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ETF互联互通“开闸”的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ETF市场交投活跃,整体成交金额持续放量。这里有几组数据值得跟大家汇报一下:
从北向资金的交易情况看,去年11月、12月,北向资金依旧交投活跃,单月成交金额一度突破30亿元;今年一季度,每个月份的总额均站上40亿元关口,虽然4月市场交投稍显平淡,但5月、6月接连两个月成交金额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今年6月的北向成交金额为136.12亿元,较2022年7月的3.96亿元增超33倍,为3338.75%。
为什么说起了互联互通?因为今天的主角之一,在下周一就将被纳入互联互通名单当中。
龙头效应?医疗器械ETF即将纳入互联互通
昨天我观察到一个新闻,医疗器械ETF(159883)将在下周一被纳入互联互通的名单中。
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今年医药板块走势并不好,为什么还会将医疗器械ETF纳入?
其实我早就在此前的文章中提过一个观点,中药和医疗器械算是医药领域的两个另类:前者独具一格;后者一直在创新求变,二者的前景大不相同。
就拿医疗器械来说,一直以来,创新都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最近这几年走的很稳,市场体量庞大且持续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预计202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4万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0.2%;2032年有望增至1.82万亿元,2025-2032年复合增长率5.6%。

也就是说,作为医药板块中我认为创新属性最浓厚的板块,只要一直在不断创新,医疗器械就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这一点大家要知道,反映到股市上,可能短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震荡,但是长期投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大多数券商机构认同的点。
现在只要提到医疗器械相关基金,我相信大家一定想到的是医疗器械ETF(159883),毕竟是第一只行业主题ETF,也是规模最大的主题ETF,最新规模22.92亿元(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7.12),份额也即将再次来到历史新高。
而且,它追踪的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也很有代表性,行业覆盖了医疗设备、医疗耗材、诊断、医美四大细分领域,可以说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链的“LOGO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指数调整了样本股以后,现在医疗器械ETF的科创板股票含量已经突破了20%,今年的科技领域,大家都能感受到能量有多大,前景有多广阔,一旦踏上了科创板的快车道,也就意味着这个指数和这只ETF的创新属性将会凸显,在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医疗器械ETF将在下周一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这也意味着下周一开始,这只ETF有望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场,规模也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
我一直都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虽然医药板块经历了深度回调,但是无论是中药还是医疗器械,都是大有作为,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从跟跑到领跑,国产器械的黄金时代可能正在到来,想要抓住机会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场内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ETF(159883),场外也有相关联接基金(A:013415、C:013416)可供选择。
利好不断,港股下半年反击开始?
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1%以上,这是恒生科技指数带给我的惊喜!
其实,最近恒生科技的利好消息真不少:
首先,Z理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给企业信心,尤其是互联网平台企业,这也是恒生科技指数期货以及中概股昨晚大涨的原因之一。
前一个利好还没消化掉,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利好:
其次,昨晚美国公布了6月CPI数据,三个字总结:凉透了。
6月CPI同比升3%低于预期,创2021年3月来最低,核心CPI同比涨4.8%,创2021年10月来最低。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权威机构就已经预测出6月美丽国的CPI数据有可能会低于预期,主要是鉴于6月美国二手车价格创下疫情爆发之初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而确切数字出来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也是大幅升值400个基点,美元指数大跌,同时美股中概互联网大涨4.3%,恒生科技指数期货夜盘大涨接近3%。

其实现在仔细想想,随着海外流动性的宽松,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降温,以及国家的支持,港股的投资价值似乎正在增加,相关科技企业的未来也逐渐清晰,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再给恒生科技、中概互联、港股互联网一次机会,它们能不能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
我认为有机会,而且机会还很大!
我也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ETF,这些ETF无论是规模还是成交额,都位列前茅,可以说是市场上交投最活跃的那一批,像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科技ETF(513130)、中概互联ETF(159605)、中概互联网ETF(513050)这几只ETF基本上是我龙虎榜上的常客,今年的日均成交额也超过了10亿,基本上算是目前最主流的一批跨境ETF了,这样的ETF也是我认为大家在布局港股科技的好选择。

但是,我说的机会大,并不是让你一次性梭哈,还是要分批次地买入,或者定投,毕竟这些指数的脾气,大家应该早就体验过了,大涨大跌,波动贼大,普通人不一定能hold住。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