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海外高利率的狂风压制,以及医疗反F的突发暴雨后,医药行业似乎真的要否极泰来了,成为了这波反弹领涨的行业之一。
最近我也看到了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想要上车医药板块,但又担心追高,有什么好办法?
我看了一下,虽然创新药涨得很嗨,但医疗器械这个细分的板块似乎还没有怎么涨。

其实医药包含的细分领域很多,之前我们已经跟大家分享了CXO、创新药和中药的投资逻辑。今天趁着这个机会再补上一块拼图,聊聊医疗器械的投资逻辑。
首先从行业空间看,目前我们药械比(药品/器械的市场规模)只有2.9,与全球平均1.4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其中,部分发达国家的药械比甚至接近1:1,这说明了我国的器械相对于药品的发展要更慢一些,器械市场未来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增量空间从哪里来?当然是国产替代。
以前聊国产替代的时候,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创新药。但大家要知道,现在我们的药品大部分都已完成了国产替代,而器械的替代率非常低,只有不到30%。
这是因为器械当中有很多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长期被外资垄断,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器械三巨头GPS”,分别是美国的通用电气、荷兰的飞利浦和德国的西门子。
但随着越来越强调“发展要安全”,不管是半导体还是医疗都事关国计民生,自己人能够掌握才是最好的。因此,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也在不断加速。
像DR、除颤仪、监护仪和消毒灭菌设备这些中低端的产品,国产化率已经在60%以上。但在很多领域,国产率依然很低,国产与进口还有不小差距。

其中最著名的国产替代案例,就是被誉为“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的MRI(核磁共振仪)
MRI所需要的技术非常精密,里面的超导磁体需要在-268℃的液氦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而且必须保持全天候24小时供电运行,一旦断电,整套系统就报废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MRI市场都被GE、飞利浦、西门子等公司垄断。所以每台设备价格高达千万元,甚至维护费用都要每年几百万元。
不过,就在几个月前,我国自主研发的MRI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可以预见,机器成本降低以后,老百姓做MRI的检查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总之,在老龄化和国产替代的大潮下,医疗器械值得我们关注。
对小白投资者来说,不管是创新药还是器械,投资个股所需要的知识门槛都不低。所以通过场内基金来一键配置是更好的选择,比如医疗器械ETF(159883)
医疗器械ETF跟踪的是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顾名思义就是跟踪中证全指里的医疗器械公司,医疗器械在分类里属于三级行业。
从前十大权重来看,因为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市值高达3000亿,所以迈瑞一家公司就占了15%的权重。此外,指数也涵盖了乐普和鱼跃等众所周知的医疗器械公司。

从估值的角度看,医疗器械指数现在的市盈率是36倍,估值百分位是29%,比历史上71%的时候更便宜。

可见,医疗器械指数即使在反弹后,估值依然处于底部区间,看好行业长期发展的朋友不妨通过网格交易来抄底。
佐罗已经将医疗器械ETF(159883)的网格开出来了,网格表如下,价格区间为0.502--0.756

交易条件为:
上涨2.77%,回落0.6%卖出一格
下跌2.7%,反弹0.4%买入一格
假设拿一万金额做医疗器械ETF的基金网格,按照今天的收盘价计算,需要买入7024元的底仓,大概7成仓位左右

医疗器械ETF的升级版网格在网格定投--自动化网格交易拿

......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医疗器械ETF(SZ159883)$ $医疗ETF(SH512170)$ $医药ETF(SH512010)$ #再融资设定五大“红线”#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