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信不少投资者都有关注到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多只央企ETF成交量显著放大。
其中,在当下低利率的环境里,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因为涵盖了“央企”和“红利”两个投资概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小科普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现金分红或回购总额占总市值比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的是央企股东回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不过,有一些投资萌新表示:“‘分红’‘回购’这些专业名词,字面上是看懂了,但自己仍是一知半解,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小广表示:没问题!
分红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1 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可以简单理解为公司给股东们直接发钱。
举个例子,假如某上市公司A发公告说每10股派发现金2元,阿牛持有1000股,那么阿牛就可以获得现金股利共1000/10*2=200元。
公司给股东发钱,钱从哪里来呢?用的是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而未分配利润本来就属于公司资产的一部分,而当公司的资产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价就会降低。
这个过程叫做“除息”,换句话说就是股价扣掉了分给股东的股息。
例如A上市公司原来的股价是10元,按照每10股派发现金2元进行分红之后,股价会变成10-2/10=9.8元。
所以我们会发现,分红前后阿牛账面上的钱是一样的:
分红前:每股10元,持股1000,总价值1000*10=10000
分红后:拿到现金分红为1000/10*2=200元,除息后股票总价值为9.8*1000=9800,现金+股票=200+9800=10000
2 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则可以简单理解为给股东们“发”股票。
继续举例子,如果分红形式是每10股配发10股,阿牛原来持有1000股,分红完之后会增加至1000+1000=2000股。
这样算下来,上市公司A的总股票数量就会翻倍,但资产还是那么多,对应地,股价就要打5折,这个过程叫做“除权”。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蛋糕还是这个蛋糕,之前是切成1000份,现在切成了2000份,每个人得到的蛋糕量是不变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这么说无论是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其实分红并没有让我们从中获利?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
是这样的,首先,上市公司并不是想分红就能分红的,至少要达到一定的盈利条件(也就是赚钱了)才能够分红。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够做到常年稳定分红,说明这家公司业绩可观、财务状况良好。
所以分红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筛选运作良好的公司。
其次,即使分红会对股价造成下跌影响,优秀公司的股价会抹平这个跌幅并且涨上去,这个过程被称为“填权”。
所以,从长期来看,分红频率高的公司值得我们关注。
尤其是在低利率的环境下,有一些投资者会特意选择能够较为稳定地每年进行现金分红的股票。
如果股价没怎么涨跌,那就把现金分红当作每年的投资收益;
如果股价出现了大涨,那就相当于博取到更高的收益,相当于“进可攻、退可守”。
回购
回购,即股票回购/股份回购。
从字面上也能够了解股票回购的大概含义,就是公司用自己的钱,在二级市场(也就是股市)上把自己家的股票给买回来。
那这个动作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市场往往会把股票回购看成一种利好消息呢?
首先,大家不妨想一下,当一家公司的股票买的人多了,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助推股价上涨?
而上市公司买自家的股票,相当于买家多了,不说股价一定就会涨吧,但至少可以帮忙稳住股价。
而且,全市场来看,应该没有谁比上市公司更了解自家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了。
当上市公司自己愿意真金白银掏钱买自家的股票,至少说明这家公司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有信心的。
最后,买股票也得花钱吧?能够拿出钱来回购股票的公司,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现金流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所以,上市公司一个简单的回购动作,其实向投资者释放了很多信号。
OK,关于分红和回购的科普就到这里啦~
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了。
如果你也看到“央企”+“红利”的投资主题,那不妨多多关注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哦~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429)$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9428)$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丨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有风险,选择须谨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