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作者张玉洁
6月5日,由创新蛋白产业联合会(IPIA)主办,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璞跃中国联合承办的“2022 IPIA创新蛋白挑战赛无锡工作坊”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70余位嘉宾游学参访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布勒中国无锡总部、金农生物研发中心、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四个企业的多个实验室和孵化基地,旨在继续对初创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技术赋能,并共同探讨创新蛋白产业链孵化的新可能。
6月5日上午,在签到和自由交流之后,活动正式进入了主题演讲环节。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首先致辞,欢迎各位游学活动嘉宾的到来,并仔细讲述了未来食品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路径。他认为,未来食品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的关键抓手。
(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致辞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之后,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赵鑫锐副研究员和关欣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合成生物学与未来食品》和《细胞培养肉技术发展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们对合成生物技术和细胞培养肉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表示未来食品拥有无限可能。
随后,无锡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农生物”)副总经理陈天祥带来分享。他仔细介绍了稻米蛋白的产品特点、配料组成和功能,并表示,金农生物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米蛋白、大米淀粉、大米蛋白肽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金农生物陈天祥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合影留念之后,游学嘉宾分组参观了未来食品科学中心的生物发酵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江南大学-布勒联合挤压试验室和金农生物研发中心等地。其中,在金农生物实验室的六种原料感官评估体验活动中,金农生物的研发专家还向各位游学嘉宾仔细介绍了各类大米蛋白粉的特点、应用方向和蛋白含量。
(金农生物研发中心参观&讲解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参观结束,游学嘉宾随之来到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李勤书记和殷宝良董事长首先致辞,对活动的成功开展和游学嘉宾的到来表示祝贺和欢迎。之后,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陈雪梅介绍了科技园的详细情况和其中的优秀蛋白项目。
(李勤书记致辞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6月5日下午,活动在布勒无锡总部进行。布勒大中华区创新生态总监、IPIA秘书长杨涌致辞后,来自新蛋白领先机构的谷孚行业咨询经理戴寅做出的针对全球新蛋白趋势的洞察,就植物基发酵基,细胞培养三个支柱分析了最新全球和中国的行业趋势。中国新蛋白投资在2022年增长至1.52亿美元,虽然投资植物基为主,但中国在生物发酵基和细胞培养基在全球也处于领先地位,未来行业三个赛道齐头并进的趋势会日益明显。
(谷孚戴寅分享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随后,布勒挤压食品产品经理李逍遥和消费食品产品经理张圣侃分别作了题为《挤压技术·食品创新》和《蛋白棒的市场与产品分析》的主题演讲,两位对创新食品细分领域的全球融资情况、零售额数据、上下游产业布局等内容进行了分享,并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璞跃中国倪一滨活动总结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活动最后,游学嘉宾分组参观了布勒的挤压研发中心和消费食品应用中心,在参观阶段,由不同专家带队讲解布勒现有的应用技术和产品创新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布勒还在两处研发和应用中心设置了不同产品的试吃环节,品种众多,包含巧克力甜品、素食饺子、植物鸡肉和牛肉等。嘉宾试吃后,对其研发的产品纷纷称赞,并表示植物鸡肉和牛肉口感逼真、香气浓郁。尽管创新蛋白挑战赛“无锡工作坊”已结束,但未来食品的精彩仍在继续。
(实验室参观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本次活动期间,35斗也对部分高校和企业嘉宾进行了访谈,他们对未来食品的细分领域发展趋势、行业痛点、参会观感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要研究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大数据感知科学和智能装备等方向,其中核心领域是食品合成生物学。在过去的几年中,未来食品细分领域的产业化愈发受到市场关注,而在起始阶段,相关初创企业的发展并不顺利。
但就目前而言,普通消费者对创新食品的接受程度逐渐提升,如植物肉、细胞培养肉等已逐步走进大众生活。其次,以色列、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已经制定并完善相关的食品准入政策。此外,该产业技术和创造性的提升均可以为未来食品的发展添砖加瓦,将其做强做大,形成产业化市场。
(周景文接受采访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布勒中国邵望:我认为,未来食品将从营养食品休闲化、休闲食品营养健康化两大趋势进行布局。此外,主粮全谷物的产业化也是新兴发展方向之一。比如,我们会将面粉中的麸皮进行加工处理再放回面粉中,这样能够让食用者更多地吸收维生素和矿物质,使其营养更加均衡。
同时,未来食品的发展需要同步结合市场反馈和可持续发展性来研判创新方向,以此保证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维护地球环境安全。由此,创新蛋白原料端的创新,制造装备端的创新,智能化和精准化并存的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均是值得关注的细分方向。
璞跃中国倪一滨:目前,创新蛋白在中国还属于相对新兴的领域,但在政策立法、应用方向、食品安全性测试等方面均已得到了市场验证。因此,在蛋白紧缺和气候问题严峻的背景下,创新蛋白的研发、生产和普及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然而,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距离。但若结合中国人的口感风味特点,与科研院所的专家人士进行合作交流,并与当下火热的消费领域,如预制菜等相关企业共同探讨创新蛋白的产业化,将会迎来创新蛋白的“又一春”。
(倪一滨接受采访 图源: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江大科园李勤:创新蛋白赛期间,我们与IPIA联合举办了创新蛋白赛创新开放日、上海工作坊等多场活动,取得了良好合作成效,江南大学与创新蛋白产业的联合孵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网、凤凰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资本、行业伙伴会将目光投向江南大学、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
(李勤接受采访 图源: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谷孚戴寅:现阶段,头部企业、投资机构和初创企业纷纷入局新蛋白领域,使得市面上的产品已多种多样。但我认为,其产品形态仍需时间的验证和重铸。此外,该类产品质构和口感风味的提升也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主要关键点。
(戴寅接受采访 图源:IPIA、江大科园和璞跃中国)
金农生物陈天祥:若植物蛋白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承担社会责任,我认为它一定要做到口感、营养、功能和品牌的多维度建设。在老龄化加剧的宏观背景下,作为七大营养素之一的蛋白质若更能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如通过科技创新技术使蛋白质变异,获得更多的功能等,将会迎来又一波发展高峰。
此外,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是食品广泛普及和推广的关键抓手,规模效应是一个行业需要共同完成的目标,也是让消费者接纳的必要条件之一。
和晨生物杨青:合成生物学未来在创新食品领域可能带来的创新机遇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在功能活性原料方面的合成创新;其次是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升级创新;最后是在市场空间更大的未来食品,比如人造肉、人造奶、创新蛋白等领域的集成创新;合成生物学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国内外已经逐渐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初创企业。
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开始于十多年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近两三年才有比较大的投资,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局面。目前,国内的优势也比较大,围绕着整个产业链,我们在发酵生产端有着丰富的积累,给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然而,国内在菌种开发以及相关工具技术方面相对落后。但也正因如此,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层面政府都给了创新企业更多地支持和发展空间,以推动中国的企业走到国际领先位置。
(杨青接受采访 图源:璞跃中国)
琅轩植萃李让:在我看来,现阶段植物奶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技术应该是稳定性,它不仅包含植物奶本身不分层、不沉淀的稳定性,也包含植物奶与其他酸性饮品,如咖啡等混合后性能的稳定性。
就目前而言,植物奶领域还远没有达到竞争阶段,目前最大的痛点应该是消费者理念树立的情况不容乐观,市场教育程度仍有待提升。我非常期待行业内的小伙伴能携手共进,推动植物奶这片蓝海市场的发展。
(李让接受采访 图源:璞跃中国)
小结:
未来食品是基于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食品,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因此,合成生物学、蛋白发酵、细胞培养等具有壁垒的技术将会成为影响未来食品发展的关键性驱动因素。在此期间,关注市场消费趋势、降低单位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或许能够突破重围,在该赛道中脱颖而出。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