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别犹豫 别犹豫别后悔 2023-06-27 08:56 发表于浙江

 最近中工国际走的很弱,确实有点惨,有一些球友不淡定了,私下问我该怎么办。坦白的说,我也从大赚到回撤,这个回撤幅度也是超出我的意料的,一度想清空了事。

但是,我还是冷静的想了想,把眼光看长远一点,公司未来的潜力,中长期的逻辑依然在。不管是中特估的逻辑,还是三季度一带一路十周年峰会的主题,作为战略布局的逻辑依然在(相关文章可以看我以前的帖子,发的很多)。

上面说的这些逻辑可能是比较远的中长期的预期,但是近一点的,也可以预想一下二季度、三季度的业绩,这个是最真实的,也是看一个公司成长性和公司的股价关联性最大的逻辑,我下面说几点:

一、从2019年高峰10.54亿的利润到2022年的3.34亿比较,疫情以来它的业绩始终还没恢复,带给它的影响最深,存在巨大的预期差,这一点和其他几个 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公司比是最大的预期,也是它能相对市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但是市净率最低)。我了解了一下,工程类公司通常在订单饱满充足之下,没有什么意外情况,都是相对稳步上涨的。


二、通常来说工程类公司营业额的增长通常起伏波动不会太大,利润的下滑更多的是毛利率的下降。这就是和疫情高度相关,疫情期间人员开支固定,但是项目进展缓慢或者被迫停止,国际工程人员出行受阻,成本增加。同时,去年原材料有色、钢材、水泥这些成本价格位于高位,但是今年开始价格大幅下跌。

这一点,我们从一季度披露的业绩上可以看出,毛利率从去年的12.55%到今年的15.45%上涨近3个百分点,在营业额同比增加9%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增长56%。假如说今年公司的毛利率恢复到2019年的22%的毛利率的话,增加7%,按照全年100亿(保守估计)也多出来7亿的利润,这完全能做到(2019年4月份收购的中国中元作为全国设计龙头毛利率有30%左右)。

三、2019年4月份才开始收购完成并表的中国中元以及北起院,在疫情这三年相比2019年来说几乎没什么业绩贡献,毕竟工程类公司很多项目都要面对面的洽谈,具体设计方案和思路,很显然疫情阻隔了这种交流,那么同样在疫情之后,这种阻碍消失,带来的业务利润也会加大。(从中国中元公众号披露的消息看,订单以及在执行的订单还是不少的)

四、人民币今年贬值,相比去年二季度,以及可能的三季度都会同比去年更高。中工国际50%的业务在国外,受益于人民币贬值,除了有汇兑受益,还能增强公司国际工程竞争力。

所以,按照我上面分析,假如今年的毛利率因为疫情后成本控制,降本增效带来的提升,那么利润也可以大幅增长。同时,加上今年在执行的几个大项目(见一季报披露),乐观点估计也能恢复到2019年的8成。现价也是值得逢低布局的好时机了。

另外,从6月中旬国资委的表态,支持推动央国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资产注入兼并重组预期,这一点我在早前分析中工国际的帖子里说了,未来一年母公司工程类资产注入中工国际的概率很大。最近,国机工程集团已经召开会议在推动另外一家中国海航的整体改革进程。

当然了,短线可能还不是好的买点,短期可能因为大盘或者行业等各种因素,中工国际应该还会继续摸底,哪里是底我也不清楚。反正我已经躺平,如果想要割我,请扶我起来~~~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做操作依据,谨慎阅读~~~~~~

$小商品城(SH600415)$ $上海港湾(SH605598)$ $中工国际(SZ002051)$

#“中特估”大爆发后急调,短时休整还是行情转折?#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