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总量层面,医药行业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整体营收净利表现均弱,主要受疫情反复、大环境变化、带量采购推进等因素影响,当前时点这些因素均近出清尾声。费用端2022年全年及2023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均大幅提升,反映在国内政策环境引导下,我国医药行业逐渐进行创新转型,技术密集的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方向有望成为赛道新引擎。

2、 医药行业一季度股价表现相对较弱,估值处于低位。公募持仓方面,医药赛道非医药类基金持仓一季度有所降低,但全基和非医药主动型基金的医药仓位环比降幅显著更小,体现了机构资金对医药板块的主动配置意愿有所提升。静态仓位方面,2023年一季度全基超配医药2.87个百分点,非医药主动型基金欠配医药1.62个百分点,医药基金超配医药83.4个百分点,环比有所改善但距离2020年峰值仍有较大距离,增配空间仍存。

3、 国证公卫健康指数(980016.CNI)细分方向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表现均较为稳健,节奏上均有2022年四季度温和改善、2023年一季度大幅高增的边际反转趋势。其中创新药产业链、中药、医疗设备等超配子赛道当前时点景气度较高,业绩得到阶段性验证(出清),后市弹性可期。

 $泰康公卫健康ETF(SZ159760)$

一、医药行业总量财务指标概览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2022年全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下降0.60%;利润总额4289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下降31.6%,整体2022年全年受疫情影响较大。2023年一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41亿元,同比下降2.82%;实现利润总额892亿元,同比下降16.27%,指向防控政策优化后疫情反复、达峰带来的影响犹在,或主要集中在1月份,当前仅仅是医药大行业反转的起点,后续疫后复苏有望更加明显。整体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带量采购的推进和疫情的变化行业格局逐步变化,收入端整体承压,但结构上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技术驱动的细分方向或成为医药大赛道成长的未来“引擎”。

 


图: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累计同比增速

(信息来源:Choice、中康数据库、东吴证券

上市公司层面,2022年405家医药标的收入总额同比增速8.2%,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9.4%,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3.6%,疫情影响相对显著。2023年一季度,相同样本下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10.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高达16.68%,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13.80%,说明成熟医药企业的疫后复苏速度明显较快。


图:单季度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总费用及增长率

(信息来源:Choice、东吴证券

 

从研发费用投入角度看,无论是2022年全年或是2023年Q1,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均显著提升,反映了在国内政策环境引导下,我国医药行业逐渐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方向转型,技术密集的子赛道未来有望演绎更强弹性。

 

二、一季度公募医药持仓环比下降

 

2023年一季度,A股医药市值占比为8.07%,环比下降0.42%。其中全基金的医药仓位为10.94%,环比微跌0.01%;医药基金的医药仓位91.5%,环比提升0.07个百分点;非医药主动基金医药仓位6.45%,环比下跌0.14个百分点。A股医药市值占比的环比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医药股价层面跑输大市,年初至今,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医药指数仅排名第17,微涨2.04%,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的4.50%。当前市盈率TTM为29.33,处于历史29.92%分位数,低于中位数。

 


图:申万一级行业年初以来涨跌幅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截至20230504)

 

另一方面,ChatGPT去年年底横空出世后,今年AI行情持续演绎,吸引市场的关注重心,医药板块也受到“抽水”压力(大盘成长均被抽水,创业板年初至今-2.2%),仓位环比整体有所下降。但全基和非医药主动型基金的医药仓位环比降幅显著更小,体现了机构资金对医药板块的主动配置意愿有所提升。其中不仅包括受益于政策预期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的中药板块,亦有部分中小市值低关注标的的配置修复,更有年初以来创新成长、场景复苏、自主可控三大主线的不断轮动。

 

静态仓位维度,2023年一季度全基超配医药2.87个百分点,非医药主动型基金欠配医药1.62个百分点,医药基金超配医药83.4个百分点。全基持续超配医药且环比进一步增加,自2006年以来仓位达到37.2%的历史分位,但并未达到2020Q2的巅峰超配位置;非医药主动基金仍然欠配医药,环比有所改善,自2006年以来仓位达到7.2%的超低历史分位,后续有较大的增配空间。整体从资金面来看,医药板块增量资金空间较大,当前并未充分反映疫后复苏逻辑,后续有望伴随疫情影响的进一步降低、医药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反弹、医药板块估值的进一步重塑吸引机构资金入场。

(信息来源:Choice、国盛证券)

 

三、公卫健康指数细分赛道业绩复盘

 

国证公共卫生与健康指数(980016.CNI)优选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共卫生领域前端预防、中端检验和后端治疗的成分股,囊括了大部分医药行业的细分赛道,属于医药宽基指数工具。并通过编制方案中“剔除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或公司本硕博人员占比排名位于后20%的证券”,强化了指数布局对成长风格的偏移,当前主要布局方向业绩复盘如下:

 

创新研发药企:我国创新药产业起步较晚,A股创新药企主要以传统药企转型为主,业绩主要受医院诊疗量、集采、医保降价影响。营业收入维度,创新药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4.9%,其中1-3季度平均收入增速4.3%,4季度单季收入增速上行,2023年1季度增速达到8.1%显著提升。盈利质量维度,创新药板块2022年净利润增速-3.8%,其中1-3季度同比下滑10.9%,因此四季度单季显著正增;扣非净利润增速9.9%,其中1-3季度同比增长4.1%,四季度亦有显著抬升。而2023 Q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30.6%和20.3%,显示强势复苏态势。

 

究其原因,A股创新药企仿制药业务比例仍占大头的背景下,自2021年3季度执行的第5批集采影响对行业龙头的影响在一年时间跨度内逐步出清,带来业绩拐点。此外去年疫情反复,公共卫生健康状态遭受较大扰动,医院诊疗量下滑、多数处方药销售、进院受到限制,这些因素在2023年年初以来逐步得到扭转。未来伴随药企创新转型的继续和国内政策环境的提质扩容,创新药企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和更高业绩弹性。

 

CXO:CRO板块2022年延续业绩高增,但2023年一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主要受占比高大龙头常规业务高基数、疫情放开和交付节奏的影响。营业收入维度,CXO板块2022年收入同比+54.2%,依然保持高增。但4季度起增速略有下滑,2023年一季度增速大幅回落至9.5%。盈利质量维度,2022年扣非净利增速高达68.2%,全年保持超高速增长,但Q1-Q3扣非增速达75.3%,因此Q4仍有较为显著的下滑,2023年一季度大幅下挫至9.6%。

 

CDMO板块业绩表现较CRO板块更为亮眼,但增速放缓节奏及影响增速类似。营业收入维度,CDMO板块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58.1%,其中Q1-Q3平均收入增速69.9%,因此四季度增速有所放缓。至2023年一季度CDMO板块增速大幅收敛至21.7%。盈利质量维度,板块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速高达127.2%,超翻倍高速增长,其中Q1-Q3增速高达153%,因此四季度仍边际有所放缓,且2023年一季度大幅回落至13.8%的增速。

 

业绩解读上,部分公司医院端和实验室端的业务四季度起受到大环境变化后达峰的影响,增速略有下滑,一季度影响进一步强化,叠加春节扰动和2022年一季度的超高基数,增速回落较大,不及市场预期。但实际剔除新冠项目后,板块整体增速仍然保持高位。此前市场认为大环境变化后销售BD工作开展更为顺畅,应为一季度业绩高增提供支撑,但实际达峰对销售BD的业务影响可能反而负面,该逻辑的兑现或将递延,在一季度业绩出清后,后三季度的业绩增速值得期待。

 

当前整个CXO板块市场情绪较为脆弱,对负面消息极其敏感,对正面消息反映不足,在长达四个月的业绩真空期中,需要医药投融资等前值指标的好转来扭转市场预期。当前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bp,在会议纪要中表明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结,流动性基本盘稳住;后续市场开始博弈是9月份、年底亦或是明年开启降息周期,需持续关注美国通胀及经济数据变化,如有超预期的刺激,或将为处在估值底部的CXO带来一波强势反弹。

 

中药:整体业绩增速逐步回暖,2023年一季度大幅加速,利润端弹性更佳。营业收入维度,2022年全年同比增速为2.3%,其中Q1-Q3增速-0.6%,因此4季度边际回正明显。2023年一季度板块同比增速13.6%,增速高于2022年全年,上行动能充足。盈利质量维度,2022年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8%,其中Q1-Q3增速3.9%,4季度有所抬升。2023年一季度,板块扣非增速17%,呈现大幅加速态势。

 

整体中药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政策增量空间广阔、混合所有制改革体制增效可期、创新研发投入未来空间大。长期在长寿经济时代背景下治慢病、治未病定位明确且有预期差,中期基本面业绩稳健支撑,短期龙头提价显著提振板块情绪,中药产业链相对简单,上游药材成本与下游药品价格相关度较高,近年来伴随产业监管的强化,上游药材技术标准逐渐清晰化,提价空间广阔,短期龙头企业行为有望产生示范效应。

 

疫苗:整体高基数背景下仍实现一定增长,利润表现弱于营收,后续疫情影响逐步弱化,回归内生增长。营业收入维度,2022年全年同比增21.3%,包括HPV、13价肺炎在内的非新冠品种贡献显著,节奏上Q1-Q3增速29.9%,因此四季度略有下滑,2023年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弱化至12.8%,但受22年一季度123%增长的高基数影响较大。盈利质量维度,2022年扣非净利润同比-25.6%,主要受到非新冠疫苗利润率显著低于新冠疫苗影响。但2023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6.4%,降幅明显收窄,说明新冠高基数影响逐步弱化,后续非新冠品种的内生增长或为板块新成长驱动力。

 

国内疫苗行业当前仍处于成长初期,整体格局呈现多、小、散的局面,竞争抓手主要为有生命力的自研/代理产品和完善的渠道销售团队,后续伴随落后产能的淘汰出清,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而头部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创新自研管线,在成熟大单品放量后,有望提振整个板块的估值。

 

医疗设备:2022年四季度增速环比改善,2023年一季度业绩增长亮眼。营业收入维度,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14.2%,其中Q1-Q3增速12.7%,因此四季度表现优于前三季度。2023年一季度板块营收同比28.8%,表现较为亮眼。盈利质量维度,趋势与营收大致相同,2022年全年高增16.2%,前三季度13%,2023年一季度大增41.3%,板块基本面二阶导显著大于0。

 

医疗设备板块年初以来利好频出,一方面大环境变化促进国内呼吸制氧等家居康复类设备的销售,另一方面医疗新基建的不断推进、具体“松绑政策”(CT、核磁共振等大设备购买门槛的降低和审批流程的简化)的落地、财政补贴政策的强预期等也对板块企业有所助力,其三顶层设计支持医疗设备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整体政策面高度景气,板块业绩未来可期。

 

综上所述,国证公共卫生与健康指数(980016.CNI)细分方向一季报表现较亮眼,布局优势显著,医药赛道工具价值凸显。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跟踪国证公共卫生与健康指数(980016.CNI)的泰康公卫健康ETF(159760)!

(底层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库;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31日;以上仅为指数构成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指数分析评价或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分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

 

乘风破浪会有时,“指”挂云帆济沧海。生命因不同而精彩,投资因独立而出众。关注指数投资,找到属于自己的长期。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作宣传所用,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泰康公卫健康ETF可能遇到的特有风险包括:(1)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2)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3)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4)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5)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6)成份券停牌的风险;(7)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8)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9)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10)退市风险;(11)沪市成份证券申赎处理规则带来的风险;(12)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13)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14)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15)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16)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17)因终止上市导致终止基金合同并进行基金财产清算的风险等。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详阅官网网页www.tkfunds.com.cn或客服热线400-18-95522),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