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443篇原创文章”

在《所长会客厅》中,时常有同学就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问题进行提问(比如下图就非常典型),只要是和终端消费相关的企业/行业,基本都会面临与人口相关的灵魂一问,这也确实是近期消费受压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其实所长认为,大家可能把一个问题弄混淆了,那便是大家不自觉地将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画上了等号,认为有人口才有消费力,人口下降了,消费数量下降,消费力自然就下降了。

这里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某看空高端白酒的基金经理这样对所长说:高端酒当前整体规模和销量主力人群是60-80年代这代人,这波人的数量最为庞大,自90起,由于计划生育,后面的人口数量整体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在2035年后,高端酒的主力消费人群数量会开始逐渐下滑,从而导致中高端价格带规模下滑。

30后,0.53亿;40后,0.94亿;50后,1.60亿;

60后,2.17亿;70后,2.24亿;80后,2.19亿;

90后,1.88亿;00后,1.47亿;10后;1.48亿。

乍一听是不是非常有道理?事实上,这套说法放在任何一个消费行业都基本适用。高端白酒你可以说主力消费人群数量下滑,中端、低端还不是可以这样说,服装也可以、食品饮料亦可以……

但其实真实世界并不是这样运转的。

经济增长才是根本

事实上,该基金经理的说法,我们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能发现漏洞百出。咱就思考这么一个场景,假设国家不像现在这样的富裕,退回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人口还保持现状不变,那这么多所谓的“主力消费人群”其实就是个笑话,是的,人是多,但这些人都是穷人,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你还跟人家谈什么消费?尤其是像高端白酒这样的消费。

所以,之所以有这么一波“主力消费人群”,核心并不在于人口数量多,核心在于经济增长足够多,让越来越多人的腰包更鼓了,可支配收入更高了,所以消费力上去了,换而言之就是,人均GDP的增长促成了这波“主力消费人群”的诞生。

不然,一堆穷人,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成为一个国家的负担。当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隔壁印度,印度人也多呀,可他们的烈酒市场当下是个什么情况呢?

调个头,我们再看当下全球最有消费力的市场,全球消费企业做梦都想杀过去捞一把的市场,美国,他的人口数量多么?也就3.3亿而已,占世界人口比例是4.17%,但人家的GDP23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4%左右。

换句话说,美国以全球人口4.17%的数量完成了全球近24%的消费。

我们可以再换个角度看看日本,日本人口1.2亿,占全球1.6%,GDP4.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5.1%,仅次于中美,可见规模和人均创利水平同样重要。

按中国现在的体量,即使人口数量有所下降,只要人均GDP上去了,整个消费市场的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我们不妨再看点极端例子,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皇帝的每日餐食份例为:

盘肉20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6斤,葱6斤,玉泉酒4两,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

早、晚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御茶房备茶乳等。

皇帝用牛乳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

以上所列只是清代皇帝每日餐饮享用的一部分,各种时鲜及进贡并没有包括在内,清朝的皇帝也是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都只有一个胃,上述这些东西打死他都吃不完,但也并不妨碍人家每天吃食的巨额开支。

假如咱们的经济真的增长到一个恐怖的地步,每个人都像皇帝这样用牛乳100斤,乳制品行业的市场空间怕是要翻上几万倍(量上去是一方面,供应皇帝的肯定是顶级好奶,价格也必然不会便宜)。

说罢吃食,我们还可以看看洗浴,清宫档案记载,慈禧洗澡,一次光是毛巾就要用去近100条,因为擦澡的时候,每条毛巾只许蘸一回水,用完1条扔下1条,绝不许回盆浸水再用,这样,澡盆内的水就可以时刻保持干净。

通过上述吃饭、洗澡的例子,想必大家已经能感受到,清代皇家每日开支的“不可数”,所长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大消费的增长,并不应该和人口数量直接挂钩,而应该同人均GDP挂钩

真正需要关注的

在《所长会客厅》,之前有同学问过药明巨诺和传奇生物的差距在哪里?

两者的不同点有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区别在于,药明巨诺的产品在国内上市,主要针对国内市场,而传奇生物的产品主要针对美国市场。传奇生物的Carvykti于2022年3月登陆美国,售价46.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330多万),首个完整销售年便卖出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亿;药明巨诺的产品终端售价129万人民币,2022年共产生 165 张处方,完成 141 名患者回输,实现收入 1.46 亿。

中国的血液病患者人数远超美国,但CAR-T疗法市场和美国天差地别,换句话说,并非需求不足,而是支付能力不足。2022年美国人均GDP为7.64万美元,是中国人均GDP1.27万美元的6倍,而人家的人均健康支出更是我国的近20倍。支付能力的强弱,造就了同类药品最终截然不同的市场回报。

很多事情,往上一追溯,说白了,就是没钱。

所以,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写在最后

对于很多行业、企业未来的增长,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人口上,所长真心觉得关注点放错了地方,人口是应该关注,但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经济是否增长。

而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毫无疑问是技术。

在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认为技术变革创造了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而所长个人认为,这个数据或许还是低估了技术的作用。

毕竟在公元1800年以前,社会发展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直到公元1800年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像坐了火箭一样突然爆发,这背后的主要推手就在于三次工业革命。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我们每个人都学过邓小平说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一点不错。

因此,只要科技一直在进步,全球的经济便能持续增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