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智能汽车视角下的Tesla Bot(一):底层架构及系统组成

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是科技内生及政策扶持的高成长赛道,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是AI主力应用场景,目前特斯拉分别推出的FSD及Optimus解决方案全球领先,并表态FSD技术积淀可以加速Optimus产品智能化迭代。Tesla Bot在设计理念、系统架构、迭代及感知方式与智能驾驶具备较强关联性,算法框架与相关AI软硬件储备有望支撑产品快速迭代及功能实现。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在四方面存在异同。

事件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目标是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具备较强关联性。

简评

从理念、架构、迭代、感知四方面对比智能汽车和机器人异同点(1)理念层面,智能汽车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网联汽车强调给驾乘人员带来智能化便利;人形机器人强调在家庭、工商业等基础场景替代人工,通用宽泛应用场景要求具备更强AI性能,功能要求更接近智能驾驶,软件、算法迭代要求高,Tesla FSD感知端与控制端算法可推动Bot快速迭代,主要差异在运动控制(2)架构层面,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经历了从分布式(ECU控制)到域集中式(域控制)的发展过程,未来走向中央集中式(中央计算平台统筹);Tesla Bot执行及动力系统(除感知及控制硬件外的基础结构件)更为简单,直接采用中央集中式(类人脑)架构,主控SOC芯片及AI训练芯片组成计算机控制硬件,FSD及BOT感知端占用网络模型等算法打通,训练端采用DOJO神经网络等模型处理。

(3)迭代层面,汽车OTA(远程升级)分为软件(SOTA)及固件(FOTA)在线升级两类,前者可更新中控信息娱乐APP升级,后者可对转向、制动等执行系统进行控制器(ECU)升级;Tesla Bot采用电机伺服来驱动执行,较工业机器人液压执行更具柔性及可控制性,更适用于FOTA;而SOTA技术难度相对较低(4)感知层面,智能驾驶不同等级(L1-L5)所需的感知方案差异较大,当前特斯拉FSD(L2+)采取纯视觉感知方案(后续或

引进4D毫米波雷达),其他主机厂一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系统(含超声波/毫米波/激光雷达等),涉及车辆高精定位采用GPS及IMU(惯性导航)组合;当前Tesla Bot面部采用3个Autopilot摄像头(鱼眼/左前/右前),整体仍偏向视觉方案,其他传感器或包含力/力矩/声学/触觉/温度等类型,雷达及IMU等车用传感器或也在备选之列。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无驾驶员智能汽车或可上路##上汽集团布局智能汽车#$建信智能汽车股票(OTCFUND|011793)$$建信智能生活混合(OTCFUND|011503)$$建信科技创新混合A(OTCFUND|00896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