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金信深圳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黄飙,三季度以来,产品规模有一定的增长,有更多的投资者朋友们加入了金信深圳成长混合持有人的行列。在当前整体市场震荡下行的情况下,能被您关注、信任并选择,是我的荣幸。接下来我会继续认真做好每一日交易,不辜负您的信任。产品最新的三季报已经披露了,我在这里简短的做个总结,并给大家分享下我对后市的一些看法。

在基金产品持仓方面,主要以医疗器械、电子和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板块为主。三季度以来,我对前十大持仓股做了一些调整,合计持股比例较二季度也稍微分散些,进一步优化在泛科技领域的布局方向。

在产品业绩方面,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881001)下跌4.3%,代表成长赛道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9.5%和11.7%,成长性板块大幅回调。我管理的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因为重点配置于泛科创领域,当季净值也有所回落(下跌6.8%),但仍跑赢了创业板及科创50指数。累计前三季,产品净值取得约11%的正收益,大幅跑赢市场整体。

市场方面,进入三季度以来,全球宏观经济在加息周期的调控下,整体呈现继续放缓格局,衰退风险有所上升。国内经济环比呈现低位企稳和弱复苏局面,流动性保持充裕。

随着经济活动趋于正常化,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企稳复苏,政策面、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积极,这都有利于A股市场逐步向好,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在整体经济持续温和调整的格局下,泛科技产业体现了最强的穿越周期发展势头,近期亮点包括:

1、AI大模型技术继续快速发展,各互联网大厂纷纷推出更先进更开放的大模型,如开源的Llama 2、多模态的GPT-4V、混元大模型等;大模型逐步向移动端和边缘端进行拓展,有望带动硬件产业的新一轮创新。

2、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继续进化,依赖强大的端到端神经网络,完成视觉物体分类、单腿站立等高难度任务。

3、国产先进制程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国产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一系列产业进行升级

4、锂电池复合集流体、BC及钙钛矿光伏电池等工艺取得突破,新能源降本增效持续进行。

展望后市,我们会持续重点围绕“科技+复苏”主线相关板块,包括TMT、智能家居、高端制造、医药生物等领域,遵循景气与格局并重的思路,寻找高景气行业上下游壁垒和格局最佳的环节进行布局,重点投资这些领域内具备高成长潜力和优秀管理能力、且具有较大预期差的优质公司。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的支持。市场震荡磨底期比较难熬,但希望大家多给市场一点信心和耐心,我们会坚持行稳致远的投资理念,继续认真做好研究和投资工作,努力取得良好中长期回报,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定投也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详情及风险收益特征详阅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

金信深圳成长混合(产品风险等级为R3,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3、C4、C5的投资者)成立于2016年12月22日,黄飙自2021年5月24日起管理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孔学兵自2020年12月11日到2022年1月5日管理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吴清宇自2019年10月16日到2020年12月16日管理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唐雷自2016年12月22日至2019年10月16日管理金信深圳成长混合。金信深圳成长混合成立以来(2016.12.22-2023.9.30)的收益率为151.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84%。(收益率数据托管行已复核)金信深圳成长混合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2023年H1和Q3的业绩分别为3.71%、-5.41%、25.84%、44.24%,40.07%、-8.96%、18.98、-6.7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61%、-19.53%、30.28%、26.00%,4.02%、-16.23%、1.12%、-5.19%。数据来源: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定期报告;业绩比较基准:深证成份指数收益率×6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35%。

$金信深圳成长混合发起式(OTCFUND|002863)$$金信优质成长混合(OTCFUND|01820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