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冲击上市的背后,内容+电商的尽头是预制菜?

食品企业,又将登陆美股

近日,日日煮食品集团 DayDayCook(简称“日日煮”)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DDC”。传闻称,日日煮这次计划通过上市融资筹集最少4000万美元。对此次上市,日日煮强调,并购战略仍将是其接下来持续执行的一条增长路径。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2年DayDayCook在香港成立,彼时的定位仅仅是一个发布美食食谱和烹饪内容的在线平台,而后开始为品牌提供广告服务。2015年,DayDayCook进军内地,2017年开始布局内容电商,2019年开始打造自有的方便食品品牌,涵盖RTE(速食)和RTC(快速烹饪)等方便食品。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日日煮主要产品类别包括:自有品牌RTH产品(Ready-To-Heat)——通常是半熟的饭菜,在上菜前需一些但最少的准备;自有品牌RTC产品(Ready-To-Cook)——在8到15分钟内即可食用,并需要一些额外的烹饪准备;自有品牌RTE产品(Ready-To-Eat),通常是只需少量额外准备即可供应的预制餐。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日日煮净亏损分别为1.58亿元、1.14亿元,4.59亿元和1.22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达到8.53亿元。从收入构成看,2022年日日煮收入1.8亿人民币,自有品牌产品达到1.2亿元,占到总收入的67%。

公开信息显示,成立十余年,经历8轮融资的日日煮,收获了包括C资本(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郑志刚旗下)、阿里巴巴创者基金等多方投资者的共同看好。

日日煮2015年进入大陆市场。2016年获35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合一资本,MFund魔量基金及500Startup共同投资。同年,日日煮获得阿里巴巴3500万的A+轮融资;2017年,日日煮获得由K11郑志刚和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

2020年8月,日日煮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Talis Capital,尚乘数科,Ironfire Ventures。2021年2月,日日煮宣布完成新一轮2500万美元C1轮融资,由恒基地产和香港中华煤气主席李家杰博士的私人投资基金领投。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日日煮又一次试图登陆资本市场。2021年9月,日日煮试图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Ace Global Business Acquisition Limited(Ace)签署协议合并,以DDC新股票代号于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彼时,根据协议,Ace计划以私募投资公开股票方式融资约3000万至4000万美元,合并后估值约3.77亿美元(约29亿港元)。不过,日日煮通过SPAC上市的计划并未成功。

三年亏损7亿多元,上市或许是日日煮无奈的选择。

傍上预制菜,又“行了”?

日日煮发展至今,经历过两个关键的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日日煮进军内地市场,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彼时,国内短视频正处于爆发前夜,日日煮成熟的视频制作经验以及精良的内容,加上月更120-150条内容的更新频率,让其早早抢占了先发优势,很快便在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和乐视等平台上站稳脚跟,逐渐积累起了大批粉丝。

第二个转折点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被迫宅在家中的都市年轻人开始亲自下厨,这让美食自媒体行业再度迎来爆发。作为美食自媒体中的佼佼者,日日煮继续收获融资;与此同时,日日煮的用户体量也在快速增长,到2021年年底,日日煮已经拥有8000万活跃用户以及500万付费用户。

不难看出,日日煮正在通过多方面尝试,打造一个专属于自身的美食IP。事实上,近几年,日日煮在具有一定用户规模之后,也开始商业化试水,除商务广告之外,在电商与线下店方面都进行了尝试。 

不过,日日煮看似顺利的进程,同样存在着不少隐忧,尤其是在变现这件事上并不顺利。

一方面,尽管目前日日煮开展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期望带动更多消费者,获取更多流量,但线下门店同样带来了负累。据了解,线下门店人力成本、供应链等方面远比线上业务所需成本更多;而日日煮每家门店平均收回成本周期在10-13个月左右。

与此同时,美食短视频虽是个好赛道,但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李子柒、日食记、野食小哥等对于日日煮来说都是充满威胁的对手。目前,日日煮在微博上有491万粉丝,而李子柒、日食记的粉丝数量已突破2000万,野食小哥的粉丝数量也达到了312万。

然而,从业绩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特色电商,还是线验店,都无法撑起日日煮的营收。

为摆脱困境,从几年前开始,日日煮就推出了自有品牌,正式发力预制菜。2019年,日日煮启动重要策略转变——不再局限于“平台”,转而塑造“品牌”,并在RTE(速食)和RTC(快速烹饪)两大领域推出多款独家产品,包括“捞!超有饭系列”“自热火锅系列”“名厨功夫菜”等系列,进军预制菜赛道。

然而,公司看似“赶上风口”的预制菜业务反响同样平平。日日煮在RTE(速食)和RTC(快速烹饪)两大领域的一番折腾,非但没有增加其营收,反而日益亏损。

究其原因,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日日煮的带货能力远不如一些头部创作者。日日煮发布的视频多是食谱的影像化,更偏传统,而野食小哥、李子柒和日食记等品牌都塑造了带有故事性的形象,更能贴合消费者的心理。另一方面,预制菜赛道是当下的热门赛道,涌入了诸多实力强劲的玩家,反观后来者日日煮,在供应链、创新等方面都要逊色于老牌玩家。

但好消息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市场渠道和增加收入来源,日日煮在2022年就完成了4次收购,2023年至今又完成了3笔收购,包括收购了4家拼多多网店的全部权益。同时,公司还与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亚洲食品品牌「Nona Lim」签订了收购协议,后者是在美国建立的分销网络主要向其客户销售亚洲的面条食品和各种汤料,包括Whole Foods Market、Target和Kroger等主要零售商。

并购战略仍将是日日煮接下来持续执行的一条增长路径。不过,回到主营业务本身,日日煮既没有餐饮企业强劲的产品能力,又没有跨界大佬、预制菜老玩家的先发优势及成本规模。换言之,想要“靠预制菜证明自己”,日日煮仍还需“修炼”更多。$三全食品(SZ002216)$$安井食品(SH60334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