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光模块更高的综合性能,提升其中的电光调制器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目前行业内光调制的技术主要有基于硅光、磷化铟、铌酸锂材料平台的电光调制器。其中,硅光调制器主要是应用在短程的数据通信用收发模块中,磷化铟调制器主要用在中距和长距光通信网络收发模块,铌酸锂电光调制器主要用在100G 以上的长距骨干网相干通讯和单波100/200G的超高速数据中心中。目前,上述几种传统方案均无法满足未来AI算力所需要的综合性能。为了进一步强化光模块的性能,产业在光模块的电光调制器材料上也做了改进——使用薄膜铌酸锂代替原有的InP、Siph等材料。铌酸锂是可靠材料中电光系数最优选,再通过薄膜工艺拉近电极距离,降低电压提升带宽电压比;那么薄膜铌酸锂则可实现超快电光效应和高集成度光波导,从而兼具大带宽、低损耗、低驱动电压、小尺寸等诸多光电最需要的诸多优点。在速率方面,铌酸锂材料具有光电效应多、性能可调控性强、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光透过范围宽等特点,因而用此材料制成的电光调制器更容易实现更高的通信速率。在体积方面,传统的铌酸锂调制器受限于工艺水平,尺寸往往较大,在行业趋向小型化高集成的背景下开始被InP和硅材料调制器所替代。但是薄膜铌酸锂可通过 smart-cut 技术来制备,从而解决传统铌酸锂调制器体积过大的问题。在功耗方面,薄膜铌酸锂基于其自身较低的半波电压,使得其相对于其他材料的调制器所需要的驱动电压更小,从而具备优越的低功耗特性,成为行业中解决调制器功耗问题的新途径。1.6T光模块会更多使用单通道200G等方案,薄膜铌酸锂优势更加明显。由于在设计、制造、封装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难度,大部分厂商都在研发攻关阶段。目前国外Lumentum、富士通、住友等厂商已有小批量出货,国内也有3家左右厂商持续跟进,其中较为领先的国产厂商也逐渐临近出货。(产业最新调研信息表示,已经有国内客户初步下单了)根据市场咨询机构测算,预计全球光模块用铌酸锂调制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从目前的3.4亿美元达到2025年的8.9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为60%;2024年出货量规模预计为140万只左右。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