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根据蒙查查的L2行情分析,比亚迪算是暂时稳住了,前几天看到金叉形成,均线向上的趋势也不错,建了点小仓位,这两天虽有回落,不过主力金叉形态还没破坏,再观察下吧,如果均线向下出现死叉,我也只能割了。

因篇幅太长,详细分析可以查看下面的超链:

比亚迪实时level2

我们继续分析下比亚迪的基本面:

比亚迪真的是太牛了,为啥呢?因为他们有三把利器:

首先,生产能力。全球第二大代工厂,富士康之后的老二,制造业的翘楚。比亚迪居然代工华为手机,这可不是小事,充分证明了他们生产能力超强。

其次,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国内汽车行业净利润也遥遥领先。瞧,这个图不就是个“独秀吗”?从去年九月开始一直到现在,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其他车企还有什么面子可搁?

再者,研发。别人买不如造,比亚迪真的是业界良心。国内没几家车企能和他们自主研发能力相比,几乎所有零配件都是自家研发生产。这三点,都是不争的事实。哪个行业,哪家公司都想要这样的“好公司”。

当然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公司。哪怕是长江电力这种几乎零风险的公司,股息率也实在低。比亚迪虽然强大,但竞争压力可不小。前段时间不是全网传播各车企的公关事件吗?我觉得这不太好,没有赢家。尤其是比亚迪居然连悬赏都搞出来了,有点不像行业佼佼者,公关能力差强人意。

包括长城,造车也很牛,你瞧,把坦克都做得这么好。在上次事件里,和比亚迪半斤八两。或许很少有人记得奔驰、宝马和奥迪竞争时多风趣幽默,粉丝齐心协力,不会互相恶心抹黑对方。

比亚迪如果继续这样,高端化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中低端车里陷入价格战。这可是累人的,从11月份开始,一直在疯狂搞年底促销,降价降得离谱。先是优惠一万左右,现在不少车型已经降价3万以上了。比如秦PLUS降价3万,宋PLUS降价3.9万,唐DM降价4.2万,汉DM降价5.7万。价格降得这么狠,比亚迪的平均价格只有15.6万,比去年的17.6万降低了2万,降幅超过10%。

这可是平均单车价格降价2万,尤其是中端车型,不降到20万以内,很难卖。当然,不只是比亚迪一家,绝大部分国产车型都在降价。特斯拉看了都玩不起,一涨价,品牌力确实不在一个层次。

在去年,比亚迪的低端车和中端车强强联手。2022年9月之前,这两类车型各占半壁江山。但今年情况变了,从2月份开始,15万以下的低端车成为主力,每月都在增长,已经奔着中端车的2倍去了。而15万以上的车,销量进步很小,甚至有退步的。比如宋PLUS,今年销量几乎腰斩。

为什么今年表现不如去年?原因很简单,竞争太激烈了。长城的猛龙和枭龙MAX,还有长安的深蓝S7等等,价格完全和宋PLUS重叠,竞争激烈。你看这么多竞争对手抢市场,今年宋PLUS的销量下滑也就正常了。

比亚迪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吉利和长安,今年前10个月,比亚迪销量突破200万辆,吉利和长安也突破了100万辆。这两家的几款车型,完全是与比亚迪的针尖对麦芒,银河L6和L7对应比亚迪的秦、宋和汉。未来比亚迪能否继续这么高的增长,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但小米的汽车还没下山。等小米汽车上市,又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根据雷军的说法,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时间紧迫,只剩11天啊,或者是6个月零11天。有人玩笑说,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就指望小米了。但看小米汽车的信息,似乎价格不太便宜,电池也用比亚迪的。不过,相比当年的红米手机,小米汽车的性价比可能差一些。

单纯从成本角度来看,没有哪家车企能和比亚迪比。制造业的规律是,产能越大成本越低。按照当前的规模,比亚迪的成本至少比特斯拉低一半,可能更低。特斯拉最便宜的车型是Model 3,不过这个车型在国内的价格已经远高于15万元,还算得上中端车吗?再加上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在逐年减少,未来很难有车型能够和比亚迪的低价竞争。

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他因素,比如品牌溢价、产品力、服务质量等等。但就硬件成本而言,比亚迪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敢大幅降价,而其他车企很难跟进的原因。

所以说,比亚迪的低价策略是有一定优势的。当然,这并不代表一切,市场是变幻莫测的。特斯拉有着更好的品牌溢价和口碑,小米汽车也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比亚迪虽然在成本上有优势,但在市场竞争中仍需面对多方面的压力。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残酷现实。

因篇幅太长,详细分析可以查看下面的超链:

比亚迪实时level2

$比亚迪(SZ002594)$$理想汽车(NASDAQ|LI)$$小米汽车(BK1155)$#11月新能源车企交付成绩单陆续出炉!你最看好哪家?##比亚迪股价跌破200元关口##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104亿##比亚迪前三季暴赚超1.2倍 股价大涨##比亚迪三季度净利破百亿,你怎么看?#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