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发展(SZ000592)$  

该公司全称为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当时属于地方国企,1996年正式上市,名称中福实业,这么早能上市名气也是响当当。

可惜上市十年后,公司轻松亏掉了十几亿元,且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值,其中部分资金还是被大股东玩没掉的。在这种情况下,中福实业竟然既没退市,也没破产清算。

而在当时,壳资源还是相当抢手,价值不菲。已经是烂摊子的公司并不紧张,开始谋划着启动债务重组,处理清欠债务,欠银行的钱大部分争取减免,或做延期。同时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和资产重组,经过一番操作后,山田实业成为控股股东,刘平山成为实控人,公司性质也变成民营企业。中福实业的主营业务也从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地产开发转变为造林营林、林产品加工与销售等。

没过多久,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的限伐政策,对于以造林营林与林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公司来说,简直就是致命一击。恰逢2009年10月,福建省委按照国务院指示,做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2011年3月,"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成为闽台合作和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为了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摆脱困境,公司董事会作出了进军平潭岛的决定。

2011年9月20日,中福实业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下了入岛开发的协议,从建设装饰、装潢市场、混凝土搅拌、建材物流和城市绿化、污水处理等全方面参与平潭岛的建设!

并在两个月后,中福实业将注册地由福州市,变更到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首家进军平潭的上市公司,到了2014年,中福实业正式更名为"平潭发展"。

插一句话说,现在很多人认为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龙头~海峡创新,2012年3月19日上市,当时公司名为汉鼎股份,还是一家浙江杭州的公司,到了2019年12月份,才由平潭综合实验区国资局并购,改名为海峡创新,至今办公地址还是在杭州市西湖区天际大厦6楼。

由此可见,平潭发展自始以来都是在福建省内运作,2011年就进军开发平潭,而海峡创新2019年才被购并,整整迟了8年!并且是外省公司改过来的。

2011年进军平潭时一看,岛上土地贫嵴,风沙大、缺乏淡水,并不适合发展林业,而且岛内基础设施差,人口数量少,工业生产小,交通不方便,建设几乎都要从零开始。所以平潭发展入岛之后,先后参与了平潭岛的基建、城市绿化、防护林建设、混凝土搅拌、污水处理、旅游、医院、房地产、金融、免税、美丽乡村建设⋯⋯总之一句话,差不多成为平潭岛的全能选手,岛内缺什么就上什么项目,反正多财多艺,政商关系又好,什么都能插上一脚!

所以看它那些林林总总的子公司,包罗万象,与主营林业谈不上什么相关性。大概总结为:投资金额巨大,回收周期长,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差,项目进度缓慢。

看来平潭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营模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面对这么多的项目,公司必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仅靠主业纤维板业务是不可能支撑的,于是平潭发展只能依靠发行股票来募资续命,先后又进行了两次定增,2010年定增募集了5.46亿元,2015年定增募集了20亿元。可见公司经营能力不强,但是募资能力却是扛杠的!而且将闲置资金去买理财,收益稳定,成为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不是有点令人哭笑不得呢?

哈哈,这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其间还曾发生过2018年被"假央企"套路骗过,2019年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孙仕琪,旋即孙又将表决权让渡给总经理王志明,引来深交所关注函。据推测孙的金主是泰国正大集团的资深副董事长谢炳先生,当时向谢炳借款3亿元,大家都在猜测是不是正大集团要入手平潭发展。虽然后来没了下文。

不过,从2023月6月30日的十大流通股东看,一个名字叫谢国继,从3月31日第六大股东900万股,到目前急升为第二大股东2625万股,3个月内增幅达191%,不知道与泰国正大集团谢氏有没有什么关系,有了解的股友可以分享一下哦。

平潭发展从2020年开始又连续三年亏损,不过目前公司帐上的现金充沛,今年的中报也是扭亏为赢了,增速高达873%!

时间到了金秋九月,"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横空出世,不愧是战略性的高层次大手笔!很多人并不了解其特殊意义。吧里很多话也不方便讨论,前文专门介绍了平潭发展这家辨识度最高的奇葩公司,或许之前的投资行为,提前全面介入平潭岛的所有建设,都是为目前做铺垫的,可以预见的收获季节即将到来,成为福建版的深圳。

既是随笔,想到哪说到哪。再过几个月,对面要开始选了,福建板块会反复异动,五常只有兔子还没完全在一起,丑鹰又在不断搅局,越紧张激烈,平潭发展的热度会越高。

对面80%以上的祖藉地在福建,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天然有亲近感,拉人过来,修桥过去,你看不懂没关系,但是要相信,这是所有国人的最大期盼。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