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已顺利跻身百亿级营收的大企业阵营了。

或许不少小伙伴认为速冻食品行业起步早、发展成熟,且产品同质性高、竞争激烈,觉得行业增长空间已有限,企业发展也似乎平淡无趣。

但实际上,餐饮行业生产标准化、餐饮品牌连锁化的进程未有停止,大众对制餐便捷化的需求有增无减,这两大动因都在不断抬升速冻食品行业与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在这一行业,单一小品类的市场容易饱和,但多细分品类集合的全市场需求依然潜力十足。

对于速冻食品企业而言,如果能建立、维持良好的品牌形象,能提供丰富的产品选项,能保持良好的新品研发与推广节奏,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完全有机会实现良好的营收利润增长。

安井食品之所以能从10年前的十几亿级别营收企业成长为如今的百亿级大企业,能从10年前营收不足当时行业一哥三全食品50%,到2022年营收超越三全食品63.87%,正是因为这样一步步走过来。

产品向前

在我国,速冻面米制品、速冻火锅食材制品是合计市占率超过70%的主流速冻食品品类,

与此同时,近些年风生水起的预制菜制品逐渐成为速冻食品里的一个重要品类。

安井食品的产品基础盘在于速冻火锅食材制品,同时积极涉猎速冻面米制品与预制菜制品。

以2022年的收入结构来看,其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收入分别达到24.14亿元、23.84亿元、39.45亿元、30.24亿元,分别占公司营收比为19.82%、19.57%、32.38%、24.83%,速冻火锅制品收入贡献过半,速冻面米制品与预制菜制品收入贡献也不低,特别是结合过往几年的情况来看,预制菜制品近两年营收连续实现翻倍式增长,对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的意义愈发重要。

对于安井食品来说,目前已形成三条腿走路的大品类格局,相较依赖速冻面米制品的三全食品、依赖速冻火锅食材制品的海欣食品而言,安井食品在产品大类上的多元性明显更强,对抗单一大品类发展瓶颈的能力也更强。

其实,在单一大品类之内,安井食品做得也比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更好。

三全食品的主力品类在2020年疫情契机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4.34%之后,后续增长乏力,海欣食品的主力品类则未能在疫情契机推动下实现持续增长,近两年收入连续萎缩。

但同期安井食品三大品类均实现持续的良好增长,特别是预制菜制品收入增势相当不错。

这种差异源于哪里?

新品战略的不同与执行能力是关键。

安井食品“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新品规划思路,与坚持每年聚焦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的推广思路,以及新品战略执行能力,使得它不仅能在大品类上实现突破,也能在细分产品上持续实现有效拓展。

渠道为王

在产品端的能力之外,渠道拓展能力也是安井食品这些年实现较好发展的主因之一。

安井食品的营收同比增长率自2018年再上台阶至20%以上,2020年到2022年期间甚至连续三年维持30%以上增速。

这其中有疫情推升家庭速冻食品消费需求的原因,但更有销售渠道扩张的保驾护航。

安井食品有五大销售模式,一是经销商模式,二是围绕沃尔玛、华润万家、大润发等大型连锁卖场的商超模式,三是围绕海底捞、永和大王、周黑鸭、绝味食品等大型休闲食品企业、连锁餐饮企业、酒店与大中型企业团购的特通直销模式,四是围绕盒马鲜生、朴朴等新零售平台的新零售模式,五是电商模式。

从不同销售模式的收入来看,2022年安井食品的经销商、商超、特通直营、新零售、电商模式分别实现营收98.04亿元、9.78亿元、8.31亿元、4.39亿元、1.30亿元,占公司营收比分别为80.48%、8.03%、6.82%、3.60%、1.07%。

可见,能够将产品有力推向农贸批发、商超、餐饮商铺等B端与C端市场的经销商模式是安井食品最重要的销售方式。

回顾过去10年安井食品的经销商规模不难发现,其经销商数量从2013年664家,到2015年收缩至507家,再到2018年恢复至618家,波动之下期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从25%左右下滑到16%左右,而2019年至2022年,其经销商数量分别同比增长10.36%、51.47%、59.92%、11.14%,2022年底达到1836家,这一时期叠加疫情推动速冻食品消费需求,营收同比增速逐级抬高。

可以说,正是经销商规模的扩大,推动安井食品实现了销售网点拓展与销售渠道下沉,为安井食品的营收持续较快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速冻食品行业进入门槛、市场集中度都不算高,行业竞争很激烈,看一看行业领先的三全食品、海欣食品便知道,想要在这一行业里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并没有那么容易。

安井食品过去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企业经营答卷,希望它未来也能做得同样好。

$安井食品(SH603345)$$三全食品(SZ002216)$$海欣食品(SZ00270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