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固收投资领域发展迅猛,相关产品规模实现了巨大突破。截至2023年8月31日,国内债券基金的规模达到了51844.51亿元,固定收益类产品更是达到了173516.12亿元,占据了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的过半江山。[1]

面对着规模庞大且仍在快速发展的固收投资市场,浦银安盛作为一家天然有着固收基因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持续发力固定收益投资。

目前,浦银安盛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固定收益业务管理平台和较为成熟的投研团队,形成完备的产品矩阵,为各类机构提供多元化的固收投资解决方案。

这一切的取得与这家基金公司“以团队和勤奋收获长期价值”的理念密不可分。

在浦银安盛基金副总经理汪献华看来,这一理念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要有一个具有开放性思维的投研团队;第二,投研团队要以科学态度去证实或证伪过往的成功;第三,投资团队要形成真正的能力圈并在能力圈范围内全身投入。

“芒格说过,投资有时候需要播种,有时候需要收获,有时候需要熬过寒冬。这看似简单的取舍要求实际并不简单,既包含了市场恐惧时的大胆买入,也包含了市场贪婪时的止盈,更要求你改变高歌猛进的习惯和耐心地等待。”汪献华说,“所以,很多时候投资是一件逆人性思维的事情,并没有最优解,更多的是取舍问题,对于固收投资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它留给你的选择非常有限。”

简单而言,固收投资需要在安全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

虽然固收投资被认为是相对权益投资较为低风险的投资领域,尤其在近几年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将固收产品视作“避风港”的选择之一。但要满足投资者的期待,做好信用风险控制极为关键。

在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羿看来,“对于信用风险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因为这永远是0和1的问题,一旦踩中,无论是给投资者还是市场信心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为了避免信用风险带来的“零”,浦银安盛在固收团队构建与机制协同上开展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在团队划分上,浦银安盛的大固定收益部门被分为固定收益投资部、专户部、信用研究部三个团队,它们之间互相独立,直接向分管固收的高管汇报。

“这种架构使得固收投资和信用研究相互独立,信用评价在风险把控上能够不受单个投资经理的控制,避免道德风险。”信用研究部总经理涂妍妍表示,“同时这种分工使研究和投资的职责分工和考核依据更为明确,有利于研究质量的评价和回溯。”

在此基础上,研究与投资团队的分工合作覆盖投资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将管控信用风险贯穿于投资管理的整个过程。

投前阶段,信用研究团队是风险控制的主要承担者。这支11人的团队,覆盖了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及大类资产配置领域,能够做到对宏观经济、重点行业与地区、个券的多层次覆盖。

“信用研究是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直白地说,投资团队能够选择的标的必须经过我们的研究筛选才能入库。这些个券不仅要符合监管的标准,更要满足我们的指标要求。”涂妍妍介绍。

研究团队的工作成果会通过多种形式迅速共享给投资团队,包括每日晨会、周会等线下会议,定期发送的报告包括信用跟踪日报、固定收益周报、中观高频数据周报、机构行为周报、可转债周报、固收专题研究报告等,同时部分研究成果还服务于外部客户,确保投研互动的及时有效,以及个性化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和市场的研判需求。

当然,信用研究部的工作并非到此就结束了,进入投资环节后,他们仍然要全方位地跟踪宏观经济以及行业和企业数据,对进入标的库的个券进行动态管理。

 不过,在投中和投后阶段,投资经理对所管理的产品将承担更多信用风险控制的责任。

作为纯债产品的基金经理,章潇枫将自己风险控制的方法归结为两点:“要做好风险管控,我的抓手第一是做好分散投资,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或者有限的几个篮子里;第二是通过盯市跟踪信用风险的变化,比如观察债券收益率的起伏,并分析债券的信用利差是否能够匹配其收益变化。”

相对于纯债基金而言,现金管理类产品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无疑是更高的。

作为浦银安盛旗下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曹治国表示:“虽然现金管理类产品之间常常要竞争几个bp的收益率,但我们不会因此去做(信用)资质下沉,因为长期来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因此,曹治国在构建组合时非常强调底仓的安全性。一方面为自己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和交易纪律,另一方面也在依靠系统和技术的力量,保证自己能够遵循设置好的底仓比例等数值指标。

李羿表示:“我们在团队、理念和技术上做的这些努力总体上还是希望尽量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我一直认为,管理固收投资,还是需要多一些绝对收益的思维,设置合理的目标。如果我们只是想着要把收益做到最大,后续的动作难免会变形,最后的结果也许会事与愿违。”

做好风险控制,为固收投资提供“稳稳”的安全感是基础,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致胜,挖掘产品收益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但在不做信用下沉的情况下,收益要去哪里寻找呢?

在浦银安盛固收团队看来,第一个来源是靠“勤奋”。

“做固收天生就是一个勤奋的过程。因为我们单笔交易的获利很小,即便交易二十个亿,可能最后也只带来了二十万的收益,对组合的贡献就零点几个bp。头寸管理也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作。所以我们经常说,收益都是‘扣’出来的。”章潇枫说道。

对于这一点,曹治国更加感同身受:“我们平常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盯市、交易、看报告、讨论,有时候你会发现一天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就到晚上九、十点了。”

不过,在当前“内卷”的基金行业里,勤奋几乎是任何一支有进取心的团队都具备的品质。单靠下苦功并不足以获得差异化的发展优势。

在勤奋打底的基础上,浦银安盛的固收投资更为依靠的是团队协作的共同作战和投资框架的科学指导。

在挖掘收益方面,浦银安盛的团队协作是多层次的,既包括投研之间的一体化协同,也包括业务团队内部的分工合作。

在浦银安盛,研究团队不仅仅要做好信用风险的防火墙,同时也要帮助投资团队找到投资机会。

“我们的考核与固收投资业绩直接挂钩,确保研究为投资服务,积极创造价值。”涂妍妍说,“不过这种服务不是要取消或者降低我们的独立性,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明确组合配置的底层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从而使我们的产品具有清晰的风险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匹配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早识别与处置,寻求信用定价变化所带来的超额回报。”

此外,研究团队也会将日常对于市场跟踪的成果快速分享给投资团队,比如重要宏观数据公布时,研究团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即时点评并给出策略建议,给到投资端作为参考。

有了团队能力的加持,章潇枫、曹治国等基金经理们能够在管理上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但另一方面,投资管理仍然更多地要依靠基金经理个人的能力圈,而完备的投资框架就对基金经理管理产品和挖掘收益起着重要作用。

章潇枫表示,他在投资上最为看重的是三条曲线,即利率曲线、信用曲线和资金曲线。

这三条曲线背后,是他一直遵循的“MVST框架”。

所谓“MVST框架”, M代表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s),包括利率和货币信用周期,决定了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是一个慢变量,有一定的迟滞性。

V代表估值(Value),对于不同的资产,其估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会有偏离,这就存在交易的机会。估值是一个比宏观更快反应市场变化的因素。

S象征情绪或观点(Sentiment),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供求与交易,对价格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快变量,研究情绪可以帮助基金经理快速做出加、减仓的决策。

T即是技术(Technique),章潇枫认为T主要是要在长时段维度中思考当前市场的位置,特别是将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历史上相似的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可能的市场走势。

在现金管理领域,曹治国也提到了类似的方法论,他认为在管理中首先要看宏观经济走势,其次要观察债券点位,再次要跟踪货币政策,接着要判断市场供需关系,最后还要了解市场情绪。

在做到这五点的基础上,他在具体做策略执行时总结了十六字操作法:“高抛低吸、止盈止损、胜率赔率、左侧右侧”。他认为在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运作当中,增厚收益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波段交易来实现,这就要求要做到高抛低吸,在抛和吸背后,则是要做到坚决的止盈止损。在具体做交易时,通过对曲线的预测,估计胜率赔率,做好左侧与右侧交易。

在安全与收益之间寻找平衡,浦银安盛基金一直在努力。

浦银安盛基金希望依靠严格的风险控制,在为客户提供更多“稳稳体验感”的基础上,通过勤奋和科学的投资管理,努力做到收益增厚,让投资者的钱袋子保值增值。

虽然无法创造短期极致的收益,但浦银安盛基金着眼长期投资。正如汪献华所说,形成真正的能力圈并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时间一定会创造价值。

投资如此,一家公司的发展亦如此。

今年,浦银安盛基金已走过16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一个人来说,16象征着茁壮成长的少年。而浦银安盛也在过往16年的积累上,成长为公募管理规模超3200亿元[2],如今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在浦银安盛基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固收业务将始终是公司成长的重要一极,其团队也将持续夯实投研基础,服务好广大投资者,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力。

$浦银稳鑫12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A(OTCFUND|015815)$$浦银稳鑫12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C(OTCFUND|015816)$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数据来源:注释1来源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止2023年8月31日;注释2来源于Wind,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