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新材料】获悉,2023年4月3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帝斯曼工程材料(DSM Engineering Materials)和朗盛高性能材料(LANXESS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新成立了一家全球工程材料的巨头公司——Envalior。


据了解,Envalior的营业额高达40亿欧元,员工有4000多名。该公司归安宏资本(Advent Intervation)和朗盛所有。而出任该公司的CEO,正是全球石油化工巨头之一的英力士集团(INEOS GROUP HOLDINGS) 前经理Calum MacLean。该CEO公开称,Envalior仍将重点关注由帝斯曼和朗盛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继续推进可持续化。


业务方面,根据披露的公告,该公司目前有三个部门,分别是高性能材料(Performance Materials)、特种材料(Specialty Materials)和中间体(Intermediates)。


材料方面,包含了大量原本由帝斯曼工程材料为牌号的材料,只是将被改为Envalior的牌号,但材料本身,主要是各类聚酰胺材料(如PA6&PA66、PA46、PA410等)、PET与PBT、TPC、PPS、复合材料Tepex、玻璃纤维,以及己内酰胺,硫酸铵。


来源:Envalior官网


财务方面,虽然帝斯曼发布的2022财报上显示,其健康、营养和生物科学表现不错,集团整体总利润高达17.15亿欧元,但实际上,这里包含了2022年4月20日以14.4亿欧元出售给埃万特集团的帝斯曼防护材料。


百年以来,帝斯曼成功转型多次。起初从一家荷兰国家煤矿公司,借助产业链优势转型到了化肥尿素业务,借着化肥业务在1963年进入国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赚取了大量现金流后,又布局合成氨产业链(化肥)、有机化学品、石油化工产品。借着市场中站稳脚跟,开始推出各种高性能塑料及工程材料。


据一些人分析,帝斯曼由于没有独立配备的油田等原料,产能不足,于是开始逐渐舍弃这一业务,这才有了2022年5月31日,帝斯曼将帝斯曼工程材料以38.5亿欧元价格出售给了安宏资本和朗盛这一吸引全球企业目光的交易。而帝斯曼自身,通过收购罗氏维生素转向了维生素、医药品、添加剂等,变成了一家生命科学公司。


帝斯曼2022年财务状况


数据来源:财报


对比帝斯曼百年的转型,2004年成立于德国科隆脱胎于德国拜耳集团的朗盛则年轻且大刀阔斧得多,且目标更加宏大。


根据财报显示,朗盛2022年销售额高达80.88亿欧元,同比增长32.6%。


朗盛的业绩正是其正确战略布局的结果。早在2020年7月,朗盛就决定把自己定位成特种化学品公司,直接把反渗透膜业务出售给了法国的苏伊士集团,董事会主席公开宣称朗盛未来将把特殊化学品作为战略重点。


随后,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重组等,不断改革,努力从自己单一的橡胶和树脂巨头,通过加码特种化学品,希望转型升级成为能和巴斯夫、杜邦、陶氏等这些化工巨头,这也是此次收购了帝斯曼工程材料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场交易的另一个角色——安宏资本,同样是投资界的巨头。从1984年成立至今,已经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据悉,目前管理的资产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涉及的业务主要在商业金融、医疗、工业、零售、消费品、科技、媒体、电信等,特别看重化工、医疗、零售、消费品业务。


Envalior的成立,在特种材料行业,其增长潜力可谓巨大,一出场就成了聚焦点,朗盛和安宏资本直接在全球高性能聚合物领域推出了一家冠军企业。


而从其业务布局看,包含了大量的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和材料,代替金属,还有电池、充电系统、电控系统、汽车电子等多种汽车上的材料,这无疑对未来的风口行业,如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做好了充足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高性能塑料正处于历史的拐点上,甚至可能会迎来“大洗牌”。


在全球变局和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塑料企业都面临着相同问题,对有的企业而言是挑战,在有的企业眼中却是机遇。不论是什么手段,塑料公司都需要循序渐进、审时度势,竞争是激烈的,但每一个公司都可能成为明日之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