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白糖价格控制在6000元/吨左右,就整个糖产业链而言,蔗农、糖厂都有合理的利润,能够促进整个糖产业链良性发展,有利于粮食安全。下游用糖用户也较易接受。

       虽然此价格略高于往年,但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力互相作用。

        代糖四千左右,6000元/吨的白糖价格,给了代糖一些发展空间。

        好的年份,我国须进口糖500万吨左右,另外还有走私糖未统计在内。

       若是代糖增加些,必然使进口糖减少些,动不到每年194.5万吨的进口配额,无伤大雅。而且,淀粉转化为糖这个产业得以发展,一可以增加工业产值,二可以容纳就业。

       配额内进口糖税率50%,配额外糖进口税率15%,较大的差额催生走私犯罪。反之则可减少走私犯罪。

       接下来的问题是:抛储能否使糖价控制在6000元/吨左右呢?

       有人说:不能!

      理由如下:8月底工业库存90万吨,按每月销糖120万吨计算,以后将无糖可售。

       假设白糖总储备600万吨,抛储不会超过100万吨是共识。因为白糖属于战略物资,必须留有余地。

       甘蔗榨糖10月份出量10万吨左右,11月份出量40万吨左右,12月份才能出大的量。

        库存90万吨+抛储100万吨+10月产糖10万吨+11月产糖40万吨=240万吨。

       9、10、11三个月的总需求120万吨X3=360万吨。

     需求360万吨,供应240万吨,缺口120万吨。

     大概这就是多头看多的理由之一。需求有缺口,价格上涨不受控制。

     置于印度下榨季是否允许出口糖,那也要看9月份的降雨量和10月份对甘蔗产量的预估量,等到明年3月份才会付诸实施。目前多空都不应拿来说事。


      有人说:能!

      多头犯了两个错误:

     一、每月销糖120万吨,那是去年的数据。今年6月销糖63万吨,7月销糖50万吨,8月销糖71万吨,这是在夏天饮料旺季和中秋备货旺季的状态下的实际销售数据,合计184万吨,平均每月销糖61万吨,多头沿用去年每月销糖120万吨来套用,这是错误的。9月份往后是白糖需求的淡季,总需求不会超过61万吨X3=184万吨。

      总需求184万吨,总供应240万吨,盈余56万吨。

      避开现在的实际数据,沿用过时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不不对,是在带节奏,往坏处讲:是在寻找接盘侠,为多头出逃找垫背。

       二、前期进口糖很少,正如中粮糖业在半年工作总结中写道:“切断进口窗口,助力国内糖价上涨”。现在发改委规定进口配额必须在9月15号以前成交,否则须把配额退还。糖价也上涨啦,配额也到期啦,进口势在必行。

      据预申报:8月糖进口糖到港50万吨(因台风可能会晚点),9月糖到港60万吨,这些都是供应的增量。上文提到的盈余56万吨+9月进口到港60万吨=总盈余116万吨。

       得益于配额内进口糖的成交,后期进口糖到港肯定还有,总盈余116万吨还会扩大。

       得益于台风使部分8月预报到港糖推后,9月预报到港糖60万吨可能会增加,总盈余116万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即使减去抛储的100万吨,总盈余仍为16万吨。

       既然需求总量<供应总量,再加上抛储,抛储肯定能够压制价格,置于压制价格到什么程度,得看抛储的量是多大,得看管理层设定的心里价位。

      换言之:欲想把糖价控制在6000元/吨左右,是可以做到的。

      以上是我的认知,作为一个实际操作的散户,写出来不是为了“自以为是”,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去评论,三人行必有我师,让更多的指出我的错误,纠正我的偏见,这样可以避免在盘面上犯错。

        

2023-09-17 11:30:06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笔误了。配额内税率15%,配额外税率50%

2023-09-17 11:58:12 作者更新了以下内容

本人学了农学和经济学两个专业,在某部门工作近40年,也是围绕农学、经济学这两个专业开展工作。本人对农学、经济学、期货三事项孜孜不倦,临近退休,若有人拉我入圈共同工作,或是聘请我从事上述关联工作,本人乐此不疲。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