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7月,比亚迪已经淘汰三元锂了,连特斯拉磷酸铁锂占比都有85%
现在还有消息称,特斯拉Model 3改款也会采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基础款后轮驱动版的电量会从60kWh升级到66kWh,外观上也有升级,而且FSD技术也有希望结束测试,如果在国内正式上线,那么这次改款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无疑是新一轮冲击。
不得不说,马斯克真是太懂成本了,一心一意在降低成本的路上狂奔,莫非真的像他老妈所说,是继承了老天赋?妈妈梅耶·马斯克从小就跟着爹妈在南非闯荡,独立、勇敢的品质根深蒂固,后来又做了营养师、、作家,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孩子,带出了三个亿万富翁,这种毅力绝非常人可比。
梅耶最近也在OPPO的合作视频里露脸了,讲述了自己一家人的故事,还提到了和OPPO合作,就是看中了OPPO和她一样,有不服输的坚定意志,不拘泥传统,敢于创新,还用OPPO Find X6 Pro拍了一组人像,把梅耶这位老都给惊呆了,拍出来的细节丰富,立体感很强。
看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还是非常重要的,马斯克的决心不会变,特斯拉未来还将继续搅动中国市场。
天才、表演家、外星人、疯子、冒险者……提到现任世界首富马斯克,几乎他身边的每个人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
在商业上,一手创建出特斯拉与Space X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商业传奇;
在事业上,将目光放在浩瀚宇宙并扬言要“帮助人类”的他,是不被理解的异类;
在生活上,行为举止随心所欲且从不在意外界评价的他,是名副其实的怪咖;
……
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成长为名字可以直接影响国际股价的恐怖存在,稳坐世界首富宝座的马斯克究竟是怎么一个人?
“特斯拉只是我的一个小企业”“我希望帮助人类早日移民火星”这些他对外界展露出的观念、理想与抱负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虚伪作秀?
回顾他堪称传奇的创业经历,究竟是运气使然还是努力的必然结果?
当你近距离走近马斯克,或许会发现,这个站在地球财富顶峰的男人与疯子似乎只有着一线之隔。
PART-01
扮演魔术师的工程师
2023年5月30日,自2020年亮相特斯拉上海工厂后,马斯克时隔三年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此次造访中国的行程中,马斯克的一言一行都被外界高度关注,甚至连其一行的宴请菜单都冲上了热搜。在媒体聚光灯的关注下,他先后与国家多位政府官员会面,并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相聚商谈。
也许对大多数企业家而言,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商业之行,但当这场行程有了“马斯克”名字的参与,一切都将会拥有无限可能。
在访华的短短44个小时里,马斯克不仅成功地拉高了特斯拉股价,将个人财富价值提高至1923亿美元,也重新拿回了世界首富的头衔。
毋庸置疑,在21世纪的今天,马斯克的名字已成为一块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人们对他庞大的财富帝国趋之若鹜,也惊叹于他超前的商业思维与头脑。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外界给他赋予再多成功人士、行业领袖的标签,马斯克依旧最喜欢外界称呼自己为工程师。在他的眼中,这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且拥有无限可能的伟大职业。
“工程师是现实世界里最像魔术师的人”,这是马斯克对于自己“工程师”身份的理解与定义。
1971年出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他,自小就天赋非凡,但却也与大多数天才一样,马斯克小时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玩耍,是家人与老师口中的“书呆子”,并因为“不合群”而被同学所排挤。
如果仅是不被外界所接纳也不算什么大事,然而,揭开马斯克堪称灰色的童年经历,你却会大吃一惊,因为那个对幼年马斯克施暴最大的人是他的父亲——埃罗尔。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宁德时代 比亚迪
“我的父亲是个人类的败种……,他是个可怕的人。”提到父亲,向来在媒体面前侃侃而谈的马斯克也有了短暂的沉默。不难看出,即使已经历过数不清的挫折,但那段被父亲身影充斥着的底色悲凉的童年依旧是他内心无法愈合的伤疤。
在马斯克出生时,其父亲埃罗尔尚且是一位身价颇丰的富二代,拥有翡翠矿山、游艇、市中心豪宅的他头脑也十分灵活,在数学与科学方面极具天赋。即使已与这个年轻时家暴自己的前夫离婚多年,但马斯克母亲梅耶也依旧不吝对他的聪慧给予认可,“一个数学和科学不如我的人,我不会和他约会,当时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但马斯克的爸爸可以,马斯克的天才基因或许也是来源于此。”
然而,兼具高智商与高财富的埃罗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与马斯克母亲结婚后的9年时间里他始终家暴妻子,即使是马斯克出生后也未有改善。甚至,他还将马斯克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耻辱。
他会对幼年的马斯克进行言语侮辱、殴打,毫无顾忌地践踏孩童马斯克的自尊心。对于那段经历,马斯克回忆道:“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我是多么愚蠢、丑陋、无聊,他很富有,而我一无所有。”
虽然成长环境恶劣,但好在马斯克还有着灵活的思维与头脑相伴。身上天然带有IT基因的他,从小痴迷电子科技并极具创造力与想象力。10岁那年,马斯克购买了一台电脑与一本编程教科书,快速自学了编程,并在两年后设计出一款名为“Blastar”的太空游戏软件,后以500美元的价格卖出,成功在互联网中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至此与IT结下了不解之缘。
与大多数企业家都曾辍学的经历相似,1995年已经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的马斯克受当下的创业浪潮影响,在入学两天后便选择了退学创业。因为他“无法忍受旁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己却置身事外。”
退学后,马斯克与弟弟金博尔开始像万千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投身硅谷,并正式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在马斯克的奇妙构思及过人编程天赋支撑下,他们一起创办了类似今天大众点评+百度地图结合体的“Zip2”。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用户可以直接通过Zip2查阅到附近的酒店和餐馆信息,既高效又省力,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让自己的招牌也显露在Zip2上,各大商家也蜂拥而至,马斯克的第一次创业成功了。
1999年,美国康柏公司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Zip2,马斯克从中获取了2200万美元的收益,正式跻身千万富豪行列。接着,马斯克迅速投入千万美元创办了网上结算服务公司X.com,并快速圈粉数百万。2002年,公司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网商公司eBay以15以美元全资收购,马斯克净赚2.2亿美元,再次在这场名为创业的财富博弈战中大获全胜。
故事到这里,或许在很多人眼中,马斯克会继续扎根互联网行业,继续用一段段代码书写更加令人惊叹的致富故事。
但,自称是“外星人”的马斯克注定不会走寻常路,自小就对太空拥有无限向往的他,在外界的一片唱衰中毅然投身太空领域,并在此后接连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幻想、期盼一一付诸实践,成立了覆盖新能源、太空探索、地下交通轨道、光伏以及脑机接口等多个超前领域的庞大产业帝国,成为了一名可以“变魔法”的超级工程师。
PART-02
天才与疯子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来自爱迪生的名言广为大众熟知,但却很少有人知晓其下半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是的,即使是在当下这个推崇努力与拼搏的时代,我们也无法否认“天才永远不乏灵感,而灵感总能创造奇迹”。马斯克也正是靠着那异于常人的1%灵感,方能亲手敲开浩瀚的宇宙大门。
在太空领域,马斯克一直是探险者、开拓者。2002年,31岁的马斯克再次扬起了创业的风帆,他投资一亿美元成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并出席首席执行官与技术官,这次他的最终目标是——征服太空。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的民营航天公司,今天大众提起SpaceX无一不会在赞叹其伟大航天成就的同时,再暗暗感叹一句马斯克的商业头脑真是奇特且一流。但殊不知,20多年前,马斯克刚刚创立SpaceX时,曾对他寄予无限期望的金融市场与投资者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疯了。
一直以来,受困于巨大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以及盈利模式限制,航天领域向来只有国家与政府能够涉足。广袤无垠的宇宙太超前、太前卫,它就像是一个看不见尽头的无底洞,让众人只能望而却步。
然而,“不相信惯例,只相信物理原理”的马斯克是个例外。他认为太空领域蕴含巨大商机,并开始集结起一群同样怀揣梦想且天赋异禀的航天精英,一头扎进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最大岛屿——夸贾林环礁,开始与时间、资金进行一场颠覆性的竞赛。
事实上,在当时的美国,航天已成为被政府变相放弃的存在,NASA在赢得太空竞赛后放慢了脚步,逐步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你想把卫星送入轨道,可以选择俄罗斯、中国、欧洲甚至印度火箭,但不会选择美国火箭,包括美国公司自己。”马斯克挚友、著名风险投资人Steve Jurvetson说道。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国航天没有成本竞争力”。
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在有限的资金状态下完成自己的火箭发射梦,SpaceX成立初期,马斯克曾亲自带领工程师一起飞往俄罗斯,购买现成的、更便宜的火箭。当时他们一行人进入到了一个典型的军事综合体企业内,一番寒暄后,看起来年轻且缺乏经验的马斯克开始向俄国总设计师讲述自己“让人类移民太空的多行星物种想法”。
这种异想天开的大胆设想表述被俄国总设计师视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他非常生气,愤怒地打断了马斯克,并一边用俄语大骂他:“这是一台战争机器,不是给硅谷孩子的玩具。”一边在马斯克的鞋子上吐口水。
无端受辱后,在回程的飞机上,马斯克决定要自己造出成本更低的火箭并快速地写下了可行性的计划。当时,马斯克手里的资金仅够支撑公司运作一年,他和员工必须在钱烧尽之前将火箭送入轨道。
但遗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猎鹰1号在发射后只运转了28秒左右,引擎就熄火了,SpaceX的第一次火箭发射研究以失败告终。向来坚强的马斯克失望不已,并忍不住悲叹地说:“我们怎么会失去它呢?”
但正如马斯克自己所说的“至少没有人比我更坚定于载人航天”,他没有退缩,而是与团队一起找原因并优化火箭,整个团队被严格要求,一旦有人表现消极,就不用参加下一次会议。
时间转眼间来到2004年,想法总是一步的马斯克一边与火箭较真,一边将目光瞄向了颠覆传统汽车的新能源领域,并向一家小型电动车公司投资600万美元,这家公司就是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特斯拉。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宁德时代 比亚迪
在成长为市值超7000亿的电动汽车巨鳄之前,特斯拉初期并不被外界所看好。一开始马斯克和团队一无所有,只有一层空空的楼层,他们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与此同时,因为相继投资SpaceX及特斯拉这两家只拥有未经证实且高度实验性产品的企业,马斯克也彻底被外界冠以“疯子”的称号。媒体与金融从业者们每天都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等着马斯克的败北时刻的到来。
然而外界的狂风暴雨并未撼动马斯克分毫,坚信“伟大的事情不会自动发生”的他只专注于眼前堆积如山的计划与难题,像个不用休息的“外星人”一样,大脑不停地思考,只为将最终的目标实现。
2006年7月,特斯拉的第一辆电池动力汽车、也是当时美国销售的唯一电动汽车——RoadSter问世。马斯克对它寄予厚望,并称它“可以赢过保时捷和法拉利”。接受媒体采访时,马斯克曾一边熟练地向女记者展示如何像“插吹风机”一样给RoadSter充电,一边自信地说“最终所有的汽车将都是电动的,这就是未来”。
超前的理念、零排放的突破加上创始人对未来的无限笃定,多重因素的组合下,外界对特斯拉的信心倍增,很快,公司就收到了超百份的订单。
但因为缺乏规模化生产条件与效能,几个月时间过去了,特斯拉的汽车依旧无法交付,公司的现金流在飞速流失,留给马斯克与团队的时间仅剩下三个月。马斯克身上的压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工作,作为总执行官事无巨细地亲自和任何人对接。
很快,时间来到了2008年——马斯克创业故事的高潮节点。那一年,驻扎在夸贾林环礁的SpaceX工程师们在二次火箭发射失败后再次迎来第三败,三次火箭发射失败不仅烧光了马斯克的资金,也让整个团队陷入空前的绝望与痛苦之中。
也是在同一年,特斯拉RoadSter在花掉了超原投资近5倍的1.4亿美金后,也终于从梦想原车变成了可销售的车型。但因为造价投入过高,特斯拉无法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汽车,原本承诺的低价订单只能被迫涨价,马斯克也不得不直面数百名客户的愤怒质疑与如潮水般的退单。
火箭接连爆炸,汽车无法交付,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问题不断堆积之下,马斯克的事业版图变得摇摇欲坠,面临着破产的风险。他个人的状态也开始变得很糟糕,不仅会在睡梦中尖叫起来,还会试图爬起来,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追逐着他。回忆起那段时光,马斯克自己形容其是“像盯着深渊咀嚼碎玻璃”一样艰难。
也是在那一年,被压至谷底的马斯克做了其他任何企业家都不会做的事情,他拿出一切资产,甚至不惜负债累累地向朋友借钱,并将筹集到的4000万美元全部投入到了公司之中。他把特斯拉的所有员工召集到一起,并告诉大家说“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面对马斯克的孤注一掷与勇敢,人们的恐惧逐渐转化为贪婪,投资者们全部尽可能地投资,特斯拉的生命周期也得以延长。
而对于远在太平洋上的火箭事业,马斯克也没有松懈。他组织岛上所有的员工一起,将SpaceX可用的零件与资源用尽,计划进行第四次火箭发射。
2008年9月28号,吸取了足够的经验与教训之后,SpaceX的猎鹰1号终于顺利发射成功,并成为了第一个由私人公司开发的入轨火箭。仅500人组成的公司完成了一个国家级别的项目,SpaceX和马斯克达成了一个惊人的成就。他激动地对所有员工说道:“火箭的发射成功,对于我自己的人生,也是对SpaceX很多人一样,是梦想的顶峰,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也是在那时,NASA正式打来电话,告诉马斯克SpaceX赢得了一份价值15亿美元的合同,激动得马斯克甚至拿不住电话,只会一直冲着电话喊“我爱你们”!
峰回路转后,外界对于马斯克的评价从“疯子”转变为了“天才”,原本只会被嘲笑的他,现在说的每句话都成了福音,人们也终于开始以一个客观的姿态正视这位疯狂不已的天才企业家。
痛苦的阵痛期过后,马斯克的事业节节高升。2010年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SpaceX也开始在14年盈利,马斯克的权力与财富开始持续增长,并因此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奇妙构思一一付诸实践。
2010年12月,随着“猎鹰9”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SpaceX成为首个将飞船发射到太空并顺利返回的私企。而在当时,世界上掌握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及“马斯克”。
2022年,福布斯公布全球亿万富豪榜单显示,马斯克以2190亿美元登顶,财富值超过盖茨近两倍,一路追逐不可能的他成了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人。
PART-03
对战相扑运动员的小孩子
也许不刻意强调,许多不了解马斯克的人不会想到,这个在媒体聚光灯下活力满满、意气风发的男人,已经年过半百了。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消极、疲惫,有的只是时刻饱满的斗志与自信。他从不被世俗规则所束缚,言行举止更是与传统的企业家大相径庭。
他会把推特当作朋友圈一样,在上面每天吐槽生活日常,并毫不顾忌身份地对盖茨和其他公司进行各种点评。甚至在2021年的某一天,突发奇想地直接在推特上问网友自己要不要卖掉特斯拉10%的股票。这也导致特斯拉股价当天直接跌停,并连带自己被美国证券委员会告上法庭。
他会保持自己对航天事业的尊崇,不考虑政治因素地夸奖中国航天成就,赞其“远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超前。”会敢于直接明确表示特斯拉反对“脱钩断链”,形容“美中利益交融,如同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
他也会一边从特斯拉领出100亿美元工资,一举成为地球上年薪最高的CEO,一边面对媒体坦荡表示“我对钱不感兴趣”。更会一边在采访中温和地侃侃而谈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一边难以抑制地狂躁发怒,他的前妻将他比作蹒跚学步的孩子,形容他“会回味某些事情发脾气,也为某些事情感到不安。”
“危险”“不安于现状”“不负责任”……从前妻、家人、朋友到敌人,大众对于马斯克的评价与描述十分复杂且多样。甚至马斯克自己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做我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有趣,甚至我都不确定我是不是想做自己。”
为何一个已经站在世界财富最巅峰的男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回顾马斯克跌宕起伏的前半生,或许可以窥见答案的冰山一角。
作为首富、超级工程师,虽然马斯克十分成功,但过人的头脑与思维使得他无法对自身降低要求,更无法停止思考的步伐,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即使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马斯克没有办法让自己停下来,他只能在达成一个目标后继续拼尽全力地向下一个站点跑去。
作为丈夫、父亲,马斯克无限追求刺激感、新鲜感以及无限可能,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更因受困于幼年时父亲的家暴与折磨,而在人格与情感上存在残缺。他先后经历了3次失败的婚姻并拥有9个孩子及数不清的女友,私人感情混乱不堪,一度沦为全球人民茶余饭后的笑谈。
作为企业家与管理者,马斯克在员工眼中十分“可怕”,他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热情,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发烧不已,也会严苛要求员工,在他手下工作的感受被员工形容为“像用消防栓喝水一样”紧张且压迫感十足。任何时候,他脑中所想的东西都比常人高一万倍,让其身边的人根本无法放松下来。甚至有员工会直接表示:“为马斯克工作,就是要在不断的不舒服中,感到舒服愉悦。”
你可以发现,真实的马斯克是复杂且简单的。复杂的是,他与很多人都不同,他真正地做到了深入思考,不惧冒险,因此外界很难走进他的精神世界,“谁都没有办法猜到马斯克在想什么”。他既有天才的敏捷思维与能力,可以达成出改变世界的伟大成就,也难以摆脱基因与骨子里的暴躁、自负与刻薄,让你无法用好或者坏去给他定义。
同时,他又很简单。秉承着工程师思维的他,做事情向来只会朝着目标奋勇前行。立志帮助人类的他,所做的一切也都只会思考“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为世界带来改变?”站在精神境界更高层的他没有一般资本家对于金钱与权势的过度渴望,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物质世界的赞美与荣誉对他而言是索然无味般的存在。
但面对自小的偶像——美国航天英雄们的批评与质疑,马斯克又会眼眶发红地表示:“我对此很难过,因为那些人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希望他们能够来看看我造的东西,我认为这将改变他们的想法。”
也正是这种极端的复杂人格,组成了一个极致疯狂的马斯克。那些曾陪伴马斯克创业并一起共事多年的员工都一致认为“他要么成为世界首富,要么完全破产,不会是中间状态。”
他的超强天赋与执行力让他对冒险与尝试有着清晰的判断,敢于对外表示“如果事情足够重要,即使对你不利也要去做。”并会以自己的经历鼓励世人去大胆追梦,因为“这个世界留给想象的机会远比你以为的要多。”
成功的定义自古以来就有着万千种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对马斯克而言,即使现阶段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依旧不是他追逐的终点。因为敢于想象的人,心中自有广袤无际的宇宙,他们敢于与世俗、传统与规则进行力量悬殊的博弈,即使永远不被下注、不被支持,也会敢于在胜率不足10%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就如同马斯克自己形容的那样 :“我应该不是那种人们会在我身上下重注的人,就像一个普通小孩和相扑运动员打架,99%都是相扑运动员会赢,我的公司都有内在好斗的基因,小孩和相扑打架,次数多了,也总有一两次能赢。”
对于坚持的含义,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切皆有可能,永不言弃,关键是万事皆有可能,永远不要说永远要怎么写。”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着“无中生有, 万事皆有可能。”的传世名言。而在今天,正在改变世界的马斯克则用自身经历赋予了它自己的定义,那就是“如果你真的内心渴望做一件事,那么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全力以赴去做它。”
因为,在实现梦想与目标这件事情上,doing远比to do更重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