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营,看见王之涣诗中的“黄河入海流”,九曲黄河经千万里壮阔迂回,在这里汇入大海。

7月13日,“黄河入海流”沿黄省市网红打卡活动的第4天,来自沿黄9省(区)的30名大V来到山东东营,在黄河入海口与古老的“母亲河”对话,追寻熨帖于心的黄河故事,探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营样本”。

黄河文化馆:讲好时代故事,传承黄河文化的“根与魂”

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着华夏大地,孕育出灿烂的文明。今天的第一站,大V们来到东营黄河文化馆,领略黄河之美,聆听黄河的历史变迁吟唱

黄河文化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方志馆,也是沿黄城市面积最大的黄河文化主题场馆。是集藏书、阅览、研究、展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馆,也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场馆史料丰富细密,极具研学价值。

走进黄河文化馆,四层楼高的巨幅画卷《黄河之水天上来》悬挂于中庭,犹如黄河之水自苍穹倾泻而来。现场的大V们不禁停下脚步,驻足惊叹。

黄河文化馆通过历史遗迹、盐业春秋、红色记忆等板块,以艺术品、文物、绘画为载体,细腻的还原了黄河的变迁,也见证了黄河两岸人民自不息、刚毅不屈的民族品格和鲜明气质。场馆应用全息投影、光影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参观者在实景展示中,通过高科技手段,身临其境的感受黄河文化魅力。

文明依河而生,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东营黄河文化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不断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已然成为一张黄河文化的靓丽名片。

水语小镇: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农旅融合助推产业振兴

离开黄河文化馆,大V们一路向北,来到东营垦利区,到达生态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水语小镇。

作为东营垦利区重点打造的20个田园综合体之一,水语小镇立足于生态建设,以农渔休闲为设计主题,融合渔业科普、研学拓展、湿地休闲观光、养心住宿、特色餐饮、儿童娱乐六大核心功能于一体。

漫步绿道长廊之上,饱览水语小镇生态美景,听水语叮当、赏碧波潋滟。湖面上吹来的风拂过发梢,带来一丝微凉,大V们沉醉于小镇的生态美景与美食流连忘返。

绿色生态绘就新画卷,且以诗意共远方。

近年来,东营垦利区依托当地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将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深度结合,蹚出了一条黄河流域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筑牢绿色屏障,书写生态答卷

万里黄河,千折万转。奔流入海,此处是归宿。

13日下午,大V们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绮丽壮美的黄河三角洲和万物共生的生态家园。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营黄河入海口处,这里拥有壮观的河海交汇。一条黄绿相间的飘带,把浑浊的河水与碧蓝的海水分成两半,河黄海清,泾渭分明。

大河息壤,百鸟翔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持续增加,每年有600多万只鸟儿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作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黄河三角洲被国内外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

正值盛夏,草木繁茂,碧波如洗,河水与天空浑然一体,群群白鹭凌霄而上,一派欣然景象……

为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东营市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水、林、田、湖、草、湿地、滩涂、海岸线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确保“一河清水东入海”。

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2013年10月24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东营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微波荡漾的湿地无处不在、富有情趣的生态图景随处可见。在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道路上,东营正以奋进的身姿书写“绿色生态答卷”。

后记:

扛起黄河入海口城市历史责任大旗,东营已将黄河文化的“根与魂”到城市的每一片土壤。

厚植黄河文明底色,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擦亮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天蓝、水清、地净已成为东营生态环境的新常态。东营市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在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积极实践探索,不断构筑起坚固的生态屏障,开启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新篇章!

(文:王雅茜)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