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场修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今日的主人公是89年,湖北麻城人,诗人、作家、省政协委员,华视传媒集团董事长;

11月10日,来自湖北的头部广告品牌营销商华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1111;当日下午收盘,华视集团控股的股价为1.62港元/股,相比1.04港元/股的发行价上涨55.77%,总市值为12.5亿港元。今年33岁的实控人及董事长陈继承,持有公司64.4%的股份,身家超8亿港元。

如果要从小学一年级赊账卖冰棍计算,今年是陈继承创业的第26年;

创业启蒙,磕磕碰碰


一个高考结束了,另一个难度更大的“高考”正在远方等着我。

2008年怀揣着一纸录取书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一那年,创业的梦想蠢蠢欲动,陈继承偷偷拿出4000元学费,和四位同学凑钱注册成立了西安三阳文化传媒公司。一连八个月,公司分文没进,原来凑的钱亏得所剩无几,四位同伴陆续退出。面对困境,只有陈继承仍然坚持着,利用周末、假期,租用一台电动车跑遍了宝鸡凤翔县、榆林神木县、延安安塞县,一家一家拜访客户。

2009年冬,临近春节,父母打来一个个电话催促着陈继承回家,他却坚定地坐上了前往西北边陲去往客户方向的大巴。

“不签单,不回家过年!”正是这次义无反顾的坚持,让他走出了困境;农历腊月二十三,陕西电视台的新春广告是他签下的第一单广告。如果不是那一单,他可能也没有信心再坚持下去。尽管后来签下了几十万的大单子,不过也让陈继承意识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还有所欠缺。2010年他结束公司业务后,到广东阳江十八子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每天都有很多细节工作需要处理,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局面,每天都有如临大考的感觉。一路咬着牙关往前冲。


烈日下拦车赢来第一桶金



2013年,华视传媒已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华中地区唯一一家广告授权经营单位。

初具规模并登录新三板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成立湖北华视电广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华视富承科贸有限公司、华视中广影业(湖北)有限公司,扩展业务,快速发展,集团公司初具规模。平均年龄26岁,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麻城等地设有分公司,综合年产值近10亿,年利润6000万左右。旗下全资子公司华视股份于2016年1月19日正式登陆全国股权交易中心,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



2016年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华视集团董事长陈继承与董明珠等10人荣获“2016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开启扩张剑指IPO

2017年,为了扩大公司规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陈继承带领华视集团回到家乡,创立大别山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启动大别山青年创客小镇,完成 " 双核(以武汉、北京为核心)、三心(武汉、北京、大别山运营中心)、七司(七家子公司)" 的全国布局,并启动 IPO 计划,向主板发起冲刺。(“华视股份”为证券简称于2016年1月29日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35724”,后于2019年4月17日摘牌);并荣获“2017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与刘强东同台领奖;


再后来,2018年实体经济遭遇空前考验,媒体关张事件频频发生。而在陈继承的带领下,华视集团逆势而上,顶住重压,以230%的收入增长率,再一次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这也让陈继承收获另一项殊荣——2018中国经济改革年度创新人物。

同年华视集团入驻中国武汉东湖华中融媒体生态产业园。坐拥5A级景区,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好似画中游。

10年来,华视传媒随着时代浪潮在不断革新,形成品牌、广告、新媒体、文旅和直播电商五位一体经营发展格局,通过武汉、北京、大别山、深圳四地联动,业务辐射全国;成长为以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媒体广告为主业,集影视制作、营销策划、商业贸易、教育咨询、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全媒体广告整合传媒公司。

冲刺



财务方面,于2020财年、2021财年及2022财年,华视集团控股分别实现收益约1.03亿元、1.58亿元及2.05亿元人民币;分别实现年内溢利2432.1万元、1847.4万元及4565.9万元人民币。

2021年6月、2022年4月,华视集团分别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GEM上市,但未能成行。

数据显示,华视集团已跻身为湖北排名第一的广告服务供应商。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