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中概股赴美上市再起热潮,今年以来中概股IPO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8月1日,我国赴美上市的企业高达29家,远高于去年同一时间上市企业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概股中有15家企业在上市前财务状况都呈现出亏损状态,占总数一半有余,亏损企业通过纳斯达克登陆美股市场已然成为常态。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亏损企业赴美上市的详细情况,华谊信资本特别选取了今年登陆美股市场上的四个处于不同行业的中概股,希望通过分析其上市情况,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物制药类亏损企业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市场波动性较大,新品研发往往伴随着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因此大多数生物制药类企业在上市前都处于亏损状态。

硕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是这样。

硕迪生物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全球化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研发治疗代谢性和肺部疾病的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为全球拥有心血管和肺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疗,以缓解其医疗需求。

根据企业披露的相关财报,我们发现:2021年、2022年,硕迪生物年度净亏损分别为3800万美元、5130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企业净亏损额度更是远超去年同期的1310万美元,达到了1800万美元,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亏损是企业业绩的直观表现,但并非衡量企业发展前景的不二准则。2023年2月3日,硕迪生物以每股15美元的发行价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发行1074万流通股,累计募资1.61亿美元,成为2023年上半年募资额度第二高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一共有3家生物制药类企业登陆美股市场,其中除硕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外,其他两家都是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市场的。

由此可见,对于亏损企业而言,除了传统IPO之外,还可以选择通过SPAC的方式跻身资本市场。

二、科技类企业

除生物制药类企业外,科技公司似乎也逃不过亏损的命运,2023年2月9日,登陆美股市场的禾赛科技对这一结论很是认同。

根据禾赛科技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在过去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公司净亏损分别达到1.2亿元、1.07亿元、2.46亿元、1.66亿元。三年多时间里,禾赛科技累计净亏损额度已经达到6.39亿元。

但即便在亏损状态下,禾赛科技依然凭借着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核心技术,以每股19美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累计募集资金1.9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募资额度最高的一家中概股,登顶“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三、食品消费类企业

2023年3月30日,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主要通过在中国和美国的连锁店提供烘焙、季节性和饮料产品的烘焙品牌——香颂国际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按每股4美元的价格、发行339万股普通股,募资1356万美元。

相比于现有在国内已上市的烘焙企业,香颂国际业绩体量相对较小,不仅营收刚刚突破1亿元,国内门店数量也远不如元祖等老牌企业。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香颂国际除2021年净收入为正数外,2020年、2022年分别亏损128.8万元和16.40万元人民币,业绩体量相对一般。

这种小体量企业,往往很难满足国内交易所的上市标准,相比之下,门槛低、成功率高的纳斯达克无疑是其实现上市目标的理想选择。

四、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

2023年4月20日,被誉为“中概新能源换电第一股”的优品车在连续亏损三年的情况下,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当日发行价为6美元,募资1450万美元。

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在过去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六个月,优品车净亏损分别为551.00万、4139.90万和1095.70万元人民币,累计亏损5500多万人民币,上市后净利率为-303.62%。

作为换电题材第一股,优品车除了车辆产品销售、采购服务等主营业务外,还立志于开拓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应用,随着“UOTTA”智能换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优品车换电相关业务也得到了大幅增长,营收规模实现逆势大幅增长,有望在未来实现扭亏为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不同行业对亏损企业的接纳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处于发展初期、正在进行创新和扩张的科技类企业,如:禾赛科技,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往往更高;而传统行业对亏损企业的接受度则相对较低,香颂国际自登陆纳斯达克以来股价持续破发,目前股价为1.68美元每股,较发行价下跌58%。

因此,对于那些有意向在美股上市的企业,可以在上市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及成长性,并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上市策略,才能有效提升企业上市成功率,实现登陆更高资本市场的发展愿景。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