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7月6日,有亿翰智库、不如租房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3Q2亿翰大讲堂·策略会”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亿翰股份董事、副总裁邱明华以《大供应与弱需求的矛盾冲突》为主题发表2023半年度租赁住房行业研究报告,同时论坛有幸邀请到乐乎集团创始人CEO罗意、朗诗寓总经理章林共同探讨了“租赁住房的资管破局之路”,基于自身对于行业的了解,围绕“投资、融资和退出”,探讨租赁住房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思路。



大供应与弱需求的矛盾冲突

亿翰智库邱明华发表《大供应与弱需求的矛盾冲突》主题演讲,从宏观环境、市场动态、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就租赁市场上半年发展及未来趋势与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当前,中国租赁市场处于大供应和弱需求的冲突矛盾之间。受三年疫情的叠加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寓呈现集中大批量集中供应的趋势。相对于供给,受六月的毕业季就业情况和经济基本面方面的影响,租赁需求未呈现强劲状态。

关于租赁市场的未来趋势,邱明华表示,上半年市场供应规模快速扩大,但预期的毕业季租房潮并没有如期而至,行业面临租金、出租率全面下滑的压力;租金增长出现下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运营“提质增效”;下半年行业将进入产品、运营、服务全面竞争的市场;R4用地供应趋于尾声,盘活存量项目将成为租赁住房新增供应的主流。

租赁住房的资管破局之路

问题一:在公寓资产管理中,非改居项目的具体操作、未来政策导向以及这类项目的投资建议

乐乎集团CEO罗意:

乐乎的主战场在北京,是早期进入者之一,但是资源其实相对匮乏。15年即选择了纯运营业务,围绕租赁业主提供运营服务。21年之后,在经过“规模更大发展”和“慢速做优指标”的问题思考后,我们提出从运营管理者到资产管理机构的转变。

一、资产管理在包租的场景下运营服务和管理服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从资产遴选到项目的定位,到策略的安排,到产品的打造闭环运营,如果我们是从始到终提供资产的保值增值,且收益和业主的收益保持一致,这种资产管理在某种场景下同样适用。重资产场景下也是同样的逻辑,根据它的区位、资产自身的禀赋进行策略。

二、从运营机构的视角出发,能够帮助更好实现闭环资产管理。

近一两年进来了很多重资产的玩家、资质管机构,他们对 LP 的理解很透彻,能力也很强。但具体到资产上而言,它对单一项目的识别,策略安排等,还是要借助专业机构,实现整个的资产和品效的提升。

三、关于非居项目:地区差异较大。

非改居项目,城市内和城市间差异很大。华东的市场可能相对的透明一些,它的时间、综合的成本可能更可预期,城市的服务意识也更强,规则更透明。

四、非改居目前主要有两个途径,包括偏商业性质和非居改居。

关于非居项目的两个途径。第一个是偏商业的,长短租结合。第二个就非居改居,不仅需要关注宏观环境,这需要对区乃至到街道进行详细的沟通。未来精耕区域或许是企业比较好的产品钥匙。

朗诗寓总经理章林:

朗诗寓属于房企系,从成立之初以来,我们的定位,就是希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运营品牌,希望给合作方带来价值,让住户能有好的居住体验。

一方面,资管与运营息息相关,我们理解的资管是一个更长的链条,朗诗寓在其中更专注于产品打造、服务、营销,保障经营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朗诗体系内的地产金融平台-青杉资本,早在18、19年就与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收购了一些重资产并将其改建为长租公寓,朗诗寓在其中各环节都有参与。

关于非改居项目的政策和实践的解读。

我们一直以来在各地做研究,既有酒店业态,也有办公类,包括工业性质的项目改造合规的长租公寓。与此同时,我们在不同的区也有实践,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确实有较大的差别。但是目前而言,路径相对而言,更加的明晰了。比如朗诗在上海杨浦区的商业项目,是依据政府关于规模型租赁住房申报政策,改建为租赁住房项目。

在非改居的实操路径中,沟通确认是较为重要的部分,需要足够的重视,如果考虑不周,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当然,在路径清晰的同时对于非居改住的要求也会更加清晰,比如车位立面、玻璃幕墙的管理要求等等。

问题二:金融17条政策背景下,租赁企业对于融资的通道的打破以及实践。

乐乎集团CEO罗意:

金融17条的发布,对于从业者而言,确实是较为美好的融资环境,无论是项目的购买或是包租都提供了金融出路。以乐乎为例的轻运营公司,营业主要通过经营贷,但是总体额度不是很高,大约在两三千万左右。

项目层面而言,重资产的模式融资相对成熟,包租的融资案件其实还是较为困难的。

因为以租赁的收益权作为融资标注的估值较为困难,且传统银行从业者对此有一定的抗性。乐乎目前通过招商加盟,做产业服务,即社会融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这种方式琐碎,但是这是产业撮合的一种可行方式。

朗诗寓总经理章林:

轻中重资产在融资中是不一样的。

轻资产的融资本质上是对于企业的看中,企业本身的盈利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本质上是对于信用主体的考察。即解释了地产系和国企的租赁项目可以拿到一定量的贷款。而创业型的企业可能会比较困难。

对于金融17条,我认为政策是很好的,考虑也较为周全。项目拿地的时候提供贷款支持,建成后置换经营性贷款,再往后可做REITs,实现了资金层面的退出。在资金的基础上再去做新的项目,这样的链条是非常畅通的。

但这里的逻辑有几个思考。

其一,受益主体以国企为主。在当前环境的自持项目,是一个非常长线的投资,这无疑是以国央企为主。

其二,中国当前资产“贵”,从商业可行的角度较为吃力。

目前资产收益情况而言,因为中国的情况还是一个资产贵,租赁的全经营性的净收益,对应与资产的这回报其实相对来说压力比较大。

其三,政策的出台更多的是贯彻房住不炒、租售并举的国策。

金融是保驾护航的,但现实情况存在需求错位的情况。经过房地产三十年的大发展,社会有大量的存量房,它的经营现状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如果可以解决资源错位的问题,给与轻中企业更多的实质性的支持,这对于住房的意义更大。

其四,政策促进资产持有者盘活资源,是市场的催化剂。

在金融政策配套的加持下,不同类型的资产持有者,更有动力将资产往租赁住房方向投入。比如有闲置厂房实业的企业、做租赁住房的国企,这样的政策就有助于起盘活资源。对于乐乎和朗诗寓这类的企业在其中也可以帮助这类企业进行操作。从这个角度而言,政策有利于激活大环境,各个企业在其中各得其所,促使租赁市场更好的发展。

问题三:国内资方对于回报和退出的方式和要求是怎么样的?

乐乎集团CEO罗意:

乐乎做为轻资产公司,服务的是中资产公司和重资产公司。

一种就是我们服务频率最高的中资产。目前的只是在北京、上海、杭州。因为加盟商的投资预期,基本上希望在 4 年左右收回成本。

另外一种关于重资产公司,分为两派。

一派对于保租房政策的持续性忧心忡忡的机构,这种机构更相信过往在大宗退出的路径上,他们认为核心地段的核心资产如果相对便宜购入,无论何时都是有利可图的。这类机构对于收益要求较低。另一派,想通过REITs进行退出的重资产公司,对回报周期有一定的要求。

朗诗寓总经理章林:

重资产的投资人核心关注是这个稳定回报和流动性。

流动性问题是一个较大的分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里面其实流动性相对来说最好的就是上海、北京,所以存在流动性的溢价,或者说对于回报率可以拉低一些。二线类似于像南京、成都这样的城市,可能要求的回报率是 6% 。从机构角度来说,它是有投资周期的,机构需要考虑退出。

关于中资公司,最核心的在于回收期。

在消防、物业、税收等方面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实现4 年左右的回收期,压力较大。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有三个方式,其一,从业态方面寻求价值极差。其二,除了主营收入,增加其他收入。其三,规模较大的大型租赁社区的建设。

从我们轻资产的角度,一方面,关注回报率和回报周期。其一,加强能力建设,我们要把这个成本控制住,慎做加法。其二,是在细分上面,产品定位上面做到差异化,尽量的做些市场预判。另一方面,关注实现性,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里面实现一个较高可能性的经营结果。

想要了解更多长租资讯,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不如租房研究所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在此文后留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亿翰智库(ehresearch)

感谢配合!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