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篇专栏和大家分享了这一轮央国企改革的背景、本质、影响以及投资策略,关于这个方向市场也讨论了很多,今天来探讨一下市场对这一轮央国企改革认识的常见的误区。

1、误区一:“中特估”就是股权财政,就是向资本市场圈钱,最终老百姓买单。

很多学者文章直言不讳的指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是因为土地财政无法循环,而股权财政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它会误导普通老百姓,让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向资本市场圈钱。如果了解国企改革过去十年发展历程的话,可以发现这一次“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为基础而提出的,这是其一。

其次,这一次国央企的重估是基于价值创造为基础,并改善和资本市场的沟通效果,消除偏见,期望形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正循环。

最后,如果仅仅把估值提升做简单的判断过于肤浅。这一次央国企重估是为国家长久健康发展和民族复兴服务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内亟需新的增长点,对外需要应对西方的科技封锁。

因此,央国企的历史使命要求其需要更多的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助力经济发展;国有资本也需要资源配置再优化,不断支持关键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如果估值过低,是会严重影响到国有资本和相关央企发挥其历史使命的。

另外,这一次央国企重估可以看到是以价值驱动为基础的,以价值为基础而形成的市场价格是公允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参与者站在当前时点的等价交换。因此,以公平交易和等价交换为基础的资本运作是不存在谁买单的问题。

2、误区二:“中特估”是概念创造式重估,比如创造一个ESG的概念就可以凭空多出一部分估值。

有一部分学者提出ESG,认为市场如何考虑ESG,那么估值就理应重估。我们认为这样过于理想化了,首先,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是广大的参与者用脚投票,综合了各类信息后形成的最优均衡价格,定价的基础是股东价值,并非社会价值等其他价值,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毕竟投资者是用自己的私人资产在进行试错,继而形成基于股东价值的均衡价格。股东的价值基础是未来现金的折现,简单说就是由未来可获得的总体经济利益和为了获取这些经济利益所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成本两部分构成。只要影响了这两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估值重估才有夯实的价值基础。

因此,即便要提出ESG也应该从影响价值公式的路径来影响估值。比如,参与环境治理,如果引导市场去思考本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性降低,或者品牌价值的提升,那也是能提升估值的;再比如,优化员工待遇,提升幸福感,也能进一步释放企业经营的活力,包括公司治理,能更有效的提升公司运行效率,那这些都可能提升未来公司经营行为进而提升经营结果,估值重估是自然的。

我们不是反对ESG本身,我们是反对空降“ESG”概念,想象式的重估。我们需要各类研究机构基于每个公司特征来研究ESG对其经营的经济成果的影响。并非每个公司都适合ESG评价,也不是空降了ESG就能自然的提升所有央国企的估值。

$融通红利机会主题精选混合C(OTCFUND|005619)$

$融通红利机会主题精选混合A(OTCFUND|005618)$

@天天精华君 #“中特估”持续引爆中字头#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