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之前一期我们主要讲了红利策略的几个代表性指数,不过那几个指数只能说是基础版本的主流指数,而这一期我们将对红利策略指数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如之前那期所言,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长期来看红利策略的有效性都毋庸置疑。

那么为什么红利策略长期会有较好的表现呢?

这是因为,红利策略以股息率为筛选基础,而其核心指标股息率本质上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红比例以及股票价格。一般来说,盈利能力越强、分红比例越高、股票价格越低,则股息率越高。

也因此,股息率指标至少可以反映出上市公司三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第一,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股价的基石,具备稳健盈利能力的公司,其股价会随着公司盈利的增长而上涨。这样的上涨是健康的、良性的、不含泡沫的,这也是红利策略的主要收益来源。

第二,现金流。

如果说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股价的保证,那么现金分红就是投资者们实实在在能够拿到手的钱。能够稳定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就意味着该公司有着比较稳定的盈利能力,能够创造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财务质量健康,所以现金分红的背后也隐含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与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综合以上两点,以股息率作为选股标准,某种程度上能为投资者挑选出具备良好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的高质量企业。

第三,低估值。

通过如下的公式推导:

股息率(D/P) = 现金分红(D)/股票价格(P) = [现金分红(D)/每股盈利(E)]*[每股盈利(E)/股票价格(P)] = 股利支付率(D/E)/估值(P/E)

我们可以得到,股息率等于股息支付率和市盈率的比值,与股票的市盈率(估值)呈反比,如果上市公司的股价没有随着盈利的上涨而提升,将导致其估值下降和股息率上升,进而出现股价低估的情况。

红利策略正是通过股息率指标寻找市场中估值最低的那部分资产,这部分公司股价未来很有可能出现估值修复,产生较为丰厚的收益,这也是价值投资的重要收益来源。即使估值维持当前水平,上市公司的分红也可以成为稳定的现金回报。

也就是说,不管股价如何变化,基于红利策略构建的高股息率组合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也正是因为如此,基于红利策略筛选出来的股票才会具备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稳定、低估值、低波动等典型特征,而这也正是红利策略长期有较好表现的重要基础。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分红也的确是股票投资中比较稳定的收益来源,特别是优选高股息公司的红利策略吸引力相对更强。

比如以A股高股息的代表中证红利指数为例,其最近几年的分红收益基本都保持在5%左右,可以说是投资收益来源“压舱石”般的存在。

以上我们更多是从红利策略的优势角度去阐述的,那么红利策略有没有缺点呢?

那自然也是有的,这个缺点就是所谓的“低估值陷阱”(也叫“价值陷阱”)

常规而言,价值投资者会买入并持有被低估(低市盈率)的股票,然后等其估值上涨时卖出就可以获取收益。

问题是,在投资周期类股票的时候,如果在行情末尾或者行业景气过度提升后期因短时的市盈率低而购入股票,就很有可能会因为不可持续的行业高景气和净利润增长而陷入估值虽然在涨但价格不变的陷阱中,这就是所谓的“低估值陷阱”。

而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股息率较高的股票从行业分布上来看大多属于周期性行业(比如银行、煤炭、石油石化、钢铁等),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股息率高低这个标准来筛选股票的话,虽然确实可以买入低估值股票,但却极有可能掉入“低估值陷阱”。

这也是红利策略,或者说仅使用红利因子这个单一因子的最大弊端,而我们之前一期所介绍的那几个主流红利策略指数基本都属于单一红利因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红利策略类指数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和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市场主题投资兴起、细分热门赛道的更迭,以及越来越多Smart策略的开发研究,A股市场红利策略类指数的数量不断增长,指数的多样性愈加丰富。

首先,从样本筛选范围角度上来看,其标的范围从广泛的宽基指数逐步涉猎到更细分的赛道或行业。

宽基类最典型的比如沪深300红利,也就是说选股限定在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中,然后叠加红利因子来选股,本质上其实是沪深300指数暴露红利因子的一个Smart指数。

类似的还有中证国企红利指数,限定投资范围为国有企业。

行业主题类较为典型的比如消费红利这种聚焦消费行业内高股息公司的红利指数。

而随着沪深港通开闸,红利指数标的也逐渐扩展至沪深港通标的,比如以港股通标的为样本空间的恒生港股通高股息、港股通高息精选、中华预期高股息等指数;以及以沪深港通标的为样本空间的沪港深高股息、沪港深高股息精选等指数。

就这个部分我不准备展开来细讲,原因在于:

不管是宽基类还是行业主题类红利指数更多体现的都是宽基或者行业主题本身的特性,因此我认为比较适合放在宽基部分或者行业主题部分去做比较和分析,比如沪深300红利更适合去和沪深300指数作比较,而消费红利则更适合去和消费主题类的指数去做比较。

至于跨市场的港股类红利指数主要涉及港股,而就港股而言,其远逊于A股市场的流动性使得港股市场内充斥着更多的“低估值陷阱”,投资难度会比A股市场更大。

其次,从指数构建策略思路上看,在考核样本公司时,除了考虑公司的股息率水平之外,收益质量、公司成长性、波动率等因素也被逐渐纳入考核。

也就是说,在原本仅使用股息率的单因子筛选方式中,叠加出现了其他因子,这就是所谓的“红利+”指数(本质是多因子策略指数)。

其中最典型的比如叠加低波因子的“红利低波动”类指数,以及叠加质量因子的“红利质量”类指数。

众所周知,如果从单因子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红利因子,还是低波因子、质量因子,其长期的有效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投资红利策略基金,到底是单因子还是多因子,以及如果是多因子的话到底叠加哪类因子更好。

就这个问题,我的定性理解如下:

我们投资红利策略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长期较为稳健的收益率,红利策略中选取的公司经营业绩通常确实比较稳定,但业绩稳定的公司股价未必稳定,因为还会受到情绪、资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而低波动因子会选取股价波动较低的公司,天然就和红利因子较为契合,两者叠加可以形成互补也更容易形成共振,从而起到一个稳上加稳的作用。

不仅如此,低波动因子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前文提到的“低估值陷阱”的问题。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股价常常会领先于业绩,因此很多业绩下滑的公司都会在业绩披露前异常波动。而低波动因子就可以将这一类公司排除在外,以此便可以较好地回避“低估值陷阱”的问题。

反观偏成长风格的质量因子则明显和偏价值风格的红利因子有部分理念上的冲突(所谓价值与成长不可兼得),或者更确切一点来说,叠加质量因子一般来说可以提升红利策略的长期收益率,但同时也会提升红利策略的波动率,与红利策略以较低波动获取稳健收益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两者叠加至少在稳健性上会有一定的相互抵消作用。

所以这部分的定性结论是:相较于质量因子,红利因子与低波因子的目标一致,更适合配搭在一起。

当然,“适不适合”光定性分析还不够,还得看“实际在一起”的效果,所以这里我们简单看个定量的实际效果:

上图是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近五年(包含一轮牛熊)的对比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红线代表中证红利低波全收益在收益率上略胜中证红利全收益一筹。

事实上这还不是全部,更具体来说,截至2023年12月16日,中证红利全收益的累计收益为58.37%,年化波动率为17.58%;相应的,中证红利低波动全收益的累计收益为65.33%,年化波动率为17.56%。

也就是说,近五年来,相较于中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以更低的波动率获得了更高的收益率,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收益质量”显然更高

而就具体产品而言,目前,场内有$红利低波动ETF(SH563020)$等产品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