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并非银行理财的平替产品;“封闭式基金”没有投资者想象的那么完美。

近日,一张中银基金旗下产品遭渠道人员吐槽的截图在社交媒体上流传。

截图显示,浦发福州渠道人员在基金公司市场交流群中,直指中银基金旗下“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业绩太烂,情绪颇为激动,“老鼠仓”、“高买低卖”等字眼充斥其中。

作为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经过两年半的运作,基金净值下跌近10%,这与很多人印象中“固收+”产品表现稳健大相径庭。不仅业绩不及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而且还大幅跑输了业绩比较基准。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一向以固收著称的中银基金因何翻车?恐怕还是要从“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这只产品本身入手,一探究竟。

羸弱的原因

2021年初,乘着牛市的东风,中银基金逆势发行了“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这只偏债的“固收+”产品。

从当时的发行情况来看,公司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同时派出李建和刘腾共同管理该基金。李建是中银基金的权益投资总监,同时也是一名老将,在中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一职超过15年;刘腾则是一位既管理着相对收益的偏股型基金,又管理着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复合投资”型基金经理。

这样的人员配置,原本被基民寄予厚望。但残酷的现实却是,两年多来,“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除了短暂获得过正收益外,大部分时间净值均处于“水下”,规模也从成立时的70多亿,降至现如今的20多亿,缩水了7成。

作为一只“固收+”产品,“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成立以来,在其持仓中,股票占比最高为20%,剩下的仓位则投向了债券。看到这里,很多人恐怕会产生这样的疑问,20%的仓位投向股票,是怎么做到亏损10%的?

笔者在翻阅了该基金过去两年的报告后,找到了答案。2021年和2022年,“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的股票投资收益分别-2.12亿元和-4.53亿元,也就是说过去两年间,股票投资整体亏损了6.65亿元。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吞噬掉了债券上的盈利,同时也暴露出中银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羸弱的本质。

事实上,在中银基金的同类产品序列中,翻车的远不止“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这一只,“中银顺兴回报一年持有期”的表现同样不尽人意,成立以来净值下跌了15%,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倒数。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中银基金也因此,在最近一次公募行业扩容中,被同行甩在了身后。

2018年,中银基金的非货基规模排名全行业第二;但在2019-2021年权益投资大发展阶段,中银基金名次快速滑落,到今年二季度时,仅排在第十九位。

除了名次上的体现外,中银基金在人事上的变动,也能体现出公司在权益投资上存在着明显短板。

2020年,在中银基金任职16年之久的核心人物陈军离任,随后加盟东吴基金。作为曾经中银基金投研的灵魂人物,陈军在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期间,中银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稳步上升,超过9000亿元。陈军个人曾直接指导管理绝对收益专户总规模超3500亿元。

随着陈军的离职,邬炜、刘浩宇也先后离开中银基金,加入东吴基金。

同年9月,中银基金公告宣布李建出任权益投资总监一职,这一举动,在当时曾引来不小的争议,外界对于李建能否挑起中银基金权益大梁存疑。因为过往履历显示,李建专攻的方向并非权益,而是固收。从所管产品类型和资产配置占比来看,李建似乎在尝试向权益转型,却又保留着浓重的固收“底色”。

2021年,随着钱亚风云、欧阳力君、刘潇等人的相继离开,原本在权益投资上就实力不济的中银基金,更是雪上加霜。年底,公司原总经理李道滨离任,原副总经理张家文走马上任,中银基金迎来新的掌门人。

公开信息显示,张家文有较长期的金融从业经验:历任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太仓支行副行长,苏州分行风险管理处处长,苏州分行工业园区支行行长,苏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3年11月,张家文出任中银基金副执行总裁、党委委员,正式进入公募基金行业。

张家文出任中银基金总经理一职后,公司在权益投资上,还是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提高投研团队的待遇水平,采用市场化淘汰机制等,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但谁也没有料到,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领军人物奚鹏洲,去年年末突然离任。对于一向以固收著称的中银基金,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犹未可知。

神话不再

“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被推上风口浪尖,除了暴露“固收+”并非银行理财的平替产品这一本质外,还将封闭式基金的“遮羞布”一同撕了下来。

不可否认,基金公司发行封闭式基金的初衷是好的,通过锁定期避免基民的高买低卖,增加持有时间,提高盈利概率。

按照蚂蚁财富平台的综合分析,投资者的非理易行为,可能会导致收益率近半的损失。比如,2020年投资者持有的权益类基金平均产品收益率为27.8%,但因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不理性行为,其最终平均收益仅为15.7%。

此外,根据《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在价值投资还未崩塌的2021年一季度之前,如果持有基金时长超过10年,赚钱概率接近百分百,持有1-3年,也有超过70%的赚钱概率。

来源:《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统计区间截止2021.3.31

投资者购买封闭式基金,通过牺牲流动性的方式,以期望换取更高的收益率。但从结果来看,似乎与投资开放式基金并无两样。

在近三年成立的封闭式基金中,数百只产品至今收益仍为负数,亏损在40%以上的超过10只,其中不乏“顶流”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既然赚钱效应并不明显,投资者为何仍对封闭式基金趋之若鹜?这恐怕还要从带火这类产品的“东方红”谈起。

2014-2015年间,“东方红”相继发行了“东方红睿丰”、“东方红睿阳”、“东方红睿元”三只三年期封闭式基金。

虽然同属于封闭式基金,但其运作模式与前文提及的“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期”略有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封转开”的运作模式,即在基金存续期间,不支持申购和赎回,在封闭期满后,转为开放式基金。而后者属于持有期基金,该类基金可随时申购,但需要持有到期满之后才能够赎回。

得益于公司投资风格与市场相契合,在首个封闭期内,“东方红”三只基金的平均回报接近150%,而同期大盘的平均涨幅仅为35%。这样的业绩不仅后无来者,连“东方红”自己现在都无力复制。

极佳的客户体验带来了示范效应,三年期封闭式基金大受追捧。2018年初,“兴全合宜”以高达327亿元的新发体量,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基金,这样的募集规模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个天文数字。同年6月,六只战略配售基金开始发行,最终首募总规模更是超过千亿。

然而,三年期封闭式基金的发行热度远不止于此。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1年间成立的该类产品累计数量超过了40只,累计募资规模超过1300亿元,但仅有少数的几只产品至今能保持正收益,即便是此前带火该类基金的“东方红”也未能幸免。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这其中,有因核心人员流失导致的业绩下滑,比如王国斌、陈光明、林鹏、饶刚、任莉、韩冬等相继离开了“东方红”,也有市场风格从价值向赛道转向的原因。

事实上,“东方红”旗下三年持有期基金表现不佳,仅是“三年期群体”的一个缩影。

在近三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中,近百只产品至今收益仍为负数,其中亏损在20%以上的超过20只。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但一些成立于2020年一季度的三年持有期基金,却表现相对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它们成立时间早,完整享受了一波牛市的红利。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而下半年才成立的该类基金,则因为错过上半年的牛市行情,累计收益大打折扣。

来源:iFind,数据截至2023.7.21

如果再进一步统计2021年后成立的基金表现后,会发现赚钱的难度更大,仍保持正收益的基金数量占比仅剩两成。

只有一个赢家

曾几何时,封闭式基金被视为“价值投资”的典范,是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的“良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闭式基金却逐渐暴露出“高位发行难于获取收益”,“封闭期更换基金经理”,“基金经理难以长期保持稳定且较好业绩”等诸多问题。

高位发行往往表现不佳,这是公募市场深谙的规律之一。但迫于规模诉求和业绩压力,一些基金公司依然会选择在市场火爆时,推出相关产品以吸引投资者。

而封闭期更换基金经理的做法,也广受投资者诟病。投资者看好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但却因种种原因中途换人并且不允许资金撤回,导致不少投资者要求“问责”。对此,有基金经理建议修改持有期基金规则,如果持有期基金的首发基金经理离任,可以给投资者赎回机会。

此外,并非所有管理封闭式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有极强的组合管理能力。目前,基金经理对于封闭式基金的管理方式同开放式基金基本相同,并没有定制化的长期封闭投资方案,主要原因是基金经理本能的会往自己擅长的领域投资,投资范围存在局限性。而且无论是从年度排名还是按累积业绩来看,很少有基金经理能连续3至6年保持稳定且较好的业绩。

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对于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的养成,无疑是有益的。但随着相关产品陆续迎来开放期,美好的初心换来的却是多输的局面:投资者因净值损失而受伤,渠道因持续运营压力急剧增加。

如果非要选出一个赢家的话,恐怕就只有基金公司了。在封闭式基金发行之初,基金公司便提前锁定了三年的管理费,但所失去的却是公众对其的信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