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

海立股份“十四五”战略规指出要在三年内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剩余已不足三月,海立的混改会在三个月内完成吗?混改又会引入谁呢?

从海立的相关回复看,公司的混改在推进中,但具体方案今年不一定能落地。

至于混改会引入谁?在我看来,最有可能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具体分析看之前写的文章《买入海立,赌一个机会》。


2、格力电器再次举牌

2017年、2018年,为避免海立落入海尔之手,保持空调产业的竞争优势,格力电器两次举牌海立股份,合计持股近10%,一举成为海立股份第二大股东。

时过境迁,空调行业增速不再,凌达压缩机产能基本可以满足格力自配套需求,海尔也通过与海立合资建厂获得了压缩机自供能力。格力似乎没有必要再增持海立。

然而,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空调和热管理市场,格力电器当下的产业布局和市场拓展都略显迟钝,相关业务迟迟未见起色。

格力若加码汽车空调和热管理业务,必然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车用压缩机的制造技术和经验。海立本身在车用电动压缩机研发和制造上就有优势,收购马瑞利汽车空调业务后,海立成为全球少数既拥有新能源车电动压缩机核心产品,又有能力提供汽车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如能收购并控股海立,格力的相关业务将得到加速发展。

从这个视角延伸思考,电器和汽车产业链上是不是还有很多公司在觊觎海立的控制权呢?


3、成为特斯拉供应商

海立目前还不是特斯拉的供应商,但海立是国内厂家中少有的拥有800V电动压缩机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为保证国产化率和降低成本,特斯拉之后推出的800V平台车型的电动压缩机极有可能就近选择海立作为供应商。

另外,特斯拉为了实现宏图计划,极有可能开发家用和商用热泵产品,此时大概率要向海立采购热泵压缩机。

更大胆的设想,特斯拉为完善产业布局、实现未来规划,会不会收购海立呢?看之前的文章《大胆设想,特斯拉入股海立》。


4、上海微电子借壳

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上海微电子已经在做科创板上市辅导了,大概率选择IPO直接上市。另外,海立的资产质量并不差,发展得也很好,并无必要卖壳。

更现实的考量是光刻机冷却系统能给海立带来多少订单,基于这样的冷却系统配套技术和能力,能否延伸到其它应用领域。


5、与华为深化合作

华为首席供应官应为民在今年6月到访上海电气时表示,华为公司与上海电气旗下海立股份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

目前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极狐部分车型上使用了海立的电动压缩机,接下来应该会有更多华为相关车型使用海立的压缩机和配件。

未来,华为与海立可能会在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储能热管理系统、区域供暖系统、家用/商用热泵系统、基站/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等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6、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海立股份2023年半年度业绩亏损,这是海立股份上市30年来首次半年报亏损。

海立股份业绩由盈转亏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预估了海立马瑞利业绩补偿 11,865 万元,本期无;同时本期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由于市场需求、生产调整等导致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产品销量增加,盈利情况不及预期。简单说就是海立马瑞利亏损过大。

海立马瑞利一直是拖累海立股份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海立股份能否扭亏,关键看海立马瑞利能否有效完成整合。对于如何加速推进海立马瑞利改革整合,公司在半年报中给出详细介绍,这里不做转述,概括说就是加速对海立马瑞利生产布局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降低各项费用支出,推动各降本项目加快实施。

展望未来,海立股份一方面在转子式压缩机业务上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支撑。另一方面,在汽车零配件业务上拓展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多的车企项目定点和量产,推动汽车零配业务驶入成长快车道,持续改善汽配业务业绩。双主业共同发力,或许2023年报或者2024半年报海立股份就可以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以上六大预期,你认为哪些能实现呢?欢迎交流探讨。

$海立股份(SH600619)$  $格力电器(SZ000651)$  #“华为风暴”席卷A股#  #华为问界新M7连续超预期#  #华为汽车产业链掘金正当时# $新能源车(BK0900)$  #国企改革走红!逻辑是什么?怎么选股?# 

重要提醒:

再看好的行情,也不可借钱炒股

再看好的板块,也不可持仓超过5

再看好的个股,也不可一次性重仓买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和交易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