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金秋顺心,双节结束了,四季度马上就要到来,今年一整年除了一季度的AI结构性行情,整体大盘还没来过一次吃饭行情。

已经聊过很多关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内容,车轱辘话没有必要来回说。

今天一呢,占个位置。上个帖子还是儿童节开的,楼也挺高的了,大家翻着都会很累。

二呢,想从今年以中国汽车工业的变化为切入点谈谈北方稀土的发展预期。

1)今年,有一个数据是要载入史册的: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超越日本,中国的汽车工业站上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不管是我们海关的数据还是中国乘联会的数据还是日本的数据,都显示中国正常出口量已经超越日本。从图上上看形成了一个角度陡峭的漂亮金叉。

汽车产业的崛起,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这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其次这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足够长的产业,说直白点,这个产业的崛起能够惠及大量的劳动人口提升收入水平。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后,家电行业垮了,半导体行业大幅收缩了,但日本依旧是世界上排名前列的高收入国家,为何?无它,的汽车产业仍然源源不断从全世界各地把财富转移到日本国内,惠及数量庞大的产业人群,这些汽车工业的受益者所产生的消费,又支撑了日本内需的景气。中日汽车产业之间的此消彼长必定会产生一次交替,本来这个时间还不会在2023年到来,还会再晚一点。而因为历史上的一个变数,交替的时间提前了。这个变数,就是e'w冲突。2022年,大家如果还有记忆,当时A股也深受影响,连跌2个月,跌破3000点跌倒了2800多才止住。而这个历史事件造成的结果,就是西方企业因为收到制裁的影响,纷纷撤离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本身的汽车销售暴跌80%以上。但是,这个暴跌并不是因为需求消失了,而是因为,俄罗斯市场本身是德国和日韩的天下。现在这些企业退出,市场上根本没有什么成规模的供应,所以数据上现实俄罗斯汽车消费市场2022年萎缩了80%。然后就是从2023年开始,原来德国日韩企业留下来的份额就被中国的汽车公司开始逐渐代替。包括目前俄罗斯市场上市占率第一的lada,其实也基本上是从中国把包括车身在内的零件和组件出口到俄罗斯工厂后组装完工,就成了俄罗斯本土民族品牌。正式因为俄罗斯的这个增量和中东方向的增量,让中国汽车工业在2023年就完成了对日本的超越,来到了世界第一。下图,俄罗斯目前市占率前五分别是Lada,奇瑞,哈佛,吉利,长安。哈佛的大狗和长城的坦克300,坦克500成了俄罗斯市场的爆款。吉利的星悦也在俄罗斯获得了高端市场的认可。再国内市场已经很少听到声音的奇瑞,在俄罗斯也是闷声发财,干到了市场第二的位置。


2)那么在整个量已经站上世界第一的背景下,整个中国新能源车行业还有多少上升空间?我们现在经常在讲一个数据是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目前是28%。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上燃油车销售见顶,后面新能源车就一直在市场扩张。下图,除了欧洲之外,燃油车相对于新能源车都是明显的市场优势。所以,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新能源车的空间还非常庞大。

中国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28%,超过这个数字的只有挪威和瑞典这两个在环保观念上比较激进的小众市场。换个思路,哪怕担心中国市场28%的渗透率已经很高了(会影响预期值),但世界上还有大把的市场渗透率在10%以下,全世界平均渗透率也仅仅14%。别说什么顶峰了,甚至可以大胆点说,连主升浪都还没有开始。

再看国内市场,除了2023年年初因为出人意料的突然放开导致了市场的急冻效应(还有春节的过节效应),整体而言中国的新能源车销售还是震荡上行的多头趋势,这是毫无疑问的。加上中国经济整体而言会逐渐恢复活力,消费市场是有希望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复苏的。

再看2022年中国正常出口的细分车型数据,除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Model3和Model Y,前20名重只有比亚迪元plus是纯电车型。这说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巨大。

3)地缘政治对于商业的影响愈演愈烈,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欧盟目前对华发起了汽车领域的反倾销调查。让一些人也看淡了中国汽车行业在欧洲销售的前景。这件事也从两方面看:

a)汽车行业不同于光伏,中国对于欧盟不是毫无反击的抓手。这点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德国汽车行业的领袖们也在密集发生,提示欧盟如若坚持对华发动汽车贸易壁垒,德系车在华的销售肯定是危如累。

b)欧洲市场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20%,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加上欧洲人普遍比较坚持环保理念,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口目的地。不过,即使是最后欧盟真的脑抽,宁可自损八百。也要注意到欧洲市场上目前,中国品牌的占有率本身不到10%。超过一半是非德国的品牌。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汽车工业国,如果今后的趋势是新能源车,而目前德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在后续上德国品牌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大家还记不记得,就在今年夏天奔驰和大众是分别和小鹏以及上汽达成战略合作的。关于技术上,我们是有底气的。哪怕整车品牌层面出口会有些影响,技术路线上,德国必将还是继续拥抱中国。只要是中国的技术路径,那零组件基本上也会是中国的为主。所以哪怕是化整为零,中国企业也能从欧洲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

4)再说下华为,节前市场上最靓的仔就是华为概念的x捷和x联(星闪),包括欧菲光这些被苹果踢出果链的企业,也因为华为的订单,也是热度急剧上升。为啥?因为华为3年来,退无可退,华山一条路,闯了出来。闯出来后,华为已经不光是不敢用美国供应商,连和美国品牌深度绑定的企业,也不敢用。当然这全是个人揣测,看到下图有感而发。

而过节期间的消息面里就有一条热门是华为概念的问界M7预定量超预期,已经达到了5w。过节期间和吉利的一个朋友交流,他说,其实华为确实会改变这个行业,因为华为的车是用华为的CC架构,整车在设计时就是以车机和汽车是一个整体为出发点设计的。而目前大多数的车企都是车体和车机是分开设计。我当时表示听不懂,这有什么区别?他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特斯拉。为什么特斯拉会在市场上公开宣示不看好激光雷达的技术路径,这是因为特斯拉的激光雷达不差,它的车机也不差,但是它个各个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数据和车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有问题。举个不恰当的列子,好比拿着海量的数据却靠着21世纪初的电话线拨号猫在上网传输数据。所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一直有问题。这不是特斯拉的算法不行,也不是特斯拉的车机不行,也不是特斯拉安在车上的sensor不行,是因为他们之间各自为战毫无合力。所以特斯拉会到处宣扬激光雷达装多了毫无用处。(这么一说,其实当时宣扬要弃用稀土可能也是这个逻辑[俏皮]

5)所以,码了那么多字。理智点,应该可以看到国产新能源车的广阔前景,而稀土必将也会在借着新能源车的扩张而卷土再来。目前就是梳理下逻辑,技术分析先占个位置,后面慢慢补上。

6)最后说下大盘,四季度必定会有一次吃饭行情。这句话讲了有好几个月。很多人会听到麻了,也哭麻了。我理解。感同身受。我能告诉大家的,方向我是确定的,路径怎么走,大家都很渺小,有些痛苦是必须经历的。不管节后怎么走,开门是红是跌,在吃饭行情前,有很大概率会有一次急跌。不要怕。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减仓是元旦后的事情。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