设UTG工厂计划在2022年10月完工建成时预计UTG玻璃基板的年产能将达到5000万片要知道整个行业目前年出货量也就500万片左右预估到2025的总需求也就是5000万片左右又比如去年底才刚成立的赛格半导体,宣称其产品是良品率达到了80%以上,且每片玻璃成品通过产品检测均能反复折叠近一千万次远超当前市场UTG玻璃的30%-40%良品率折叠次数标准30万次的水平

因此这篇文章将重点聚焦从事UTG业务的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其中又以长信科技凯盛科技为主东旭光电目前utg玻璃仍未量产沃格光电相关信息也很少且企业规模也较小

首先从技术层面

UTG产业链主要分为玻璃原片制造减薄两个环节从产业链的齐全角度凯盛科技更有优势主要体现在玻璃原片的自产能力上凯盛科技依托中国建材集团是中国建材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母公司是凯盛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和蚌埠院是我国玻璃行业的技术制高地长信科技则没有原片方面的资源和能力必须从外部购买

凯盛在调研中反复提到原片自供的重要性凯盛认为原片技术也需要掌握如果其他厂商只是做后加工肖特的玻璃是买不到的因为他是专供三星的

提到这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UTG制作工艺中掌握在德国肖特和美国康宁手中的一次成型法以及国内企业主打的二次成型法二者技术路径不同三星折叠屏手机即是依靠肖特的下拉法在玻璃制造过程中直接把玻璃拉薄得到 30-70um 的超薄玻璃长信科技为代表的的国内厂商则采用玻璃减薄路径先通过浮法工艺生产出 0.2~0.3mm 的玻璃原片再通过化学刻蚀的方式把原片减薄到100微米以下

因此一次成型法的前提是必须获得肖特和康宁生产的100um以下的超薄玻璃原片以目前全球唯一一家量产折叠屏用 UTG 盖板的厂商韩国 Dowoo Insys为例其就是拿到德国肖特的 UTG 原片之后进行镀膜和切割加工制作成手机玻璃盖板后送至三星的这点由于全球对中国大陆实行100微米以下超薄玻璃的技术封锁国内企业是买不到肖特或者康尼100微米以下的超薄玻璃的

然而二次成型法使用的基本上是200微米左右的玻璃原片然后再通过减薄技术把200减到30微米而100微米以上的原片是不存在封锁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买到的长信在之前调研中曾表示公司与全球主要的玻璃厂家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无任何阻碍的购买0.1毫米及0.1毫米以上的电子级玻璃不受玻璃原片的影响

事实上凯盛目前UTG产品生产采用的也是二次成型法但公司目前也组了团队正在设计一次成型的技术根据调研了解公司使用的也是200微米级别的高铝玻璃原片正负5微米只不过是公司自己生产的而非外购的罢了

因此从生产角度原片资源并不构成二次成型UTG玻璃的产能障碍但凯盛的自有原片相对于长信外购原片是否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这点仍需观察验证

然后我们再来看减薄环节普通玻璃减薄这个工序很多公司都能做但由于UTG玻璃厚度要从200-300微米减少到50微米的超薄程度利用酸去减薄玻璃原片的均匀度和内部微缺陷都会放大这个过程会比较大的影响良品率因此对于企业减薄的精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有点精密工业的意思这块长信科技可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为减薄业务是长信的传统优势领域公司传统减薄产能位居中国大陆首位在国内份额约为40%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20%

公司之前曾表示过即便做出了0.12玻璃还是需要通过减薄减到0.03或者是0.05而减薄在全球做的最好的就是长信特别是薄化镀膜制程都是比较复杂的而我们在各个制程上都是具备核心的技术最后比较的就是产品性价比产品良率很多企业可能也能做但是直通率非常低

因此最后我们再来看下产品良率结果根据凯盛科技8月中报时交流的内容公司UTG良率的情况一代良率50微米的大概只有不到20%现在二代的40微米的良率提高到翻了一番还要多超过40%以上而近期11月底凯盛调研时进一步表示达到了三星同样水平50%另一方面长信则在最近的调研中表示UTG的良率已经从从最早30%陆续爬坡达到了目前的61%可见长信在减薄的技艺积累上还是有不小的优势的

业务层面

实际业务开发中UTG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元器件业务长信调研时曾表示由于可折叠手机必须使用OLED面板UTG业务的拓展必须通过OLED面板去拉动因此公司目前正积极和国内面板商巨头进行非常深入的业务合作联手拓展手机终端产商的可折叠手机市场通过OLED面板的使用来带动UTG产品的放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长信具有明显优势

1安徽国资委的大股东背景众所周知安徽合肥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基地京东方信维诺等知名面板生产企业都在合肥拥有大量的产线而安徽国资委的背景让长信在与这些当地企业的合作交流中占有明显的主场优势

2OLED模组布局跟京东方深度合作

目前国内模组封装企业主要以LCD触控显示模组为主部分OLED面板企业出于技术保密考虑柔性OLED的模组制造环节仍由面板厂商自己完成未来随着OLED模组环节代工外包有望为模组厂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从OLED业务布局来看长信科技已为苹果公司提供多世代柔性OLED可穿戴模组产品同时已实现批量生产硬屏OLED手机模组目前也正在积极和面板厂沟通柔性OLED手机模组业务

相比之下凯盛科技显示模组仍以LCD为主其控 股子公司方兴光电柔性触控模组项目于2020年7月 才正式投产因此长信科技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柔性OLED制造经验的厂商在OLED模组代工领域更具先发优势与之相对的是凯盛在和客户的合作的内容方面目前只是UTG玻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面板企业京东方是长信的最大客户和供应商占比超过30%而京东方又是众多折叠屏手机背后的OLED面板供应商

三、客户情况

凯盛科技的UTG终端客户主要是华为公司称根据保密协议一段时间内只能供华为但是期限不长别的客户后续会水到渠成公司跟华为的合作从从单片材料到模块到整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测试时间了目前整机测试已经结束在今年7月的时候凯盛科技还和华为一起研发了一项UTG专利一种提高柔性玻璃弯折性能的加工方法8月中报交流时曾提到预计8月中旬华为会启动相关物料的招标程序但具体结果如何目前未知

然而另一方面长信在近期的调研中也宣称公司已经获得荣耀华为的UTG明确订单按照客户要求随时准备产能等待上市放量其中荣耀明确给公司的时间在今年的12月份长信预计能达到10台以上量级

产能情况

凯盛科技UTG一期产线已落成产能是15万片/月6条线一年产能是180-200万片目前一直在小批量出货以供整机测试的订单正式批量出货还没有等着排计划另外凯盛科技于今年3月宣布增资约10.25亿用于建设UTG玻璃二期项目形成1500万片/年的产能根据近期调研了解的情况二期项目已经动工厂房开始建设

长信这边目前则已具备了30万片的每月产能年产能360万片同时公司在调研中表示UTG产能可以快速提升到每个月150万片1800万片每年估计是与公司目前高达60台左右的减薄设备有关产能随时可以调用

结论长信科技凯盛科技是目前国内UTG行业最重要的两个玩家两者的竞争优劣势都非常明显凯盛科技的优势在于上游原材料玻璃原片的自给能力背后是中国建材下的国内玻璃巨头凯盛集团而长信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减薄技艺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安徽国资委背景下的客户关系优势个人认为考虑到实际生产中二次成型法对于原片的要求并非很高长信可以通过外购原片来满足材料需求而减薄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商品良率情况进而影响到竞争中最重要的成本价格因此长信科技的优势目前看来更大当然这个也只是初步判断未来还要持续跟踪1凯盛自给原片和长信外购原片的成本差异2两者的良率情况。3、最重要的一点是长信的管理层面对投资者的格局太小,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反之凯盛显然大气许多。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