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冬季来临,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病进入高发时期,流感发病人数已快速上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由于流感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市场对相关概念板块重视度持续提升,相关诊断及治疗药物销售也将有较大增量,这使得医药板块再度成为市场热点,那么,医药板块的机会来了吗?港股医药板块年底还有向上空间吗?
一、 “关键大考”收官,医保谈判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医保谈判于近期收官,明年1月1日起落地实施。
本次共有168种药品进入医保谈判环节,为历年最大规模。
图:历年参与医保谈判数量与成功率情况

数据来源:新京报,新华社,国家医保局,甬兴证券研究所,2017-2022年
“盛况空前”的背后是多方因素共同促成。首先,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流程和规则不断优化,将目光回归到健康保障和药品价值本身;其次,近几年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使得创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周期不断缩短;此外,药品进医保后的社会知名度上升、销售难度降档等客观利好被药企敏锐捕捉,因此显著提升了药企对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过去7年,医保谈判首次谈判品种的表观平均降幅保持在40%-60%区间,两次较大规模的续约谈判降价幅度收窄。
图:历次医保谈判降价幅度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华创证券,2016-2022年
在药品方面,医保谈判对创新药的支付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改善,多次续约的品种、新增适应症的品种、重新谈判的品种等降幅均有望缩小,且医保支付金额相应调增,规则正在不断市场化、合理化,创新药未来降幅有望大幅收窄,降价节奏也有望放缓。
在此次政策鼓励下,或将催化新一轮创新药放量,长期临床需求旺盛、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品种有望快速脱颖而出,具备创新特性的一些优质企业特别是港股创新药企或将迎来估值重塑。
二、 医药板块选港股还是A股?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好奇,港股医药板块与A股医药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港科君就要说道说道了,对A股医药公司来说,港股医药是非常好的补充,比如创新药、CXO板块的大部分公司都是在港股上市。
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这是因为港股的准入制度更为科学,也拥有更多的新兴药企。2018年,港交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增加了第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规,也就是说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因此许多创新药企、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都在港股完成上市。
此后,陆续有很多优秀的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在这些子行业中,港股市场较A股市场具有更多优质标的,尤其创新药方面有其稀缺性,投资价值不容忽视。例如在港股医药板块的细分行业龙头中,生物技术行业龙头、创新药行业龙头以及医疗保健设备行业龙头等优质企业均未在A股上市。
另外,还有一些港股医药板块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比如互联网医疗。很多互联网公司因为组织架构的问题不能在A股上市,而选择在港股上市,这也成为港股对A股最大的补充。
三、想一篮子布局港股医药龙头?了解下这只指数!
随着国内医药行业利好政策持续实施,医药产品的定价规则逐步清晰化,新产品定价能力相对较强,以创新药、CXO、创新器械、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医药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目前,我国的创新药龙头主要集中在港股,创新研发带动的产品迭代打开未来盈利的增长空间。
港股通科技指数中,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量达11只,位居首位,权重占比为24.76%,仅次于电子行业。
图: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份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11.29
此外,今年以来,恒生AH股溢价指数整体呈逐渐走高的趋势,近期接近150的分位线,这也意味着港股的估值较A股更低,投资价值凸显。
图:恒生AH股溢价指数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3.11.30
医药是长期向上的行业,从中期投资逻辑来看,政策重点关注人民健康方向不变。随着《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等多政策出台,顶层设计鼓励医疗大健康蓬勃发展,政策大方向不变。在海外银行业压力加之基本面趋弱的作用下,海外央行加息尾声将近,利率与汇率的双重压制料将缓解,年底海外流动性“宽”或是大势所趋,且港股相较A股受海外流动性影响更为直接,海外加息预期缓解有利于港股医药行业估值提升。
$工银全球股票(QDII)港币(OTCFUND|009563)$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